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長投輔導員錢錢~周末和前同事約飯,一見面她就郁悶地和我說,我最近可真是要被工作和孩子忙瘋了:米婭,孩子一歲多,父母身體不好,不方便幫忙照看,銀行上班的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時間經常不夠用,猶豫要不要辭職做全職媽媽?看她苦惱的樣子,我急忙跟她說:
你可千萬別沖動,全職媽媽可不是意氣用事就能當好的,沒想清楚下面這5步,以后你可能要吃大虧。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當全職媽媽前,你一定要做到的5個步驟~

第一步:和家人充分溝通
這不是你一個人的選擇,是你和先生,或者說整個家庭的共同選擇,這個選擇后的風險和責任,都需要你們共擔。在決定要成為全職媽媽之前,你千萬要做好三方面的確認:1、確認家庭的財務狀況看看家里的經濟條件是否真的允許,盤點家庭的資產狀況,以及盡早為你的家庭財務做個體檢,我在后臺準備了整套「財務體檢工具」,回復關鍵詞「自查表」,馬上開啟財務體檢。

2、確認自己的內心你要從感性的角度問問自己:是更喜歡在職場上打拼帶來的成就感,還是更喜歡把家庭打理的僅僅有條的溫馨感?不要想太多,相信第一直覺,如果你更喜歡后者,那么放心大膽的去做全職媽媽吧~3、確認家里人的態度最后一個確認,一來是打消家里人的顧慮,堵住他們的閑言碎語,二來是消除家人對“全職媽媽”的偏見,認可全職媽媽的價值。

第二步:算一算哪個更省錢
算一算眼下,你辭職更省錢,還是請一個保姆更省錢。首先,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就是你所創造的價值,能否大于你請一個保姆所要花的錢。網上隨便做了一個小調查,請一個月嫂每月工資在8000-15000不等。在我看來只要持平或者是多于請一個保姆所要花的錢,你就應該去上班,原因是保持和社會的接觸,不會讓你在當了多年全職媽媽后,才恍然醒悟和社會脫節。

其次,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能否找到一個好的保姆。社會上的虐童事件,讓我們當媽的非常揪心,每一個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啊。所以,如果確實找不到一個靠譜的好保姆,我建議還是自己帶,起碼帶到寶寶會表達后會比較保險。這里錢錢有個小小的建議給大家,可以試著從老家找一些親戚來當保姆,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第三步:評估機會成本
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而每個人所擁有的的時間、金錢、社會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為了得到某一樣東西,通常都不得不放棄另外一些東西,在經濟學里,這些不得不放棄的東西,就是我們為當前選擇所付出的機會成本。計算一下自己做全職媽媽的機會成本,也就是說,如果你辭職在家,職業斷檔,1年、2年或者5年后,那時的薪資會是多少?如果不辭職,薪資會是多少?這個差額,也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另外,除了工資,你的職場發展機會,事業升職的機會,以及如果不辭職你能在職場中獲得的眼界、認知和人脈,這些都是做全職媽媽的機會成本。

第四步:做好重返職場規劃
可以先假設自己做全職媽媽,然后規劃一個重返職場的時間表,這個過程能幫你把這種選擇的結果更具體化。比如前兩年好好陪伴孩子,同時要學習充實自己。我的同事小花,在做全職媽媽之前她是某公司的財務,在家帶娃期間,通過了2門CPA考試。如果你正處在職業轉折期,想要轉行或者自己創業,在家帶娃的這段時間,也是你復盤自己,重新規劃準備的好時機。你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規劃,為自己重返職場做好準備。準備1:信息儲備我們需要思考,未來我究竟要往哪個方向發展,我是想從事原來的行業,還是有其他的想法?如果是原來的行業,那在這幾年中,要保持不脫節,我可以做些什么?如何保持信息的同步,如何了解行業信息動態。如果是考慮新的方向,那有哪些可能?有哪些資源可以支撐自己去實現目標?如何縮短差距?準備2:人脈儲備現在很多的學習社群本來就是一種社交,比如長投學堂的14天小白理財訓練營,不僅有學姐和班班的陪伴,而且還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你可以認識結交很多朋友,而且這些人跟你都是同頻的,會有更多的理解。當然你也可以有意識地去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比如你喜歡跑步,去參加一些馬拉松比賽,我也看到不少朋友因為參加一些活動,認識了很多人,也帶來了很多機會。

第五步:全職媽媽的生財之道
1、愛生活,不忘學習和成長我的大學同學曉蕓,倆娃,全職媽媽/ 瑜伽教練 / 美食雜志特約寫手讀大學的時候就是風云人物,系主席+文藝骨干,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我每天早上最激動的事,就是看曉蕓的朋友圈。她堅持早餐拍照已經一年多了,她每天早早起床,變著花樣給兩個孩子做早餐。曉云の生活態度



她拍的早餐照片機緣巧合被美食頻道的編輯看到,請她做美食頻道的特約寫手,分享全職媽媽生活經驗。喜歡記錄生活的她,經常把孩子們”呼聲“最高的早餐,總結成營養食譜,po到朋友圈分享給朋友圈的寶媽姐妹。

全職后曉蕓一直堅持練習瑜伽,懷老二的時候也和往常一樣每天固定練習。到老二兩周歲送入托班時,她報了一個瑜伽導師資格培訓班,還去印度呆了大半個月。回來后成了兼職的瑜伽館教練。雖然從來沒想過一定要賺多少錢,但在給兩個孩子最好陪伴的同時,曉蕓通過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獲得了不菲的收入,起碼想買的化妝品、想去的地方、想學的課程,都可以自己搞定。2、發展副業,擁有成就感《14天小白理財訓練營》的學員佳佳,今年28歲,寶寶2歲,淘寶店主。懷孕后,佳佳辭掉了原來的工作,開始了全職媽媽的生涯。隨著女兒一天天地長大,佳佳的持家經驗也一天天豐富了起來。到寶寶1歲的時候,佳佳就能把家中的大小事宜料理得井井有條了。不久,閑暇的時間也多了起來。佳佳是個精力很充沛的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小小價值,佳佳決定自己在家做些小“買賣”。因為平時她喜歡在網絡商店里買衣服、玩具給女兒,漸漸地,她萌生了投資開一家網絡店鋪的想法。于是,她聯絡了幾位有網絡銷售經驗的朋友,向他們討教。她發現,這是個投資小、風險低,又不用花很多精力的生財之道。填寫了申請表、選擇好店址后,就可以選擇銷售的物品了。由于剛做媽媽不久,所以對孩子的吃、穿、用都很關注,出售嬰兒及兒童用品當然是首選。半個月后,當她在網上賣出自己的第一件商品時,那感覺簡直興奮極了,當天晚上便攜夫帶女,到外面慶祝了一番。佳佳的店鋪運營得不錯,在1年多的時間里,已經在網上成功地進行了1000多筆交易。她感觸最深的是,網絡為每個全職媽媽都開辟了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憑借網上日漸完善的系統,獨自一人就可以完成網下店鋪十幾個人甚至幾十人的工作。女兒是她一手帶大的,家里沒有請保姆,上午陪女兒,下午女兒睡了,她就在家上網回留言、裝包裹、叫快遞來運送。這讓佳佳感到很有成就感!其實,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女性,都是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無論哪一種,都應該被尊重。一個足夠有愛的家庭,是能完全感激“全職媽媽”辛苦付出的家庭;一個足夠進步的社會,是能完全承認“全職媽媽”價值的社會,是一個能夠重新定義全職媽媽的社會。全職媽媽不應該是邋遢的、躁郁的、無知的、卑微的。更不應該是自救無門,獨立無望的邊緣化職業。所謂女人的底氣,終究是自己雙手給自己掙出來的,在當不當全職媽媽這件事情上,有絕對的自主選擇權,這也是最永久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每一個全職媽媽都應該明白,你有成為全職媽媽的權利,你也有經營整個家庭,成為家庭CFO的底氣。全職媽媽終究只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別無選擇。

最后,送上整套「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方案」,關注公眾號「財富增長社」,回復關鍵詞「副業」免費領取,限量100份,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