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木棉說(ID:mumianshuo)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一生順順利利。但人生難免有挫折,當挫折來臨的時候,我們怎么說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勇敢地面對和跨越挫折,在挫折中成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心理學者田宏杰的一次演講。在演講中,她跟大家分享了“培養孩子的抗挫折力”的3大實用策略,值得我們學習。在如今兒童與青少年自殺事件頻發、心理問題驟增的環境下,更顯得無比重要。
田宏杰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
孩子遇到挫折,
你該怎么說?我們家閨女第一次跟我抱怨,是在一年級。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她背英語課文,共八句話。對于沒有學過英文的孩子來說,太難了!她回來跟著音頻聽了35分鐘,沒跟下來,我問她,她說:“媽媽,英語太難了,我學不會。”“沒關系,今天才周五,還有周六周日,一定能背下來。”
我說完之后,孩子一下子火了,她說:“我永遠背不下來,我討厭英文,我再也不想學,我不要去學校了。”
各位,當孩子說這東西不好的時候,你怎么說?可不可以說:“不學不行,英文必須要學會,你哭有用嗎?”不行。因為她學不會,本身就很難過。如果每次學不會的難過,再跟你罵她的痛苦聯結,長此以往,學英文就不是“學不會難過”,而是“面對英語就不想學”。那我看到她難過,能不能立刻安慰她,說:“孩子沒事,你們老師太過分了,你剛剛學。你背不下來,我也背下來了,沒事兒,你在媽媽心目當中是最棒的。”
行不行?也不行。她在家里聽到安慰,好像心里很舒服,但是她到學校看到別的孩子都背下來,自己卻背不下來,她會是什么感覺?你會發現,她建立起來的自信是虛假的,不是真的。其實當她對我發火的時候,我立刻就明白剛才做錯了。錯在哪兒?心理學有一個詞是“同頻共振”:兩個人在同一個頻率上,你說的話她才能聽進去;當兩個人不在一個頻率上,你說的話她怎么能聽得進去。我一下子緊張起來,對孩子說:“媽媽剛才注意到,你特別認真地跟著讀,可是你讀了半小時也跟不下來。”
當你理解她的時候,她一下子哭了,說:“媽媽太難了,我真的不會。”哭了10分鐘。我說:“你平靜一會兒,媽媽做飯完過來看你。”20分鐘我做飯回來,孩子走過來跟我說一句話:“媽媽你要幫我,你要幫我把英語追上來。”神奇不神奇?剛才哭著說討厭英語、討厭上學的人,這一刻說的話是媽媽你要幫我把英語追上來。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我們整個人就像冰山一樣,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為與情緒,冰山以下是我們的心理需求。與沮喪一起被壓抑的還有無能感和力量感,我們只有幫他跨越挫折,他才能夠獲得力量。
把狗關在籠子里面,地板通電,中間有一個柵欄,在狗一側給地板充電。
這時候,當它跳到另一側的時候,電機就停了。
面對一個一米高的柵欄,一充電,狗就跳過去了;
這時候把柵欄提高到3米,再通電,跳了好多次跳不過去,直到把電停了。
第二次再通電,狗繼續跳,還是跳不過去。
第三、第四次,直到七八次的時候,你發現再通電,狗怎么都不跳了。
這時候研究者把柵欄降到到1米,再充電的時候,它仍然不跳,還躲在墻角。
如果狗會說話的話,他會說:“我做不到,我跳不過去,我沒辦法。”
“現在你不敢交朋友,你可以在旁邊看一看有什么好玩的。”
你會發現“看一看”這個小的步驟,可以讓孩子交到朋友,因為看的時候,孩子就會被吸引,不斷走進,會問這個東西怎么弄;旁邊小孩兒被欣賞,就會說我給你講講怎么弄的。是不是立刻交起朋友了?“我看到你在上面加油了10分鐘沒過去,但老師覺得你特別勇敢。”
孩子說:“啊?我勇敢什么?我沒過去。”我說:“我注意到,你上去那一刻腿抖了,但你在最害怕10分鐘里面,不斷給自己加油,老師覺得你是真的勇敢。”
孩子聽了這話,后背挺了起來,站直了,他看到了自己的勇氣。生活當中,沒有勇敢和懦弱完全對立的孩子。孩子從懦弱到勇敢是一個過程,在達到之前,兩者都在。當兩者都在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勇敢的火苗一點一點升騰起來,強化它,勇敢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做不到時,看到孩子的“難”,幫他做到。
- 做不好時,看到矛盾中的變化契機。
- 生活中,通過故事看到挫折的力量。
看似幽暗的負面經歷,卻留下強韌的生命力,經驗深挖生命的河床,容納更充沛的水流。
*來源簡介:木棉說(ID:mumianshuo),新女性全方位成長平臺——傳遞成長價值、服務全球女性,相信知識,讓女性更美。每晚九點,不見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