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作者:布衣粗食
來源:布衣粗食(ID: buyicus)
當我們還在回憶童年的時光,其實我們都是40多歲的人了,都是奔五的人了。
還沒有做好變老的準備,臉上就有了深深淺淺的皺紋,頭上冒出了一撮白發。
都不敢相信鏡子中的人,曾經也是風華正茂,還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
70后,一晃就老了,當有人叫一聲“爺爺,奶奶”的時候,心頭掠過一種難言的酸楚,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時光啊,都去哪里啦?青春啊,都來不及好好體會,就不見了蹤影。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70后的中年,也在漸行漸遠。面對80后的追逐,90后的挑戰,我們都不知道還有什么資本可以炫耀。
當70后的自己,還是負債累累,都不知道該如何“東山再起”。
為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和一群晚輩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哪怕力不從心,還是要奔跑。
上有老,下有小,哪敢放松自己,一不留神,不進則退。
也許,70后的驕傲,是成熟,是經驗多一點點。
吃一塹,長一智,曾經吃過虧,上過當,就學會了保護自己;
曾經流過汗,也流過淚,就懂得了堅強;
曾經失敗過,也成功過,就有了更多人生的把握。
也有那么一些日子,很苦很苦的時候,好懷念童年。
70年代,家家都窮,但沒有太大壓力,誰也不會嘲笑誰,也不會嫉妒誰。
找一根木頭,做一把彈弓,都可以顯擺好幾天;
那鐵絲做的玩具槍,它的主人,是村里的“孩子王”;
村口的小河,永遠充滿了童年的歡樂;
女孩喂豬,也跳皮筋,勞動和游戲一樣快樂......
終有一天,猛然發現,童年不見了蹤跡,漸漸老去,成為事實。
開始對年齡有點憂傷,對愛情有些疲憊,對工作有些牢騷,對社會有點抱怨。
我們終究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孩子,也不是那么莽撞的少年,連敢說敢做的青年都不是。
突然發現自己,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都說,“一個人越自律,越成功”,可是自己堅持了多年“早睡早起”,甚至晚上都睡不著,也不見人生有什么巨大變化。
依舊是平平淡淡,兜兜轉轉,跌跌撞撞。
突然發現,70后的自己,錯過了太多,曾經有一份愛情出現,但自己沒有抓住,不敢去表白,后來有了自己的婚姻,但并不是最好的;
曾經有一個機會,但自己也沒有抓住,只是幾年以后,眼睜睜看別人都在發財,心里的落差感,越來越強;
曾經也想過要闖蕩一番,有偉大的夢想,但現在都弄丟了,被生活現實一點點磨滅。
突然發現,70后的自己,變得沉默寡言。
不是無話可說,是不想說。
人生路上,好想有人懂,但沒有人懂。最懂自己的人,就是自己。
如果有什么難言的苦衷,就對自己說好了。
很多人,你說什么,其實他不想聽,只是虛偽地迎合你,過后還會嘲笑你。
突然發現,70后的自己,脾氣也沒有了,或者是脾氣很大了。
沒有脾氣是因為失望了,學會了安靜,只是做一個聽眾,待在逼仄的角落里;脾氣很大是因為心中有愿怨言,有委屈,憋不住了,想要狠狠地發一火。
但每一次發火,過后都會反思自己,覺得錯了。
突然發現,明明自己很想哭,卻不得不假裝在笑。
現實讓自己變成了一個虛偽的人。
很在乎的人,也故意繞開,躲著,害怕人到中年“遇見真愛”,只有默默忍受愛情的苦,讓自己扛著責任和壓力。
突然發現,很多話,都是言不由衷。
有些話,自己都不信,別人信不信,無所謂。
心底的脆弱,也深藏起來,只有在某一次喝醉了酒,才“嚎啕大哭”,任由委屈的淚水,噴涌而出。但哭過了,還是要笑,不得不面對生活。
70后的人,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受:
一個人靜靜地待著,什么都不想做,都不想說,如果世界此刻可以停頓就好;
發現身邊的人,不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人,卻是有緣無分的人;
過去的“陳谷子爛芝麻”都慢慢放下了,但現在的煩惱,依舊很多,還放不下;
感覺自己變老了,想要回到童年,但依舊回不去了;
別人說什么,都覺得無所謂了,自己開心就好;
不敢“負債累累”了,擔心一輩子都還不起......
70后,一晃就奔五了,不容易,但依舊還在路上,為自己點個贊,一切繼續......
—《END》—
關注孟母學院,后臺回復:
【001】免費獲取1-12年級208篇必備古詩文+音頻
【002】免費獲取人民日報薦給孩子的40部紀錄片觀看地址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