怎樣才能每天都收到這樣的文章呢?
只需點標題下“今日教育傳媒 ”關注即可!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寫作業時總是坐不住,寫一會兒就東張西望,作業不拖到最后不著急寫。
假期更是如此,總是在開學前“惡補”。你是否能在下邊這個孩子的身上,看到你孩子的影子。
有位網友留下孩子一個人做作業,并偷偷用手機錄下了孩子的寫作業過程,引起不少父母的共鳴。
爸爸說了句“趕緊寫吧兒子”就出門了,孩子還真的開始寫起作業來。
但寫作業狀態僅僅持續了16秒,孩子就開始扭頭,用手指點敲旁邊的墻面玩兒。敲墻時間,持續了10秒左右。

之后孩子又傾斜身子,去推拉自己身后的門。總共用時1分31秒。

可能是玩夠了,孩子終于想起了“正事兒”,繼續開始寫作業,持續時間1分21秒。寫了不到2分鐘的作業,又扭過頭開始點墻壁,這次耗時1分30秒。感覺敲墻壁都比寫作業有趣多了。接下來,孩子繼續回到書桌,寫了51秒的作業。再然后,扭身用手指在墻上畫了一會畫,持續了16秒。

雖然不知道在畫什么,但應該挺有哲理,因為接下來的42秒,他什么都沒做,就在椅子上“思考人生”。也許思考累了,他開始積極扭動身體,摳摳手,摳摳腳,進行了1分38秒的“瑜伽練習”。

直起身來,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又用了15秒思考下一步計劃。最后,他做了個“經典決定”:上……廁……所。從開始寫作業到上廁所,總共用時差不多9分鐘。孩子真正用到作業上的時間,卻只有2分多鐘。其余的6分鐘,都在做無關的事情。

很多網友說,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但更多做了父母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段視頻的情況,非常的真實也非常的普遍。多數孩子寫作業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出現過類似情況。而這類問題的根源則在于,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還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讓孩子學習效率提高上去,培養好孩子的專注力,才是重中之重。一位小學生家長找我求助說:孩子小時候特別聰明,人見人夸,但上學之后卻變得三心二意,上課沒法集中精神,寫作業也總是粗心犯錯,不安定坐在位置上,做事效率低,經常被老師批評,成績也下降了!我只能很遺憾地對這位家長說:“10 歲已經過了訓練注意力最好的時間,現在想要改可能沒那么簡單。”很多父母都忽視了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據研究,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時間段,0~3 歲是黃金期,3~6 歲也有效果,越大越難培養。3 歲以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習慣養成非常快。6 歲以后,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腦容量已經接近成人,再想改就愈發困難啦。多數中國父母,并不知道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重要性,等意識到問題再想改變,卻為時已晚。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這件事,是越早越好的!而且受益一生!01為什么孩子專注力不好?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家孩子專注力很差,容易被別的東西吸引,而忘記原本正在做的事情,讓家長十分頭疼。那么,為什么孩子專注力不好?首先,家長要確定孩子專注力不好不是病理性方面的問題,比如大腦發育不完善等緣故。其次,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與家庭有關。一、家長的過度關心干擾了孩子。比如孩子趴著看書,家長就直接將其糾正,影響了孩子等等行為,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就受到影響變差。二、家長獨斷專行,粗暴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有些家長性格比較自我,總是會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影響孩子專注力,破壞親子間的感情。三、家長在一旁“誘導”孩子。比如家長在一旁玩游戲看電視或者大喊大叫,使得孩子注意力轉移,從而影響孩子專注力維持。然后,孩子專注力不好也跟自己興趣有關系。比如孩子喜歡打游戲,不喜歡寫作業,所以做作業的專注力容易被破壞。所以孩子專注力能否集中取決于他們的興趣。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孩子經常會很投入地去做些大人認為無趣的事,這恰恰是他們的優秀之處,我們大人很難專心地做枯燥乏味的事。如果我們不參與、不打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玩耍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發展的好時機。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話題,其實是父母如何控制住自己,不去毀了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保護出來的。02下面教父母們如何培養和保護孩子專注力的10種方法,供家長參考。方法一: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并讓他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方法二: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好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呢。方法三:要盡量減少對孩子嘮叨和訓斥的次數,讓孩子感覺到他是時間的主人。教孩子學會分配時間,當他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功課,便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事情。孩子學會自己掌控時間,有成功的感覺,做事會更加自信。方法四:大聲讀書有利于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方法五: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簡潔。孩子們都喜歡顏色鮮艷、圖案精美、功能多樣的鉛筆盒,功能則應該越簡單越好,鉛筆和橡皮也要造型簡單,功能單一,避免孩子把它們當作玩具來玩。孩子的書房也要收拾得簡潔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來,不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孩子學習的時候,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為孩子創設安靜、整潔的環境。方法六: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家長給孩子買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可是孩子往往是這本書翻兩頁,那本書翻兩頁,玩具也是,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太多的書籍和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方法七: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也不要放音樂。方法八:跟孩子一起玩兒“自我約束力”的游戲,并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識的設置一些情境幫助孩子增強多刺激下的自我約束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方法九: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錯誤,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可以給予紅五星獎勵或打分。方法十:采用盯點法可以隨時訓練的。在教室和家里,每天盯著某個點和物體看上幾分鐘就可以,還可以采用舒爾特訓練法。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訓練法。03其實,說到底,要是想讓孩子專注、獨立,家長少說話,多觀察,暗中保護就對了!說的太多了,表面上是擔心、愛護,實際上是干擾、招人厭煩的絮叨!如果孩子做事沒有耐心,看書看一會兒就坐不住了,經常帶孩子的大人可以嘗試著先反思和改變自己,讓自己安靜一段時間,再來觀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有提升!
聲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經典導讀。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熱門閱讀1.催催催!孩子不寫,家長不管,老師真的盡力了……親愛的家長,請多體諒2.多地開學推遲到五月!在家混日子的孩子,請讀讀老師這9句話!3.假期孩子總是沉迷手機,家長該如何制止呢?|特別關注今日教育
主流教育媒體 深度影響教育生活
商務合作/投稿薦文
加QQ號咨詢:1090878146(謝老師)
覺得文章不錯
關注公眾號,精彩教育內容每天呈現
長按二維碼后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微信“掃一掃”二維碼,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