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你以為“一胖毀所有”是夸張句,但在很多醫生眼中,這是一句大實話。
今年4月26日,《國際癌癥雜志》上的一篇論文,道出了肥胖和腫瘤的關系:研究者從4000萬人的大數據中發現,肥胖會增加18種癌癥風險。
不幸的是,就算沒達到“胖”的標準,只是體重超標了,同樣也面臨各類疾病風險。而且BMI每增加5,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等18種腫瘤的風險就會相應升高。
舉個例子:
一個身高1.75米的人,體重70公斤,他的BMI值就是70÷(1.75×1.75)=22.86。BMI值提高5個單位,意味著他的體重變成了85.31公斤。此時,他的食管腺癌風險提高了45%、腎癌的風險提高20%、肝癌風險提高18%……
腰太粗會讓全身都受傷
肥胖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世界性問題。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死亡達340萬。
肥胖除了帶來癌癥風險外,還會讓身體很多部位都“受傷”。有專家預測,肥胖可能成為21世紀的頭號殺手,給人們招來一身病。
1心腦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超過標準體重15公斤的人群中,30%患高血壓,大部分患高血脂,兩者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每增加5公斤體重,患冠心病幾率就升高14%,中風危險率提高4%。
2糖尿病糖尿病在體重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僅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病率會增加4倍,嚴重肥胖者會增加30倍。
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大量脂肪堆積容易導致睡眠時出現打鼾、水腫甚至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能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4骨關節病體重過度增加對骨骼和關節是額外負擔,容易引發關節炎、肌肉勞損等問題。
5脂肪肝內臟脂肪堆積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過多脂肪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
6抑郁癥
肥胖會引發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郁癥風險提高3成。
7不孕不育英國倫敦大學皇家理工學院教授吉米·貝爾教授指出,當內臟脂肪進入消化系統時,不僅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還會擾亂新陳代謝,引發2型糖尿病和不孕。
不僅如此,內臟脂肪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幾率,導致動脈炎癥,甚至容易導致抑郁。
8頭痛、打鼾
英國曼徹斯特亞歷山大醫院整形外科專家馬克·海頓表示,頸脖后脂肪過多會壓迫神經,導致頭痛。
美國一項涉及14.3萬人的大規模調查發現,日常慢性頭痛在肥胖人群中更為常見。
巴蒂博士也通過研究發現,頸部皮下脂肪堆積越多,越容易壓迫呼吸道,導致打鼾。
9減壽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研究人員對超過60萬人的醫療數據分析發現:
腰圍超過94厘米的女性比腰圍小于69厘米的女性早亡風險高80%,這相當于40歲后預期壽命減少5年。
而且,早亡風險隨腰圍增加呈線性升高,腰圍每增大5厘米,死亡風險升高9%。
到底是什么讓我們越來越胖?
更年期
一項調查統計表明,肥胖者中在30~39歲開始發胖的最多,其次是40~49歲。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減少,對垂體的抑制減弱,使得自主神經紊亂,就可能出現糖代謝失常、食欲亢進,促使腹部脂肪囤積。
久坐新華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時以上;28.75%的人每天有8小時以上的時間是坐著度過的。
人長時間坐著不動,很容易催生肥胖和大肚腩。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久坐而死亡。
吃太快
日本岡山大學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的一項共同研究表明,吃飯速度才是導致發胖不容忽視的因素,并對健康產生極大影響。
在熱量水平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快食”(吃飯速度快)者與吃飯速度正常者相比,發胖風險高了4.4倍,吃飯快的男性比女性受影響更大。
不規律飲食很多普通人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好好吃一日三餐。有時候吃幾塊餅干就當作吃飯了,而有時候就暴飲暴食。
這樣很容易能量攝入過多,營養不均衡。而且因為缺乏一些營養素,影響身體分解脂肪的能力。這個時候肉就乖乖地長在身上啦。
這也是很多人「過勞肥」的一個原因。
熬夜
充分的研究顯示:
每天睡 6 個小時的人比睡 7 個小時的,體重增加得多;而每天只睡 5 個小時的比睡 6 個小時的,又會增加更多體重。
只要連續 2 天睡眠不足,睡眠時間比平常少倆小時以上,就可以對體重產生影響了。
人在熬夜之后,食欲相關的激素分泌會受影響,會變得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
科學減肥,推薦5種方式
1減少熱量攝入
如果能將每天的熱量攝入減少100千卡,5個星期后,就大約可以減重4公斤。
購買零食時,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選擇低熱量的;避免油煎食品、快餐;嚴格控制餅干、糕點、糖果、飲料等含糖食物攝入量;晚上睡前2~3個小時內,不再吃東西。
2改變飲食結構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為期8年的追蹤調查發現:
每天都吃全谷物的人,要比只吃精制谷物食品的人體重輕1.1公斤。建議用各種水果、蔬菜和谷物取代高脂食物。
用流質食物(燕麥粥,粗糧粥,蔬菜雞蛋湯等)代替主食,但要注意選擇的食物應充分提供營養素。
3戶外運動
每周進行3~5次戶外運動,是消耗脂肪的好方法,但每次時間應在30分鐘以上。
老年人、長時間不運動的人,更適合走走跑跑的運動方式,可以循序漸進開始。先走1分鐘,再以每分鐘100米的速度慢跑1分鐘,如此交替進行,每隔兩周增大運動量。
4少熬夜提到減肥,很多人想到的是“管住嘴、邁開腿”。其實,你也可以試試每天多睡一個小時。
據外媒報道,《美國臨床營養學》(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雜志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以改善一個人的飲食習慣。
研究結果顯示,延長了睡眠時間的參與者每天攝入的糖減少了10克,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也低于沒有延長睡眠時間的參與者。
5多喝水飲水不足,會引起人體不斷積儲水分作為補償,并使體內更容易積聚脂肪,導致肥胖;還可能會引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的紊亂,致使能量吸收多,釋放少。
對減肥者來說,一定要每天補足水,8杯即可。還要少喝飲料,因為飲料中糖分可能超標,不利于控制體重。
·END·
審核:盧藥師
編輯:三七小妹
返回主頁面回復下列任意關鍵詞
即可查看相應文章
|背診| 面診| 舌診| 汗診| 目診| 辯證|
| 刮痧| 拔罐| 艾灸| 點穴| 足療| 打坐|
|拍打| 拉筋|青筋|指甲| 痘痘| 結石|
|肝硬化| 家居風水|三伏貼| 醋泡蛋|
|妙招 | 測試 | 冬病夏治|自己能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