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從把婆婆當親媽!”Papi醬的婆媳關系,一般

今天papi醬又雙叒叕因為“三觀正”上了熱搜。

她說,結婚五年,雙方父母沒見過面,過年各回各家。因為對于各自的父母來說,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兒媳女婿是次要的。

一句話解決了無數夫妻困惑的“過年回誰家”的難題。

說到婆媳相處之道,papi醬的話更是令人點贊:

不能把婆婆當親媽,對親媽做什么都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婆婆不行,不能隨意使喚婆婆,所有的壞情緒還是留給自己尊貴的母親吧。

在婚姻中活得如此瀟灑,太令人羨慕。

但是papi醬的婚姻哲學真的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嗎?

未必。

一位網友說的好,婆媳關系如此簡單,主要是因為沒孩子。

沒有孩子過年回誰家都行,但是有了孩子,老人更想見的不是自己的孩子了,而是自己的孫子外孫;

沒有孩子婆媳可以不同住,可以不使喚婆婆,不發泄壞情緒,但有了孩子以后,一旦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誰還是圣人?

所以,生孩子,才是婆媳關系的試金石。

婆婆好不好,

生個孩子就知道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句話是朋友小希經常說的一句話。

生娃前,她一直跟我們炫耀她有個“摩登婆婆”。她婆婆是個洋氣老太太,堅持護膚,出門會涂上一層淡淡的口紅,每天晚上廣場舞全年無間斷。

曾經,我們都很羨慕她,這么fashion的婆婆,代溝少,將來一定也沒啥婆媳問題。

小希懷孕的時候絲毫沒有考慮過月嫂,不用花那冤枉錢,婆婆不會讓她受委屈的。

可真有了孩子后,一切都變了。

坐月子的時候,小希身體虛的不行,側切的刀口隱隱作痛她側個身都費勁。卻還要忍痛抱娃,忍痛給娃換尿布。

婆婆呢?

婆婆和公公的朋友真的太多了,每天迎來送往的事情幾乎不斷,晚上還要去跳廣場舞。

時不時的過來問候一句“有事嗎”,就是所謂的“伺候月子”了。

一個月子下來,小希的心涼了,對婆婆完全換了一個看法。以前是看什么什么順眼,現在是看婆婆做什么都心煩。

婆婆做錯什么了嗎?

平心而論,沒有做錯什么。

但是婆媳之間的情分,本就沒有那么牢固的基礎。

在我最需要你幫我一把的時候,你沒有做到,我不怨你,卻再也做不到愛你了。

我們總是說,婆婆好不好,生個孩子就知道了。

有孩子后,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婆媳,關系自然越來越緊繃,有的時候一點點的小事,都能讓彼此崩潰。

不是人變了,而是環境變了,人性最脆弱,最固執,最本真的一面暴露出來,問題也就產生了。

婆慈媳孝?幾乎不可能!

婆媳問題還有一個關鍵:主權問題

婆媳問題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主權問題”。

尤其是不懂放手、不懂退出的婆婆。

你覺得“這是我老公”;但在她眼里“這是我兒子”;

你覺得“這是我家”;但在她眼里“這是我兒子家,我兒子家就是我家”

你覺得“這是我孩子”;但在她眼里“這是我孫子,我兒子小時候就這樣養的,孫子也可以!”

兩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主人,甚至連一個桌布的顏色都要鬧得不愉快。

而孩子是彼此的“心頭肉”,誰都不愿意退讓,矛盾就這樣滾雪球。

之前的熱播劇《逆流而上的你》中,馬麗飾演的劉艾就和婆婆展開了一場新老觀念大作戰:

奶夠不夠吃?

趕緊吃豬蹄下奶吧?

要不要把尿?

哭了不要抱,免得寵壞了以后不抱不行?

就連平時置辦家用、給孩子買東西,婆婆也嫌棄買的太多太貴,浪費錢,心疼兒子賺錢養家辛苦!

最嚴重的一次,劉艾的兒子肚臍有些發炎她想去醫院,婆婆卻堅持說敷上母乳最管事了。劉艾照做后,沒過多久兒子的肚臍就化膿了,險些細菌感染。

兩代人的爭執,最后讓孩子受了罪。

好的婆媳關系:

婆婆懂放手,兒媳懂尊重

日子是自己的,婆媳大戰傷害的也不是別人,都是自己人。

與其彼此爭執主權,不如彼此共同成長,兒媳學會尊重,婆婆學會放手,保持良好的界限感。

作為一名兒媳,我和婆婆關系處理的很好。朋友都說我是修了幾輩子修來的福氣,遇到了一個好老太太。

其實婆媳關系跟夫妻關系一樣,需要經營。

我對婆婆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感激。

盡心盡力幫我照顧孩子

休完產假我就上班了,白天幾乎就是婆婆一個人搞定帶娃的所有事情。陪娃、喂奶、做輔食,她幾乎都是一樣一樣的學起;

幾十上百的衣服,自己從來不舍得買,但是逢年過節給我孩子買東西,都是“大手筆”;

有一天中午單位臨時有事回家,當我看到以前做飯粗糙、難吃的婆婆,現在卻在小心翼翼的給寶寶做精細的輔食時,我心里只剩感恩。

從來不干涉我與老公這個“小家”的事情

說實話,在生孩子之前,我很為產后的婆媳關系很擔憂,其中一點就是我婆婆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而且相當的守舊、節儉。害怕她會各種干涉我的生活方式,各方面對我進行束縛。

但后來事實證明,這些擔心都是多余。

當著婆婆花錢,我每次都會“藏著掖著”些,少說少報,少往家里郵快遞。

她雖然不說,卻懂得了我的用心。她不干涉我,反而總是玩笑著說,你自己又掙錢,買點好的吧。

生完孩子后,我脾氣變得急躁,稍有不順心,就忍不住發脾氣。與老公的摩擦也多了很多。以前似乎不是什么問題的事兒,在產后我卻能跟他吵起來。

盡管每次都是我占上風,但婆婆看到后,總是指責老公的種種“不對”,最后以“生孩子很辛苦,你得讓著你媳婦兒!”結尾。

誰都有缺點,她有,我也有。

生活在一個屋檐下,我們的育兒理念、生活習慣依然會有一些不和,可我從來沒有帶著怨氣的跟她說過。心平氣和的說,有時候她即使嘴硬可卻會學著照做。

實在覺得生氣的時候,就勸自己一句話:這個老人,她也挺不容易的。

我控制不了她,但我能控制自己!

我也明白,即便是親媽,也會因為各種觀念、習慣的不同,而產生磕磕碰碰。

我承認,婆婆這個“物種”,有戲精婆婆,有啥都不干的甩手婆婆,有啥都干預的 “事兒媽”婆婆,當然,也有懂得分寸、明事理的好婆婆。

可拋開“婆婆”這個身份,她們都是一位普通的老人。

夫妻之間尚且有掐死對方的念頭,何況婆媳。但是這種想法想想就算了,畢竟有一個人真心疼我們的孩子,也挺好的。

當然,希望姐妹們都能遇到一個懂得界限的好婆婆,

以及,一個懂得平衡家庭關系的好隊友!

成長兔育兒(ID: ibabyfs),親子、育兒、啟蒙、家庭,關注0-6歲寶寶成長話題,與400萬媽媽共同分享。作者簡介:妙黛,一手抱娃,一手工作,還有一顆心寫作的職場媽媽,一個集正經與逗比,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90后姑娘。

現在掃描下方二維碼

【0元】領【398元】入門課

打卡就送《雙語閱讀游戲寶盒》!

↓↓↓掃碼立刻搶寶盒吧↓↓↓

10月上千詞匯‖3歲會6語言‖啟蒙必知

不亂生孩子‖馬伊琍育兒‖深夜幼兒園

3次叛逆期‖狠心的父母‖陪孩子到7歲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zhongyi/view-17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