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故事|《小艾的端午節》

一個繪本故事,陪伴孩子成長!

點擊上方綠標開始聽故事,已支持快進后退。

精彩導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圖片欣賞

端午節就要到了,這可是小艾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小艾最喜歡吃粽子了。她問媽媽,什么粽子最好吃?媽媽說,太婆包的粽子最好吃。于是,小艾和媽媽一起踏上了回鄉的旅途……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小艾最喜歡吃粽子了。“媽媽,什么粽子最好吃?”“太婆包的粽子最好吃”。

太婆是小艾媽媽的外婆,已經八十八歲高壽了,住在一個江南古鎮上,那是媽媽出生的地方。

小艾從小住在繁華的大都市里,常聽媽媽說起,卻從未去過。

“媽媽,今年我們一起回古鎮過端午,去看太婆好嗎?”

“小丫頭片子,你是嘴饞,想吃太婆包的粽子吧!”媽媽刮了下小艾的鼻子,打趣道。

“城市里買來的粽子和太婆親手包的粽子,味道肯定不一樣呢!”小艾滿懷期待說。

端午節到了,古鎮的家家戶戶門窗上掛起了艾葉和菖蒲。

一片云,一輪陽。水鄉的早晨很熱鬧。

吆喝聲,此起彼伏。烏篷船,來來往往。

“太婆,太婆,您在做啥?”“我在等囡囡,她說五月初五就回來。”娃娃們吵著要吃太婆的粽子,摟著太婆躲貓貓。“好,好!”太婆笑得眼睛變成了彎彎的月亮。“別鬧,乖囡囡,放學后一人一只粽子。”

太婆坐在自家門前,笑瞇瞇地包著粽子。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在太婆家灶頭的鍋里煮著,這是囡囡最愛吃的。

太婆包的粽子,在水鄉古鎮是出了名的。每年端午,大伙聚在一起喝黃酒、賽龍舟的時候,有很多人排著隊等著吃太婆包的粽子。“外婆!”媽媽來到家門前,放下行李,嗲嗲地喊道。“哎!”太婆放下正在包的粽子,咪起眼睛,抬起頭大聲應道。在八十八歲的太婆面前,三十歲的媽媽又變回了那個當年撲到外婆懷里撒嬌的小女孩。

“小艾,要有禮貌哦!快叫太婆!”媽媽蹲下身子,叮囑小艾道。“太婆——好!”小艾有些含羞,躲在媽媽背后,露出圓圓的小腦袋,向太婆問好。

“乖囡囡,都這么大了,跟你媽媽小時候一個模樣。”太婆把小艾摟在懷里,“瞧,這眼睛,這鼻子,這嘴巴……真像。”躺在太婆懷里,小艾感覺好溫暖。小艾唱起了童謠給太婆聽,那是媽媽一直唱給她聽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請吃糖,請吃糕,糖啊糕啊莫吃飽。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好,好!”太婆笑得樂開了花,沒了牙齒的嘴巴張得好大好大,“呵呵呵”的笑聲好響好響。

太婆為小艾親手做了一個粽子香袋,紅艷艷的,煞是好看。小艾好喜歡,一直掛在身上。

太婆又為小艾做了一頂虎頭帽,虎虎生威,神氣極了!

端午節,鎮上好熱鬧。娃娃們頭戴虎頭帽,身上掛香囊,玩瘋了。

小艾饒有興趣地觀看小鎮上的舞龍表演。

小艾被邀請和娃娃們一起玩轉圈圈游戲,小艾東轉轉西瞧瞧,玩得開心極了!

一點星,一彎月。水鄉的夜很靜。孩子們手中舉著五顏六色的風車,在風中玩耍嬉戲。

小艾放著河燈,許下心愿。

河面上星光點點,傳遞出綿綿思念。

說起端午節,小艾心中還有很多為什么。

“為什么要喝雄黃酒?”

“為什么要賽龍舟?”

“為什么要吃粽子?”

“為什么掛艾葉和菖蒲?”

“為什么戴虎頭帽?”

“為什么掛香囊?”

“為什么放河燈?”

——“為了驅毒辟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關于端午,小艾想了解的事情,想聽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圓腦袋,方身體,形態各異;甜粽子,咸粽子,樣樣好吃;白糖粽、水果粽、豆沙粽子、紅棗粽、香芋粽、火腿粽、香菇粽、蓮子粽、八寶粽,還有鮮肉栗子蛋黃粽子……令人饞涎欲滴。

在古鎮的幾天,小艾吃到了媽媽一直念叨的、這世上最好吃的粽子——太婆包的粽子!“媽媽,明年端午節我還要來!”小艾認真地說,“到時候,我來包粽子給你和太婆吃!”“好!”媽媽親了親小艾,溫柔地答應。太婆聽了,眼里泛出點點晶瑩的淚花。小艾累了,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聞著粽子清香的蘆葉味道,甜甜地睡著了。

今夜的月亮好美,像太婆、媽媽、小艾夢中的笑臉。

一盞一盞河燈,默默地飄向遠方,一直到達思念的盡頭······古鎮的靜夜被照的好亮。

猜你喜歡

繪本故事|《幼兒園里我最棒》

繪本故事|《寶貝,真棒》上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