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毀女兒6年創作,撕掉孩子30萬字小說,你告訴

腿毛仙子首發于微信號 腿毛仙子微博@腿毛仙子的日常

01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令人窒息的熱帖。

一個媽媽,發現自己的女兒;

從初中開始就喜歡在一個厚厚的本子上寫東西。

上了高三后。

雖然女兒寫的沒有以前頻繁,但成績還是有點下降了。

所以媽媽便認為,是這個本子嚴重影響了女兒的學習。

于是,她和女兒吵了一大架。

接著,一把火把她的本子給燒沒了。

女兒當場看著,什么話都沒說;

轉身躲進房間,拒絕溝通,一直絕食。

之后媽媽才知道,這個本子上;

原來積攢了女兒6年的小說靈感,高考結束就動筆寫。

可是,在媽媽看來。

她盡管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但也沒有辦法了。

因為她撕都已經撕了。

而且不撕的話,女兒成績還是會下降啊。

所以她現在也很苦惱,不知道該怎么辦。

不知大家看到這個帖子什么感受。

但腿毛看完后,真的感受到了女孩無聲的絕望。

要知道。

作為一個寫字的,靈感無疑是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了。

如果靈感來了沒記下,可能過個幾秒就會完全忘記。

而記下的靈感丟失;

就相當于剛寫好的重要文檔沒保存刪掉。

想想看,這是什么感受?

而且。

女孩積攢的是6年創作靈感啊;

這得帶著多大的熱情和毅力,才會這么一直堅持啊?

媽媽毫不猶豫地說燒就燒;

自以為燒掉了影響女兒成績的負能量。

然而實際上。

她燒掉的不僅僅是女兒的靈感;

還是女兒的才華和熱情,更是女兒對父母的信任。

02

而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個例。

前段時間。

新一季的《少年說》里就有個女孩,經歷了類似的事情。

這個讀初一的13歲女孩;

因為喜歡記錄生活;

所以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寫小說,寫了56本,共30多萬字。

因為這個原因,她的文科成績一直都還不錯;

而理科成績,尤其是是數學,就不是特別好。

于是,發現孩子嚴重偏科的爸爸;

有一天生氣,便把女兒一筆一劃寫的小說,全都給撕了。

而且還把女兒平時閱讀的課外書,也全用膠帶封存了起來。

當女孩談到這時,已經有些哽咽——

“那段時間我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p>

但似乎又擔心氣氛變凝重;

于是隨后再故作輕松地說:

“爸,你知道我的座右銘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你毀了我的詩書,不就等于毀掉了華麗的我嗎?”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女孩難過卻又假裝沒事的心情。

而本以為聽到這番話后;

女孩爸爸會第一時間道歉。

但沒想到。

女孩等來的,卻是爸爸對她學習上的再一次責備和督促:

“你應該要有過渡到初中生的狀態。”

“自律性是你偏差的一方面?!?/p>

“你的偏科情況確實很嚴重?!?/p>

“先把你的寫作暫時放一下,等我們的數學成績提上去了,再商定一下能不能繼續?!?/p>

女孩聽完爸爸的話后,表情漸漸凝重。

但接著還是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表示自己天生就不太擅長數學;

認為班上別的同學數學都很優秀;

也許她學一輩子都追不上別人的高度。

可聽到這些話的爸爸;

沒有試圖去理解去感受,而是再一次地自說自話:

“別人可以,你也可以?!?/p>

“爸爸相信你,相信你會把這個成績都趕上去的?!?/p>

最后女孩完全說不出話,轉身哭了出來......

說實話。

我是真的難以想象“將56本共30多萬字的小說撕掉毀掉”這種行為,是一個父母所為。

女孩的爸爸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女兒的成績。

可是,成績就是孩子的一切了嗎?

我看著女孩在臺上自信的談吐;

清晰的邏輯以及勇敢說出心聲的行為;

我真覺得這可比成績牛掰多了。

況且。

女孩不是成績完全不好啊。

只是數學理科偏差一點而已。

作為家長,為什么就看不到她文科好的那一面?

為什么就看不到她的興趣,給她帶來激勵的那一面呢?

最重要的是。

整個過程中,女孩都有在試圖理解爸爸;

會盡量用較為輕松的語氣,說出自己想法。

反而是爸爸,似乎聽不到女孩的難過;

而只是顧著解釋,自己是為了她好。

我知道。

爸爸的初心,一定是為了孩子。

但,以愛之名,就可以剝奪孩子的價值嗎?

這個爸爸有沒有想過;

以愛之名,也會帶來綁架和傷害呢?

哪怕是那一句“我相信你的成績能趕上去”;

其實都足以沉甸甸地,壓在孩子的身體和精神上。

03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好像很多家庭中;都或多或少會出現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追逐他們認為最正確的東西;而過度管教孩子,甚至出現擴大控制欲的情況?!缎g喜》里的英子,是很多父母和孩子關系中的真實現狀。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有一個非常優秀獨立、學習特別好的高三女兒英子。為了英子的高考。宋倩辭去了工作,在家專心當全職媽媽。對英子的吃喝拉撒學習,開展了全方位的控制和干涉。比如給英子制定細無巨細的時間安排表。比如不讓英子有任何的課外活動和興趣愛好。比如限制英子去見自己的親生父親和吃飯次數等等。

剛開始英子還會因為壓力過大和宋倩爭吵。但時間久了之后。英子已經懶得爭吵爭論了。她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也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天文。每天失眠,每天想哭,每天都不開心;和宋倩、和父親都沒有過多的交流。直到有一天。英子再也忍無可忍這樣的狀態。于是買了機票,離家出走,逃離這個環境,逃離母親。宋倩和前夫知道后,趕緊往英子的目的地追去。結果英子看到他們跟看到鬼一樣;毫不猶豫,撒腿就跑。最后英子跑到了橋上,爬到了橋邊緣,試圖跳河。她哭得不成樣子,顫抖著對宋倩吼:“我就是想要逃離你!”聽到這句話的宋倩瞬間愣住了。在她看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英子好。她人生的整個重心也只有英子。任何人不領她情她都無所謂,唯獨英子不行。沒錯。這樣看來宋倩是很愛英子很寵英子。但大家發現沒。這種愛是狹隘,且喘不過氣的。她希望英子眼里只有她,沒有父親和別人。她也希望英子只聽她的話,只對她掏心窩,不去理會別人。她從來沒想過。這種極度高壓的愛,會讓英子負壓太重;會讓英子最終患上嚴重的抑郁和焦慮癥。這樣一看。上面所談到的父母和女兒的相處方式;是不是像極了宋倩和英子的相處方式。也許他們的初心確實是好的。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自私的。他們篤定“高考就是孩子唯一出路”。他們施壓給孩子“高考完了你人生就完了”。他們口口聲聲說著“我是為你好”;卻不惜扼殺孩子夢想,安排孩子人生。捫心自問。這種以綁架孩子人生為手段的督促和愛。對孩子來說,真的公平嗎?

04

有人可能會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也不會放心上。但實際上。不管是童年還是長大了。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所造成的傷害,是會伴隨孩子一輩子的。之前在微博看到過一個話題:#父母對你性格影響有多大#。有一個博主說,因為從小母親對自己嚴格;父親對自己也少有夸獎;所以導致他長大變成了一個很缺乏安全感的人。他經常會因為某件事做的不夠好而自卑;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話去否定自己;也從來不會當眾大方地表達自己和肯定自己。看上去像是有點矯情。但我想說,這是很多人的常態。而且可能還會有更壞的結果。《奇葩說》曾經有過一期辯題: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制完美人生,你要定制嗎?我很喜歡陳銘說的一段話:“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給他一方花園,給他養料和空間。你枝繁葉茂、你一枝獨秀、你孤芳自賞,我都為你鼓掌。”要知道。沒有什么完美的孩子。沒有什么完美的人生。完不完美,都不應該由他人去制定。而應該由孩子自己去制定、去實現。

父母要做的。不是自作主張地認為孩子應該怎么做。也不是高壓干涉安排孩子以后的路線。更不是自私地掌控著孩子的整個人生。這些都絕不是愛,只是一份又一份讓他們恐懼的傷害。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在他們需要你的時候,給予其建議和幫助。在他們能夠獨立的時候,給予其主見和自由。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的方式。當然。腿毛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只是,不得不說的是。有時候愛的方式,更加重要。

編輯/腿毛 助理編輯/魚魚

正文插圖來源于網絡,告侵刪

End


你可能還想看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