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豬油=五副藥?常吃豬油是養生還是致癌,真相是…


小時候,一碗豬油拌飯,能讓人回味很久;

一盆油渣加點辣椒粉、鹽,更是人間美味。

豬油,在老百姓眼里,那就好吃、營養的好東西

不過在醫生、健身教練、專家眼里,它可是心臟病、高血脂的元兇之一,能不吃的絕不沾!

可最近打臉的事來了:

BBC的科學家對1000多種食材進行分析、評估,打出營養分。令人驚訝的是,被大多數人不齒、多年來被釘在健康減肥恥辱柱上的豬油,竟然位列第八

這就有點不明白了,到底誰在騙人?

 

豬油是好是壞?

民間有傳說,一勺豬油等于五副藥,雖說有點夸張,但也側面說明豬油營養價值很高。

豬油:飽和脂肪含量高達39%(相比較植物油,飽和脂肪是14%),且富含維B、維D和礦物質,特別是維D,一湯匙豬油富含1000個國際單位的維D.

鐘南山也曾表示:豬油非常適合維生素A的人群以及兒童,因為豬油里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能夠給這些人提供足夠的營養。

這么一看,營養豐富,熱量充足,做菜香,吃起來爽,那還有啥好說的。

可問題就出在“太營養了”....

如果處于父母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吃豬油不僅啥事都沒有,好處還挺多。畢竟生活中很難吃到肉,補充到脂肪。但現在,頓頓都有肉,天天都有零食,你再多吃豬油,高血脂、心臟病不找你找誰。 所以一切的標準是“別過量,適量吃”。(豬油這么好的東西,不吃就太可惜了)

那最多能吃多少豬油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吃飽和脂肪的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

 

對于普通成年女性來說,每天大約需要2000千卡的熱量,那么飽和脂肪就應當控制在20g以內,如果全部換算成豬油,那么就是50克


看起來很多,但食物中有飽和脂肪的,可不止豬油,每天吃的肉、蛋、奶、植物油、零食等可都含有飽和脂肪,可能還沒輪到豬油上場,就遠遠超標了

所以日常中,豬油最好是作為調味用,比如,偶爾吃一次豬油拌飯,炒青菜放點豬油,這樣是沒問題的。


怎么在家熬出又白又香的豬油? 在家熬豬油只要掌握訣竅,不僅煉出的油又白又香,而且出油還多。
1、豬板油切塊冷水下鍋焯水1分鐘,可加料酒去腥,打去浮沫;2、熬豬油時,先加入適量冷卻的開水,再放入豬油,加水油更白,出油多,煉油是不會糊鍋;3、大火燒開,加入蔥姜增香,反復翻動,以免粘鍋,這樣煮出的油口感更好;4、煮到油特別清亮,改中小火,等到鍋中氣泡明顯沒有,就改小火,直到鍋中不冒蒸汽就可以用漏勺瀝油了。

好了,雖然豬油背的黑鍋被推翻了但凡事有個度適量攝入才是重點轉發分享出去下次在家熬豬油就用這個方法

有獎互動

你家做菜有用到豬油嗎?你覺得用豬油做什么菜最香、最好吃?歡迎在底部留言區留言~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zhongyi/view-18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