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36計,計計絕妙,讓孩子更優秀!

人這一生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對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開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家庭教育。想要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就要樹立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家庭教育36計,一起來看吧↓↓↓

01

扮弱計

讓孩子充當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對家人漠不關心,缺少責任感,他們不知道,孩子的責任感是要從小培養的,如果你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副風雨無懼的樣子,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是不需要關心照顧的。因此,父母們不妨偶爾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會驚奇地發現孩子因此變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從孩子的幫助中獲得很多東西。

02

補強計

鼓勵,讓孩子變自信

美國加州大家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補強法則”。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時,這種行為就會重復出現。因此,當孩子受到認可時,他(她)的自信就會被激發出來,不斷重復令人滿意的行為,成為自信上進的孩子。

03

誘導計

幫孩子跨過厭學的泥潭

幾乎每個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厭學情緒,這是可以理解但卻不能放任自流的,因為這種情緒會阻礙孩子學習的熱情。然而強制孩子學習也不是好的辦法,這讓孩子更加反感,聰明的做法是誘導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學習。

04

冷淡計

讓孩子有一點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無微不至地關懷和照顧,然而這樣的生活卻讓孩子養成了任性的習慣,這個壞習慣會給孩子未來的生活埋下隱患。專家建議孩子任性時不妨試試冷處理,這會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動收斂脾氣。

05

受挫計

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卡樂爾.桑德堡說:“順境當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和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競爭力。”也就是說,為了增強孩子的耐挫力,父母們不妨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些適度的挫折情意,這種挫折教育對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處。

06

放手計

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么都為孩子做好,家長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后就會做得又快又好。千萬不要做包辦父母,放開手為孩子創造做事的機會和平臺,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

07

縱容計

讓孩子在“淘氣”中開發潛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氣”,是“破壞狂”,其實這類孩子往往充滿求知欲、探索欲,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來得堅定。因此,聰明的家長要試著“縱容”孩子的淘氣和“破壞”行為,并借機挖掘潛能,培養興趣。

08

處罰計

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

教育孩子就要賞罰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給予獎勵,但孩子做錯事時盡量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錯也要進行適度的處罰,這樣孩子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

09

制冷計

給自負的孩子“潑冷水”

自負是指自我評價過高,目中無人,這種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自負的苗頭,父母就應當運用“制冷”的手段,適時地給孩子潑點冷水,讓孩子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己,正確地認識自己。

10

包容計

讓孩子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

孩子也許不夠聰明,也許有各種缺點,但是作為父母,不要對孩子存有偏見,羞辱或嫌棄自己的孩子。對孩子要適當的包容,要有信心,通過正面鼓勵和耐心引導,幫助孩子進步。

11

樣板計

父母要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嚴于律己,事事以自己的正確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12

鼓勵計

給孩子不斷進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在困難面前放棄努力,因此,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給他們前進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這樣孩子就能帶著父母的期待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13

傾聽計

認真了解孩子的感受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心聲,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去傾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對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問題、變化做出及時細致的處理。有了這樣的基礎,親子之間才能進行良好的溝通,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14

賞善計

讓孩子在贊美聲中進步

教育學家認為,教育孩子,獎勵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們建議,用獎勵正確來代替懲罰錯誤,用肯定優點來代替否定缺點,這樣既可以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進步。

15

點撥計

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覺走向正途

絮絮叨叨的說教,凡事替孩子包辦的父母是孩子不太喜歡的,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遇到難題或行為錯誤時,從旁稍加提示引導,幫孩子解決疑難。這樣,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長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16

虛擬計

讓孩子產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覺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說:“有了天才的感覺,你會成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覺,你會成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用虛擬的手段,給孩子制造一個“我很棒”的自我感覺,他就會逐漸“棒”起來。

17

容過計

讓孩子在錯誤中學到更多

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有過失、錯誤。有的是無意,有的是有意的。如果孩子犯錯的性質不是很嚴重,那么家長就不妨給予寬容、諒解,這樣孩子不僅會在內疚自責中更認真地改正錯誤,還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寬容心態。

18

訓誡計

讓孩子認識錯誤、改過自新

孩子就是孩子,會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錯誤,有些錯誤可以寬容,而有些錯誤是不能姑息的。必須對孩子進行合理、有效的批評,以保證孩子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即使是再寬大的父母,也不能讓這種合理的管教缺位。

19

熏陶計

在生活中給孩子好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庭生活中,通過講故事等方式,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愛好,陶冶孩子的情操和品行,那么就可以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20

疏導計

讓孩子由對立變成合作

大禹治水的成功之處在于“疏”而不在“堵”,父母也可以從這種方法中得到啟示。在教育孩子時太過專制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讓孩子跟你“對著干”,但如果采取明智、開放的疏導策略,孩子就會愿意跟你愉快合作。

21

尊子計

讓孩子與父母貼得更近

親子間之所以出現沖突矛盾,往往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不夠尊重,使孩子心懷恐懼、不滿,拉開了彼此的距離。其實孩子也需要尊重,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給予他最好的幫助。

22

對等計

與孩子實現良好的溝通

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前提,就是平等地對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向你說出心里話,家長才可以及時幫孩子擺脫各種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擺著家長架子,專制地要求孩子服從自己,那么親子間溝通的大門就會慢慢關上。

23

攻防計

先給孩子打好“預防針”

兵法上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在教育孩子時也是這樣,與其孩子出現問題后,再去管教、憤怒,還不如提前就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孩子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24

訓儉計

幫孩子克服驕奢之氣

在一些家庭里,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些孩子就養成了驕奢的習慣,花錢大手大腳,不知愛惜物品,這種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因此家長應教育孩子勤儉節約,通過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幫助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

25

伴教計

在參與中教出好孩子

如果父母能夠參與孩子的生活,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做一些事,那么不但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還可以鼓舞孩子,同時父母還可以對孩子多一些了解,這對于開發孩子的潛力、培養孩子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26

防微計

別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大問題

生活中,孩子有時會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霸道、無禮、懶惰等等......問題雖小,但也要防微杜漸,關注孩子的變化,否則這些小毛病一旦養成習慣,那時候再想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嚴管同樣也是愛的表現。

27

勸和計

讓孩子與老師相互包容

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會發生一些摩擦和誤會,這時家長就要擔任“和事佬”的角色,幫助雙方消除矛盾、誤會,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讓孩子尊敬老師,老師繼續愛護孩子。

28

立規計

用合理的規則讓孩子學會自控

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而家長“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說教又容易引起孩子的厭煩,因此家長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為規則,作為孩子判斷自己行為的依據,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29

減負計

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生活中,有心理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而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壓力過大是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給孩子減負已經成了當務之急。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請別給孩子太大壓力。

30

激發計

用刺激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愛學習

教育孩子要找對方式,當循循善誘的方法不奏效時,家長們不妨試試這招兒——激發計。利用孩子的好勝心、逆反心理來故意刺激孩子,讓他們由不愛學習變成積極學習。

31

悅納計

讓孩子喜歡并接受自己

如果孩子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自卑、嫉妒別人等等。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要讓孩子喜歡自己,這樣孩子才能自信地面對生活。

32

用忍計

溫和地糾正孩子的“出格”行為

孩子常常會做出一些令父母無法容忍的“出格”行為,而“急風驟雨”式的教育只會使孩子走向極端,因此,家長們只能“戒急用忍”,壓下火氣,多理解孩子多包容孩子,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這樣才能把孩子引向正途。

33

勵勇計

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勇敢個性

生活中,那些勇于探索、大膽無畏的人常常能取得不錯的成就。父母們不要總是對孩子過度保護,不要過分強調培養“聽話”的孩子,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鼓勵他們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34

感化計

以真情感動孩子的心靈

教育孩子,不能光是說教、責罵、勸導,有時候還必須要以情感之,這樣才能撼動孩子的心靈,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但是,感化孩子必須是情真意切的,發自內心的。

35

平等計

培養一個胸懷開闊的孩子

現在的不少孩子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然而這樣的性格在人際交往中是不太受歡迎的。因此,生活中,父母們應注意不要給孩子特殊的地位,培養他們分享、合作的精神,逐步培養出一個胸懷開闊的孩子。

36

苦磨計

培養孩子的意志和毅力

很多孩子由于生活過于安逸,往往缺少戰勝困難的勇氣,聰明的父母應該多讓孩子經受一些艱難困苦的磨礪,以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培養孩子敢闖敢拼、勇于嘗試的性格。

END

來 源 | 中國教師報


圖文編輯 | 李秀輝 責任編輯 | 袁小敏

執行主編 | 羅 莎 審 稿 | 徐 偉

編 審 | 項 蕾 (總第1975期)

喜歡就點亮“在看”吧!↓↓↓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