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養生說節氣,健康接地氣,養生君又跟大家見面啦!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聆聽小滿的故事
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指小滿日,苦菜長得特別茂盛,開出一叢叢嫩黃的小花,煞是可愛。
苦菜,也稱苦苣菜、苦荬菜,是我國土生土長的野菜,藥名敗醬草。
中國人吃苦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詩經》。《唐風?采苓》云:“采苦采苦,首陽之下。”說的是在首陽山腳下,到處尋找苦菜。
從吃貨的角度看,小滿時節的苦菜,并不算最好吃。清明、谷雨前后,苦菜剛長出來不久,水靈靈的,苦中有甘。到小滿,苦菜開花結籽,已經有點老。
那么,為何還吃呢?
過去,大概多是不得已。
“小滿”之名,一說得自于在北方地區,五月底,麥粒逐漸飽滿。
這個時候,年前儲備的糧食將盡,小麥又沒成熟,正是青黃不接。再看看野外,美味的薺菜,春天已被采食得差不多了。
而溝邊、山坡、野地上,苦菜正蓬勃生長,就成了救荒菜。焯一遍,去除澀味,加點鹽、油拌一拌,就是一道菜。
明代的《野菜譜》如是說:“苦麻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明代皇帝朱元璋第五子編撰的《救荒本草》,也將它列為其一。
其實,雖然味道稍遜,小滿以后吃點苦菜,對身體有好處。
立夏后,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吃點性味苦寒的苦菜,可以清熱解毒。疰夏了,吃什么都沒滋味,苦味能刺激食欲。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越靠近炎熱的嶺南地區,苦味食物越流行。
像苦丁茶,論源頭,得追溯到廣西大新縣龍門鄉苦丁村;廣州街頭,處處都能看到涼茶鋪。
古人想必也發現了這一點。以五行配五方(即五個方位),南方與火對應;以五行配五味,苦味恰又與火對應。簡言之,南方屬火,屬苦味。
這個小滿日,帶上一家人,去鄉郊采苦菜吧。
每天一分鐘,健康養生好輕松。
今天養生君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我們下期再見。
編輯:素素、SOLA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