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媽前段時間刷微博時,看到了一則新聞,很是震驚:
一位母親帶孩子出門游玩,結果自己提前一站下了車,把孩子丟在了高鐵站內。
直到高站的乘務人員給孩子的媽媽打電話,才知道媽媽竟然是因為孩子“不看書”扔下了他。

晨媽明白家長們對孩子的期待,但這種一言不合就扔下孩子的教育方式,真的不敢茍同。
況且視頻里的家長讓娃在行駛的列車上看書,本身就不利于孩子的視力健康。
孩子不一定是不愛看書,但媽媽這一舉動,卻暴露了平時家庭教育中缺失的一面。
正如知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所說:
“我們對于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于兒童有害。
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
忽視則任其像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顯然,這位媽媽犯了“期望太切”的錯誤。

在晨媽看來,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到價值觀的塑造、小到習慣的養成,都需要父母耐下性子去指引。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和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放假前老師要他讀《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可暑假都快結束了,娃都沒看完。
我先是每天花一小時陪娃一起看書,可娃總是坐立不安的;后來又承諾看完一本書就可以玩兩小時游戲,結果娃連游戲都不打了。
她還向我吐槽:
該做的都做了,娃就是看不進去書,而且看兩三頁書就冒問題,比如“鵝是什么樣的?”“鵝會飛嗎?”.......我都被氣死了,完全不想搭理。
聽著聽著,晨媽就覺得有些不對勁:
朋友雖說陪著孩子讀書,卻抱著手機;
孩子提出疑問,卻充耳不聞;
把讀書和打游戲捆綁在一起。
.......
在晨媽看來,朋友家的孩子并不是不愛看書,那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正是他們探索書中奧妙的方式之一。
但朋友的斥責和忽視,卻狠狠地打擊了他的積極性,因此對看書產生了抗拒心理。
要培養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得用對方法。晨媽這里有3招要和你們分享,做好筆記哦~
1、爸媽做榜樣,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還記得北大才女武亦姝嗎?她的父母平時娛樂方式就是讀書,久而久之,武亦姝自然愛上了讀書。
2、看孩子愛看的書。
有段時間蛋蛋看了侏羅紀公園很迷恐龍,晨媽就給娃挑了一本《恐龍百科》,結果他兩天不到就看完了那本300頁的書,后來和別人聊起恐龍的起源、種類、特征也是頭頭是道的。
所以家長們可以挑選一些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書。
3、電視電影可“做媒”。
大多數寶寶天性活潑,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相比于單調的紙質書,孩子對聲色俱全的動畫片接受度更高,前提是家長要“選對”動畫片。
一些經典名著改編的片或是科普類的動畫片,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像我家蛋蛋好奇心旺盛,小腦瓜里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么”。
比如那天問我為什么他喝的奶粉要加水,而我喝的液體奶不要加水,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飛鶴動畫短片《北緯47° 新鮮環游記》。
不僅能滿足了“好奇寶寶”旺盛的求知欲,還讓我了解到娃平時喝的飛鶴奶粉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是有趣又實用~
相信不少媽媽也挺感興趣的,晨媽索性和你們分享一下吧!
↓↓↓↓戳下方視頻,給寶寶不一樣的精彩↓↓↓↓

小男孩首先來到的地方,是美麗的鶴城齊齊哈爾。
這里也是飛鶴奶粉的奶源地,剛好處于北緯47°黃金奶源帶上,不光降水適宜、日照充沛、土地肥沃,就連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扎龍濕地也在這里。

到處都是鮮嫩多汁的牧草,也難怪奶牛們吃了之后,就能擠出新鮮營養的牛奶啦!
悄悄告訴你,這群奶牛們吃的香、喝的也好,他們喝下去的,可是天然弱堿性蘇打水,在超市里售賣都很貴!

不僅如此,這群奶牛們還享受著超舒服的工作環境,聽聽音樂、做做按摩……哈哈,簡直是人不如牛有沒有~

當然,你可能會問:這么新鮮的牛奶,要怎么才能喝到口中呢?
其實完全不用心急,飛鶴獨有的專屬產業集群模式,形成了2小時產業生態圈,從擠奶到加工只需2小時,可以說是相當有效率啦。

更有獨特的鮮奶濕工藝,就是將奶牛擠出的鮮奶,直接作為全部產品主要成分。
而且,還利用濕混法結合噴霧干燥法生產,使得奶粉更容易于水中溶解,營養物質分布也會更均勻,極大限度保證新鮮和營養~

怎么樣?看完《北緯47° 新鮮環游記》后,有沒有對寶寶的口糧更了解呢?
說起飛鶴,不光是我家常備的黃金口糧品牌,更是晨媽超級信賴的奶粉品牌~
58年以來,飛鶴乳業一直踐行誠信、責任、專業的企業價值觀,呼吁家長給孩子更高質量的陪伴,更是將每年的528定為中國寶寶日,鼓勵家長給寶寶更適合的陪伴和愛。
而飛鶴奶粉,正如《北緯47° 新鮮環游記》中呈現的那樣,營養鮮活,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廣告)
戳這里
,快加入千萬媽媽都選擇的【飛鶴星媽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