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實在是太!舒!服!了!很多人根本是欲罷不能,尤其是“挖出好大一坨”時的那種成就感。
但是,耳朵作為我們?nèi)梭w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敏感、脆弱,掏的時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導(dǎo)致聽力下降、耳朵感染,甚至還有可能引發(fā)永久性的傷害。
關(guān)于耳屎,你也不要因為有一個屎字,就把它同大便等同起來,今天就帶你好好了解一下耳屎。
耳屎是怎么來的?
耳屎在醫(yī)學(xué)上有一個文藝的稱呼——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耵聹腺分泌出來的一種正常分泌物與灰塵、皮屑混合而形成的。
分為干性與油性兩種:一類干性耵聹,一類濕性耵聹。
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干性的,呈片狀存在于外耳道內(nèi)。
有些人的耳朵油脂分泌特別旺盛,所以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較粘稠,有的凝聚成團(tuán),有的會流出耳外,俗稱油耳。
無論是干性還是油性耳屎,都屬于正?,F(xiàn)象。
因為耳屎的性狀受遺傳因素影響,一般來說,黃種人干耳多,而白種人、黑種人則多為油耳。
耳屎也是有用的:
1、抵抗細(xì)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xì)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2、阻擋異物入侵耳內(nèi)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xì)毛,這些茸茸的細(xì)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jìn)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jìn)入外耳道。
3、保護(hù)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沖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qiáng)聲所震傷。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還能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干。
那么問題來了:耳屎好處那么多,但是有時候耳朵癢,感覺耳屎很多,要不要掏呢?
平常該不該掏耳屎?
不管你是干性還是濕性耳屎,除非有不適癥狀,否則不需要處理。
耳道本來就有天然的自凈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能夠自行排出。比如在我們說話、吃飯、打呵欠時,耳屎會隨著下頜運動,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悄悄地從耳道里溜出來。
其次,頻繁掏耳朵壞處多,比如:
劃傷外耳道皮膚,引發(fā)感染。
外耳道受刺激,引起病毒感染,發(fā)生外耳道乳頭狀瘤。雖說一般情況下,這種腫瘤都屬于良性,但是其實也有2%的惡變率。
頻繁掏耳朵,會加快“耳朵死皮”脫落,會讓耳屎越掏越多,耳朵越掏越癢。
不小心捅破耳膜,導(dǎo)致聽力下降,甚至是喪失聽力。
小棉簽引發(fā)大麻煩
有些人認(rèn)為,掏耳勺質(zhì)地較硬不適合掏耳朵,那我用棉花棒行不行?
答案是,最好也不要用棉花棒清理,去醫(yī)院找醫(yī)生幫忙比較好。
外耳道皮膚下就是骨骼,缺少肌肉和脂肪,深側(cè)是鼓膜。在使用棉簽時,力量稍大就會對外耳道的皮膚甚至是鼓膜造成損傷。如果只是單純損傷外耳道皮膚,保持耳朵干燥,不要再去用棉簽擦拭,一周左右可以愈合。如果損傷了鼓膜,一部分人可以自愈,另一部分甚至需要手術(shù)修補。
對于棉簽的瘋狂愛好者來說,如果實在無法戒除使用棉簽的習(xí)慣,建議用幼兒專用的雙頭棉簽,這種棉簽體積小,不容易出現(xiàn)上述情況。
注意,即便是幼兒專用棉簽,相對孩子的耳朵仍然偏大,可以用來清理孩子身體其它區(qū)域,而盡量不要去清理孩子的外耳道,否則,造成的麻煩可能比成人還大。
一些木桿棉簽做工低劣,掏耳朵時容易出現(xiàn)棉球掉落、桿部折斷在外耳道里,這在耳科門診是常見的外耳道異物類型。
正確的清理耳朵的方法:
方法一
可以用鹽水清理耳朵。將鹽水滴入耳道中,搖晃幾下,然后沖洗干凈。
方法二
嬰兒油、礦物油和專門的耳道清潔油,都可以用來清洗耳朵。如果不確定自己會不會過敏,先涂抹在手腕上,一個小時后沒有過敏反應(yīng)再使用。
方法三
使用過氧化氫清潔耳朵也不錯。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潔液體。
方法四
最好購買專門的滴耳器,使用這樣的設(shè)備將液體滴入耳道中。如果擔(dān)心自己操作會出現(xiàn)意外情況,還可以去找醫(yī)生處理。
專家強(qiáng)調(diào):如果耳垢不是太多,還是不要挖耳朵了,不管是棉花棒還是其他工具,都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