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六字訣是哪六個字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法:順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氣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每個字讀六遍后,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去病延年六字功法》:肝若噓時目爭睛噓,肺如呬氣手雙擎,心呵頂上連叉手,腎吹抱取膝頭平,脾病呼時需撮口,三焦客熱臥嘻寧。以上皆以鼻吸口呼。
1,噓:肝氣訣行噓字功訣,以鼻吸氣,噓氣(呼氣)時兩目圓睜,怒目而視。反復行6遍。這個功法對老年人目花、目糊,多淚,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2,呵:心氣訣行呵字功訣,雙手十指交叉,上舉于頭頂,吸氣時向上托起,呵氣時下降放于頭頂。反復行6遍。這個功法對喉內熱痛生瘡、心煩氣躁,能起功效。
3,嘻:三焦訣行嘻字功訣時,以鼻吸氣,躺臥行功法,但若是不方便站、坐亦可。反復行6遍。這個功法能通行壅塞。
4,呼:脾氣訣行呼字功訣,以鼻吸氣,呼氣時口唇撮口。反復6遍。這個功法對痰病行之勝藥方,若有瀉利腸鳴或吐水,有很好的去病之功。
5,呬:肺氣訣行呬字功訣,以鼻吸氣時,雙手緩緩上托,掌心朝上。呬氣時雙手緩緩放下。反復行6遍。這個功法對療胸膈煩滿、上焦有痰之癥。
6,吹:腎氣訣行吹字功訣,隨著吹氣雙腿屈膝下蹲,站起時以鼻吸氣。反復行6遍。這個功法對腎有疾者,消瘦氣色暗、耳鳴者,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發宜常梳氣宜斂,齒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摩擦常在面。
六字訣養生功是哪幾個字先后順序
先后順序:“噓、呵、呼、絲、吹、唏” 。
六字訣”,是人們利用古人養生經驗,針對配合呼氣時,所發出“噓、呵、呼、絲、吹、唏” 這樣的六個字音。通過這種以呼吸與聲音的配同,為一種鍛煉方法,以達到平衡體內陰陽為目的。這是一個,較有深層次的功法。它屬于“內養功”里的初級聲法。有素的握據它,可予清除內在的病患。
“六字訣”訣,來自上古時的“五戲勢”。后經梁代·陶弘景,加以整理與其提煉,而將其“五戲勢”中的聲勢,進行了柔性的靜配同。這樣一來,在簡化提純的基礎之上,更適宜大眾性的利用。他在《養性延命錄》中說:
“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氣。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絲也。此,皆出氣也。”
對六字聲,古有:春氣常噓,宜于肝。夏氣常呵,氣平田。秋氣常嘶,美中餐。冬亦守呼,眠安然。長夏宜守中宮灶,呼字為頭,自當然。嘻于三焦樂淘淘,長細敏在壽鄉間。
擴展資料: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在西漢時期《王褒傳》一書中,也有“呵噓呼吸如矯松”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發明長息法。他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隋代天臺高僧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提出了六字訣治病方法。他談到: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
頌日: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傳至唐代名醫孫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順序,配合四時之季節,編寫了衛生歌,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
風格特點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 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法 順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 每個字讀六遍后,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六字決
六字養生訣是什么?
六字訣是我國道家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法,藥王孫思邈曾奉它為長壽之法,每日練習。它通過噓(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6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襲,防止衰老。
練“六字訣”講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氣時發音。呼氣要緩慢、深長、均勻,以加大肺活量。同時,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雙膝微屈,全身放松。每個字念6遍,然后調息一次。
六字訣功法的起源
六字訣功法歷史久遠,流傳廣泛,從文獻考證的依據看,六字訣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養性延命錄》。陶弘景是當時著名的道家修煉人士,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中醫學家。陶氏夙好養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歷代有關養生的論述,輯成《養性延命錄》。
在《養性延命錄》中的“服氣療病”部分記載:“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寒,咽以解極。”書中還指出:“心臟病者,體有冷熱,吹呼二氣出之;肺臟病者,胸膈脹滿,噓氣出之;脾臟病者,體上游風習習,身癢痛悶,唏氣出之;肝臟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呵氣出之。”這些記載即后世六字訣或六字氣訣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