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推遲添加,真的能預防食物過敏嗎?

主要表現在消化道、皮膚、

呼吸系統、神經系統過敏等方面

消化道過敏: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黏液狀腹瀉、便秘、腸道出血等。

皮膚過敏:蕁麻疹、風疹、濕疹、紅斑、搔癢、皮膚鱗狀、眼皮腫脹等。

呼吸系統過敏: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眼淚汪汪、支氣管炎、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發出聲響、氣喘、咳嗽等。

神經系統或腦部過敏:一些征兆比較細微,不容易被察覺,例如:情緒焦慮、易怒、啼哭、頭痛、肌肉及關節酸痛、過于好動等。

No.1

傳統觀念認為:早期接觸易過敏的食物,會導致過敏的發生率增高。但國際專家研究新的觀點認為:延遲添加,并不能預防食物過敏的發生,并且反而可能致使后期過敏的發生率更高。

所以家長不必刻意推遲添加

而應該

及時(4 個月~6 個月)添加固體食物,包括高度致敏食物(比如牛奶蛋白,花生,雞蛋,魚蝦等)。

對于存在嚴重濕疹,以及有過敏家族史的兒童,應在醫生的建議下,制定合理的添加方案和隨訪計劃,而不是自己隨便嘗試。才能盡可能降低誘發嚴重過敏的風險,降低遠期過敏的發生率。

預防寶寶食物過敏的方法

延長母乳哺育的時間

母乳中含有多種對過敏有制約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種抗體,對防止過敏很有好處(哺乳期間,媽媽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逐步添加

添加固體食物時,量要少,品種以單項為宜,觀察無過敏反應時再多喂或加入新的輔食。切忌多種新食物同時添加,分辨不清過敏源。

對于過敏食物,暫停食用

有的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一般建議每半年左右試著添加一次,量由少到多,看看病征是否減輕或消失。

注意加工方式

通過對食品進行深加工(高溫等方式)去除、減少過敏原的含量。

別走~戳這里

加入5.28寶寶日特別活動

即可有機會瓜分百萬“陪伴”基金哦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