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并發癥發生率并不高,隨著醫生不斷的探索創新,器械的不斷更新,技術的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進一步降低,然而世界上并沒有絕對安全的手術,隨著冠脈介入廣泛的普及推廣,PCI數量整體上升,并發癥的發生數量反而是增多的。
介入并發癥被喻為“導管室的噩夢”,如何將其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需要從術前到術后,每一步都小心謹慎,更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和認識,去預防、去處理。
1. 血管迷走反射:指由于神經反射引起的一系列異常,如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心率減慢、一過性腦供血不足等一系列癥狀體征。在心臟介入手術中多由于疼痛或巨大精神壓力所致。常發生于局麻、動脈鞘植入或拔除,以及手動壓迫止血時。因此對于高危患者需要予以關注,避免長時間饑餓、脫水等,焦慮者注意關懷,對于疼痛預防一定要在術前充分麻醉,選擇最佳穿刺點。已發生低血壓、心動過緩者給予阿托品靜脈注射,頑固性心動過緩考慮臨時起搏器。
2. 穿刺部位血管損傷:包括大血腫、腹膜后血腫、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大血管撕裂、外周血管閉塞、血栓生成等,可采用橈動脈入路減少上述并發癥,但橈動脈入路可能出現神經損傷、前臂筋膜腔綜合征等并發癥。避免上述并發癥,需要選擇合適穿刺點,充分鎮靜,對于血腫、淤血加壓包扎,前臂筋膜腔綜合征穿刺減壓等。一切預防重于治療,出現后對癥治療。
3. 橈動脈痙攣:橈動脈入路現在應用越來越多,因其解剖等特點,容易發生痙攣。應激反應、反復橈動脈操作以及患者焦慮都會增加其發生率。為避免此類情況,首先在病人選擇上需要找到適合橈動脈入路的患者,注意焦慮情緒的安撫,術前充分的鎮靜及規范麻醉,術中要輕柔操作,術者操作經驗與其發生率呈反比。藥物治療:“橈動脈雞尾酒”多是硝酸鹽(嚴重主瓣狹窄禁用)。
4. 冠脈痙攣:器械操作引起的痙攣,在保留導絲的基礎上撤出器械,給予抗痙攣藥物(異搏定等)。術中可常規反復注射硝酸甘油預防,效果不佳可用維拉帕米或地爾硫卓,上述仍然無效者,可應用乙酰膽堿類藥物。
5. 冠脈閉塞:可能由夾層 、壁內血腫、支架內血栓、斑塊和或嵴移位及支架結構壓迫等因素所致 。重要血管閉塞會引起嚴重后果。預防注意操作輕柔,對于不同血管病變針對性預處理,如旋磨、抽吸、預擴張、充分抗栓等。一旦發生此時一定不能驚慌,尤其是出現血液動力學不穩的情況,更應沉穩操作,快速判斷發生原因,對于血管撕裂夾層給予支架封閉;血栓形成可應用血栓抽吸;血栓脫落栓塞可以使用硝普鈉、維拉帕米等擴血管;冠脈痙攣可應用硝酸甘油。分支閉塞多由于操作引起,應以預防為主,如導絲保護邊支,支架后對吻等。
冠脈遠端栓塞:血管中的斑塊、脂質碎片、血栓栓子,甚至不慎推入血管的氣泡,以及支架等接入器械脫載等原因落入冠脈遠端引起。預防為操作輕柔小心,輕微栓塞常無癥狀;氣體栓塞可被影像識別,如栓塞較大一般情況危急,可向冠脈內反復推注血液,盡快將氣泡擠碎沖走;血栓性栓塞可應用GPIIb/IIIa拮抗劑,體積較大可行血栓抽吸;脫落的器械根據情況觀察是否取出。如果各種措施無效,應盡快送外科治療。
6. 冠脈夾層:除去患者自身原因,介入中的冠脈夾層需要注意由操作不當引起的夾層,其中醫源性升主動脈A型夾層或主瓣損傷后果最為嚴重,可造成遠端撕裂、心包壓塞等情況。操作切忌暴力,尤其是對于復雜困難病變時需要應用直徑大、硬的導絲等器械時,暴力注入造影劑也可能造成。治療方案根據具體情況而不同,可應用經胸超聲心動圖TTE、IVUS等影像學手段確認血管情況,局限性夾層多可以通過支架覆蓋處理,如波及到主動脈瓣、出現心包壓塞等情況,則需立即外科治療。
7. 壁內血腫:由于自發性或醫源性內膜破裂,血液進入中膜腔,血液無出口或出口較小,內膜向內移位;或滋養血管破裂,內膜無破口,血液在冠動血管壁中層、中外彈力膜之間集聚膨大形成。可應用IVUS、OCT等明確診斷,出現后考慮支架完全覆蓋血腫或保守治療等方案。
8. 支架內血栓形成:罕見而致命,有自身疾病引起的高危患者需要尤其注意,并注重術后復查。醫源性因素有支架自身原因,支架貼壁不良,分叉病變、慢血流、夾層等原因。預防要平衡利弊后充分雙抗,選擇合適治療方案,球囊、支架尺寸選擇合適,避免支架貼壁不良,減少血管損傷。一旦懷疑血栓形成,應立即行冠脈造影,明確原因,可應用OCT、IVUS等手段幫助,血栓抽吸、準分子激光、球囊擴張、重新植入支架等手段,必要時外科治療。
9. 冠脈穿孔:易發生于復雜鈣化等病變,接受旋磨、旋切、TEC或激光成形術的患者,造影劑、血液會隨冠脈撕裂口流至血管外。操作一定要輕柔小心,注意導絲(特別是硬導絲和超滑導絲)頭端的情況,球囊、支架的尺寸不宜過大。一旦發生穿孔,對于血流動力不穩定、心包填塞者給予心包穿刺、必要時IABP等支持,如患者使用了肝素或Ⅱb/Ⅲa受體拮抗劑,給予魚精蛋白中和肝素,必要時輸血小板,如長時間球囊壓迫不能封閉穿孔,根據情況應用覆膜支架、彈簧圈等手段封閉,否則送外科處理。
10. 慢血流/無復流:PCI術后,病變處無明顯殘余狹窄,也無夾層、痙攣、血栓等情況,但血流明顯減慢,TIMI II級時稱為慢血流,0-I級為無復流。可能原因為微血管痙攣,遠端血管栓塞、再灌注損傷等,與臨床情況、冠脈病變和介入操作有關。無復流表現及后果與冠脈急性閉塞類似,通常會發生即刻不良事件,處理措施包括冠脈內注射硝酸甘油、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硝普鈉、Ⅱb/Ⅲa受體拮抗劑等,同時給予IABP等循環支持。
11. 支架脫載:支架脫載的原因有:支架逃逸現象;支架通過支架時鋼梁刮蹭、支架近端跟指引刮蹭翹起變形;以及未充分預擴張有關。想要預防應充分認識病變,運用好影像學手段,復雜病變充分預處理,遇到阻力不要強行推送等。支架脫載后可先用小球囊進入支架,低壓力打起一點,盡量推到病變處釋放,或直接就地釋放,如果不行,可將其推到血管遠端,必要時抓捕器取出。
12. 心室破裂:是少見而致命的并發癥,多由操作引起,一旦發生需要快速診斷,立即行心包穿刺,嚴重心室破裂出血量大,需要外科手術修復心肌。13. 過敏反應:主要是對于造影劑過敏,其他包括魚精蛋白、麻醉藥物等過敏,術前應行過敏試驗,對于過敏性體質之類的患者可提前給予皮質醇類藥物。
14. 對比劑腎病:除外其他原因,使用對比劑后48-72小時內血肌酐上升25%或絕對值升高44.2umol/L。應仔細詢問病史,了解其腎功能、以及除外其他危險因素,術中盡量減少對比劑用量,盡量使用等滲性單聚體對比劑,適當水化治療。
15. 惡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室速、室顫等,是PCI致命性并發癥。原因多種,如缺血性損傷,再灌注損傷,或病人自身原因,還有醫源性原因,如操作過多,對比劑應用、空氣栓塞、冠脈痙攣、夾層等。
16. 胸痛:胸痛可發生于冠脈介入全程,原因有很多,可能由空氣栓塞,冠脈痙攣、術中夾層、血腫、動脈穿孔,邊支閉塞、慢血流無復流、支架內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具體可參照具體并發癥給予處理。
17. 心力衰竭:多發生于大面積心梗,對比劑用量過大或出現嚴重并發癥患者。應盡量減少對比劑應用,避免嚴重并發癥發生,一旦發生,根據心衰情況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三板斧“,IABP等支持治療。18. 嚴重低血壓:見于嚴重并發癥、心衰、迷走反射、出血患者,預防見前文具體并發癥,處理方式為糾正病因、給予多巴胺、輸血等;
19. 腦卒中:發生率較低,一般影響較小,考慮與使用抗凝藥物存在關系,也可由于操作者技術有關,另外有心梗后血栓脫落可能。
20. 肺水腫:是一種突發的致命性并發癥。發生危險因素包括心衰、腎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復雜病變、高齡。術中應注意患者心律、血壓、血氧等監測,必要時給予嗎啡、硝普鈉同時半臥位降低充盈壓,一旦出現呼吸衰竭,盡早進行氣管插管。使用藥物包括利尿劑、正性肌力藥、血管擴張劑,必要時IABP支持。
了解了這么多并發癥,但是真正到了手術時遇到了并發癥,你是否還會冷靜的面對,胸有成竹的處理?想要行云流水的進行一臺手術,完美的應對各種情況,你需要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見識更多罕見的情況,當你遇到你從沒遇到過的情況時,你突然想起“啊!這個主任講過”,興奮應該難以言表。但是如何更多的汲取大師經驗?現在我們讓您與專家零距離!好醫術大學作為一所沒有圍墻的醫學院,為幫助醫生高效提升醫術、汲取更多專家的成功經驗,特把心血管各領域的醫學專家請到好醫術平臺上授課,希望能讓心血管醫生都在這個平臺上獲取更好的醫術和手術技能,不僅可以學習到系統深入的心血管疾病基礎理論知識,還能學習到介入、電生理等相關手術操作技巧及要點等硬核技能,讓醫術分享變得簡單實效,讓更多的醫生掌握更多的手術技巧,用好手中的工具,救治天下患者!現在,正值好醫術4周年慶典
冠脈介入學院+案例課雙會員
限時拼團價:2399元/年(單獨購買2680元)
拼團有效時間為24小時
活動時間:4.16-5.23
掃描下方二維碼開啟拼團
好醫術接下來一年的課表已到手,注意查收!
過去,感謝大家對好醫術的支持
未來,希望我們仍能一起學習、成長!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立即加入好醫術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