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端午小長假,米粒媽在家一口氣追完了口碑炸裂的神劇《隱秘的角落》。
米粒媽先來個簡單粗暴的安利:太!好!看!了!太!上!頭!了!
而且這劇后勁特別大,劇情的前后呼應、一些畫面的對照、各種細節的剖析,真的是細思極恐,越看越覺得背后發涼。
就算沒看劇的朋友,估計這兩天也知道了,電視劇中最暗黑的角色,非朱朝陽莫屬。
他從一個怯弱乖巧、總是考年級第一的好學生,漸漸變成了步步為營借刀殺人的背后“大boss”,這樣的變化,實在是讓人膽戰心驚。
但當大家都在討論朱朝陽多么的可怕,多么的恐怖,多么的暗黑的時候,米粒媽卻想說,這個劇里,最恐怖,最暗黑,最讓人窒息的,其實是朱朝陽的母親,和她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母愛。
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就能見到的那種有點清高和自傲的中年母親形象。
年輕時,丈夫出軌,于是她毫不猶豫的離了婚,自己帶著孩子居住在老式民房中,雖然過得比較拮據,但依然努力地獨自拉扯孩子長大。
為了能夠給孩子創造基本的物質條件,周春紅需要非常辛苦的工作,白班夜班來回倒。
但即便工作辛苦,她對朱朝陽的生活卻照顧得事無巨細,出門前一定會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打點得妥妥當當。
對孩子的培養也盡心盡責,要求孩子吃健康的食品,培養孩子記賬的習慣……
這是一個操勞地、細致地、努力為孩子付出的單親母親。
這樣的母親,令人欽佩,但也往往存在非常多的問題。
比如:她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
周春紅在劇中的第一次出場,是家長會。
會上,老師著重表揚了朱朝陽,考了年級第一,為班級爭得了榮譽。
臺下的周春紅,謙虛、害羞,但掩蓋不住臉上的驕傲和得意。
風光的家長會后,老師和周楚紅私聊,探討朱朝陽在學校的情況“性格孤僻不合群,跟同學相處不融洽。”
周春紅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在意,甚至是蔑視:“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是的,只要考了第一名,就是好孩子。
別的,都不重要。
朱朝陽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誠惶誠恐地學習,努力考第一名。
而他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辱、去后媽家被后媽和妹妹嘲弄、在父親那里得不到重視……這些委屈,他選擇了自己消化,自己排解,絕不向母親提起。
但一個孩子的成長,并不是吃飽穿暖就可以。
孩子需要的愛,不僅僅是生活上的,精神和心靈上的照顧,同樣重要。
周春紅是個自尊心很強的母親。
比如,當同事無意中說起“孤兒寡母”這四個字時,她會立刻開懟:“我是寡母,但我兒子不是孤兒。”
并不是說自尊心很強不好,但是,自尊心太強,往往容易走極端。
這種情況在單親媽媽身上尤為明顯。
有時候甚至分不清,她對孩子的關心,究竟是真的愛孩子,還是只是在和前夫較勁。
朱朝陽的父親,物質條件比較好,偶爾多給了朱朝陽一些零花錢,周春紅就要大發雷霆,不讓孩子多拿。
朱朝陽過生日的時候,爸爸給他點了一大桌菜,回到家,周春紅落寞地問:“那你還吃得下我煮的長壽面嗎?”
朱朝陽每次去爸爸那,周春紅都要囑咐他:帶上成績單。
這不像是母親對孩子的愛,更像是一種前妻對于背叛自己的前夫的示威:
你看,我把孩子教育得多好。
你看,我是一個多么厲害的母親。
其實,這個世界上不是每一段婚姻都能長長久久,尤其是在現在,離異家庭數不勝數。
但離異之后,父母如何處理夫妻倆的關系,卻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而周春紅的做法,無疑是錯的。
她經常直接當著孩子的面,痛斥前夫出軌:
但她沒想過,她的前夫,也是她孩子的父親。
千錯萬錯都是大人的錯,為什么要孩子來站隊呢?
而朱朝陽終于不愿再忍,他直接捅破了這一切:
你們都是為了自己。
周春紅愛不愛孩子,愛!
周春紅為了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什么好的,都留給了孩子。
她的口頭禪和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媽媽一樣:
“我都是為了你好。”
“你可一定要給媽媽爭氣啊。”
背后的潛臺詞是:你看我都為了付出了那么多,你得乖乖聽我的。
這樣的愛,真的是愛嗎?
其實,更像是一種道德綁架。
一個母親,把自己不幸福的所有原因,都歸結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一味“自我感動”地付出,認為自己已經做到了為人母最大的努力,所以孩子就該事事都聽自己的。
尤其是周春紅,前夫再婚的孩子都六歲了,她卻沒有任何再婚的打算。
哪怕她其實有一個條件很不錯的對象。
對方真心對她好,也努力對朱朝陽好,是一個可以托付終生的對象。
可她仍然覺得“為了兒子”不能再婚。
她知道自己為孩子犧牲了太多太多。
所以,當這樣的犧牲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的時候,她的精神世界開始崩塌。
周春紅地下戀情曝光的那天,一場史詩級的“童年陰影”上演了。
朱朝陽回到家中,周春紅如同往常一樣遞給他一杯牛奶。
但朱朝陽不想喝。
周春紅先是口頭上施壓:“喝吧,喝完我好洗杯子。”
朱朝陽小小地抿了一口,周春紅立刻說:“有那么燙嗎?”
并直接伸手奪過來,自己喝了一口:“這不正好嗎?”
朱朝陽不耐煩地戴上了耳機。
這一切都在刺激著周春紅,她伸手扯掉了兒子的耳機,開始痛斥朱朝陽不負責任的父親。
朱朝陽本來想安慰母親,可是他輕微閃躲母親的動作,讓周春紅徹底失控。
周春紅撲上去,用盡全力擦掉兒子嘴上的牛奶,使勁搖晃兒子的肩膀,歇斯底里地吼道:
“大人的事你懂什么!”
“你長大了這些事就都沒有了!”
這一段真的看得米粒媽渾身都起雞皮疙瘩。
這段母子對峙的戲,太壓抑,太窒息了,那種父母說崩潰就崩潰,而無法反抗的孩子,只能默默承受的場景,真的太可怕了。
這段才是《隱秘的角落》里最可怕的場景,比什么小白船恐怖太多了。
彈幕里,觀眾們都在說:“太真實了!”“太壓抑了!”“看哭了!”
中國式家長的崩潰,以及把這種崩潰發泄在孩子身上的肆無忌憚,是多少人童年的陰影。
明明是大人的錯,為什么要讓年幼的孩子來承擔這一切?
孩子在這種情景下受到的傷害,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痊愈。
看周春紅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另外幾個媽媽。
比如:《小歡喜》里英子的媽媽,還有《春潮》里的外婆。
《小歡喜》中,小陶虹飾演的媽媽,為女兒盡心盡力,是女兒專屬輔導教師和后勤保障。
但她近乎壓迫式的母愛,讓女兒感覺在家里幾乎無法喘息,最后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她和女兒的這一段爭吵,也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米粒媽在文章《陶虹罵女兒:我為你付出那么多,說說都不行嗎?》里專門寫過,一個辛苦付出一切的母親,和一個拼命想要逃離的孩子,真的是最典型的親子的關系了。
《春潮》中的外婆,嫁了一個懶散而好色的丈夫,她沒有得到過丈夫的愛,相反還要因為丈夫的丑事一輩子抬不起頭。
她的口頭禪是:
“我為這個家操持了一輩子……”
“我為什么要看你們的臉色生活……”
她獨自養大了女兒,甚至幫女兒照顧未婚生育的孩子,但她又忍不住要謾罵、折磨自己女兒。
結果是母女二人都很痛苦。
《春潮》中擰巴的母女關系,米粒媽也專門寫過文章來分析《這世界上最可怕最扭曲的關系,是母女嗎?》
米粒媽在看《隱秘的角落》的時候,一方面覺得周春紅作為媽媽真是太差勁了。
她的掌控欲、她的情緒化、她的極端,是朱朝陽從一個品學兼優好孩子變成和數條命案相關的“壞孩子”的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她能當一個情緒更穩定的母親,當一個真正為了孩子考慮的母親,也許事情會變得不一樣。
但有時候我又覺得自己能理解她。
朱朝陽的媽媽、喬英子的媽媽、郭建波的媽媽……她們是這個世界上很多媽媽的縮影。
她們要強,離異后選擇獨自撫養孩子成長。
可是,養大一個孩子,談何容易。
相比之下,離婚后的父親,往往過得輕松如意很多。
他們選擇再婚、生子、生活似乎從未受到影響。
但離婚后的母親,要面面俱到地照顧孩子,不僅承擔育兒帶來的巨大經濟和精神壓力,還有各種社會輿論的歧視。
重壓之下,難免心理失衡。
而心理失衡的母親,往往把怨氣、怒氣、恨意都撒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但孩子,究竟做錯了什么?要承擔這些本不該由他們承擔的悲劇。
他們最大的夢想,也許是:
希望自己永遠都不要來到這世上。
希望自己永遠都不要成為父母的孩子。
最后,米粒媽真的很推薦大家看這部《隱秘的角落》,真是國產劇中的翹楚。
“原生家庭”是每一個孩子都無法逃脫的宿命,希望我們看了劇之后,更明白如何做父母,如何真正對孩子好。
米粒媽(個人微信號:mlm736)每次看到特別好的電影,都會想著一定要分享給親們,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好資源當然要大家一起分享。
所以,《隱秘的角落》的觀看地址貼心的米粒媽已經給大家找好了哈,在公眾號后臺回復“隱秘的角落”就能收到哦。
母親,是孩子一生的希望,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孩子溫柔的港灣,同意的親們點個“在看”
叮咚!又到了米粒媽送福利的時候啦
參與方式:
1、點“在看”并在文章下面留言,截圖發到公眾號后臺;
2、米粒媽會抽取一位粉絲,送出今日福利哦!
截止時間:6月30日中午12:30
PS: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點擊可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于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我的求學故事
我的愛情故事
我媽的雞娃史
我爸的寒門逆襲
我姥姥姥爺的故事
我的奇葩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