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吹上天的“瑞德西韋”,為何被中國宣告

今天,是被“瑞德西韋”刷屏的一天。

自新冠疫情初始,西藥瑞德西韋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人用其痊愈,有人用其致命,也有人沒絲毫作用。

關于西藥瑞德西韋的實驗和測試也始終在進行,基本上都在等瑞德西韋出療效,出數據實錘。

結果,一天之內,三家機構,三組數據全出。

本以為,霧里看花的“瑞德西韋”療效,終于要大白于天下。

沒想到,關于這款藥的實驗結論卻并不一致,各方解讀也讓這款藥充滿爭議。

這里有必要先說一下這款藥物的“前世今生”。

瑞德西韋,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出現。

由美國吉利德科學有限公司生產研發,關于這款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未被證實。

疫情之前,也未在任何一國獲得臨床資格。

最開始,是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在線發表了多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例的論文。其中一篇介紹了美國首例確診病例治愈的文章,提出瑞德西韋在治療新冠中表現良好。于是,這款藥物被冠以治療新冠“神藥”,各國紛紛將其納入臨床治療中。(美國首例患者胸部X光照片)這一幕,像極了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變異后的鐵線蟲能具有極大的傳播性,能在人體中大量繁殖,吸食宿主營養。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藥廠,有一款能有效抑制并殺死入侵人體的鐵線蟲藥物。只需一顆,便將寄生在人體中的蟲子排出。一時間,制藥公司股價飛漲,一藥難求。與其不同的是,韓國電影中的藥物確實能夠殺死鐵線蟲,而瑞德西韋至今都沒被證實是“特效藥”。

昨天,三組關于瑞德西韋德的數據,最樂觀的是美國NIH的結論,異常積極。

連白宮首席傳染病學家福奇為其背書,親口表示:

“在NIH主持的大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中,瑞德西韋被證實有效。”

隨即,

美股收漲,吉利德科學公司股價大漲9%,道瓊斯指數上漲500點。

但美國的結論卻被廣泛質疑,同樣來自中國團隊的結論證實瑞德西韋沒有想象中的“顯著效果”。

兩種結論,令人難以信服。

究竟瑞德西韋是否被“神化”?

結論一:

重癥患者康復速度加快,病程縮短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

首先,看一下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結論——

這項實驗從2月就開始,設置了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組。

一共有1063名患者,評估的終點是患者的康復時間,也就是這1063名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何時能夠順利出院。

下面是實驗數據:

瑞德西韋治療組死亡率8.0%,安慰劑對照組死亡率11.6%。

兩者相差不大,并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p=0.059)。

另一組數據是:

接受瑞德西韋的患者康復速度要快于接受安慰劑的患者31%。

這項研究并沒有表明瑞德西韋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但可以縮短病程。

結論二:

用藥5天和用藥10天沒有差別

(吉利德科學有限公司)

吉利德科學有限公司的實驗沒有說明藥物是否有效。

而是在研究瑞德西韋最佳療程是多久。

下面是數據:

在療程為5天的患者中,50%的臨床改善為10天;

在療程為10天的患者中,50%的臨床改善為11天。

兩個醫療組,超過一半的患者在14天內出院,總死亡率為7%,64%的患者改善,61%的患者出院。

該項實驗的目的是確定瑞德西韋的療程,并沒有回答藥物是否有效的問題。

結論三:

瑞德西韋對重癥患者沒有明顯改善

(中國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中國的這項實驗結論發表于醫學權威雜志《柳葉刀》。

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這樣解讀瑞德西韋:

“本以為是清華的苗子,結果上不了一本”。

瑞德西韋只能算是想象中的“好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表現不盡如人意,可以上大學,但卻上不了一本。

一共237名患者入組,其中158人參加了治療組,使用了瑞德西韋,另外79人為對照組,使用了安慰劑。

經過了10天的治療,瑞德西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在病毒載量上,也沒能實現統計學意義上的收益。

瑞德西韋是治療“新冠”的特效藥基本上是告吹了,它并不是治愈新冠。

想要對抗疫情,恐怕還是要等疫苗的出現。

但瑞德西韋也并不是一無是處。

福奇在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瑞德西韋的實驗雖然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證據,但至少表明藥物可以阻止病毒。

不得不說,福奇博士的話術很高明。

委婉地表達了藥物治療的有限,又給美國帶去了信心。

總結來說:

1.瑞德西韋無法治愈新冠,不是特效藥,最多算是一個裝備,沒有美國說的那么神。

2.瑞德西韋有減少病人死亡的趨勢。

3.可以參考治療HIV的雞尾酒療法,幾種藥物配合,相互彌補,提高治愈率。

4.想要解決新冠,還要靠疫苗。

5.瑞德西韋的毒副作用還有待研究。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也極力促成瑞德西韋上市。

特朗普希望FDA盡快將其批準,用于治療新冠。

吉利德公司表示:

5萬多個療程的瑞德西韋已經準備好隨時發貨。

一旦瑞德西韋獲得緊急藥物使用權,將會在美國大面積使用,但對瑞德西韋的副作用真的了解嗎?

來自中國的報告顯示,

瑞德西韋的副作用相對較大,共有32名患者(60%)出現了不良反應。

最常見的是肝酶升高、腹瀉、皮疹、腎功能損傷和低血糖。

還有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感染性休克、急性腎損傷等不良事件。

這些對人體的藥物損傷必須要納入討論范圍。

瑞德西韋在網絡上大肆炒作,關于治療效果的研究沒有十分突出,關于毒副作用的研究也沒有太多進展。

80%的新冠患者是輕癥,如何出現100%的藥物傷害的話怎么辦?

圖源:AP《新英格蘭醫學雜志》4月10號發表的文章稱,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已經對53名新冠重癥患者進行了瑞德西韋的“同情用藥”藥物試驗。這些重癥患者中,其中22人身在美國,22人在歐洲或加拿大,另外9人在日本。他們在第1天注射了200毫克的瑞德西韋,接下來的9天中每天注射100毫克。23%的患者(12人)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感染性休克、急性腎損傷、低血壓等。吉利德科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Daniel O'Day發布公開信圖源:吉利德科學官網截圖

曾經被很多人看好的瑞德西韋被更多的數據表明,治療效果并不如預期。

2003年的非典時期,許多病人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純西藥治療給當時的非典病人留下了非常嚴重的后遺癥。很多幸存者要和他們體內呼吸系統的彌漫性間質纖維化、間質性肺炎、機化性肺炎、局灶性纖維化一起過后半輩子;還有很多幸存者的股骨頭壞死,導致終身殘疾、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權利:一點輕度運動,都會導致關節斷裂,只能不斷進行人工關節置換。這些人因為嚴重的后遺癥,失去了全部。

目前,關于瑞德西韋藥物治療的風險確實存在,特效藥的說法已經不存在了。

關鍵要看,美國是否允許這種藥物大面積使用。

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瑞德西韋的副作用如何解決?

如果瑞德西韋是一種為了治療指頭病而砍掉整個腳的藥物,是否還有使用的必要?

這一切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新聞|故事|留學生編輯|商日葵排版|八旦目校對|商日葵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zhongyi/view-18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