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經絡?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源于遠古,服務當今。在兩千多年的醫學長河中,一直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包括經脈和絡脈兩部分,其中縱行的干線稱為經脈,由經脈分出網絡全身各個部位的分支稱為絡脈。經絡的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于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于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iknow-pic.cdn.bcebos.com/738b4710b912c8fc9758a405f2039245d788214a"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38b4710b912c8fc9758a405f2039245d788214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738b4710b912c8fc9758a405f2039245d788214a"/>
擴展資料:
八十年代中期,經絡的研究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誕生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經絡課題,即“七五”國家攻關課題——“十四經循經路線的客觀檢測”。這時,科學家們已不滿足于通過主觀感知等簡單的手段說明經絡的存在,而是試圖通過更科學的手段證明經脈路線的客觀存在。這期間的最重要發現莫過于用γ照相機拍攝到同位素循經脈路線運動的軌跡。
使用生物物理學手段對經絡進行研究成為經絡研究的一大特點,研究者先后發現經脈路線上具有低電阻、高聲振動和較好的聲光熱傳導以及同位素遷移等物理學特性。這些工作被總結在一部重要經絡研究著作——《針灸經絡生物物理》之中,它是客觀證實經絡存在的一個里程碑。
參考資料來源:/baike.baidu.com/item/%E7%BB%8F%E7%BB%9C/20263634#viewPageContent"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選中一個鏈接時生效">百度百科-經絡(中醫藥術語)
參考資料來源:/baike.baidu.com/item/%E7%BB%8F%E7%BB%9C/1110983#viewPageContent"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選中一個鏈接時生效">百度百科-經絡(科普知識)
經絡是什么意思
詞語:經絡
拼音:jīng luò
釋義: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同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的粗淺定義是:關于人類身體狀況的愉悅部分的外在表現。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于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于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黃道日歷的經絡:安機器、織布、收蠶、安紡車、機器
經絡是細胞群、體液、組織液之間交換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電阻、神經信息和生物電信號的網絡叢群。
中醫講的經絡指的是什么?
關于什么是經絡的問題,我們節選《黃帝內經十二經脈與子午流注》的一部分來回答這個問題。讀完這一部分內容就應該基本能夠明白什么是經絡了。這是《黃帝內經十二經脈與子午流注》第一篇“認識經絡”的一部分。
通讀《黃帝內經》我們會發現,古人在認識人的結構、生理功能、疾病發生、疾病的傳變以及疾病的治療等方面,把經絡放在核心位置。經絡是人體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組成人體的重要組織結構,也是祖國醫學最偉大的發現。經脈溝通內外,貫穿上下,是經絡系統的主干;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及再分支,較經脈小而豐富,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脈內連于臟腑,外連于肢節,將人體的各個臟腑、組織器官與四肢體表有機地聯系成一個整體。
經絡系統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有十五絡、浮絡和孫絡等。
經脈非人力之所能度量到的,但是死后解剖是可以見到的。多年來,隨著 科技 的進步,現代人一直試圖尋找經絡,至今沒有人達到這個目的。因此,很多人不相信經絡的存在。現代人提出了很多關于經絡實質的學說,但其說法都不盡完美,甚至不正確。我們不認識經脈,所以在尋找上是有一定困難的。自古至今,人們一直把經絡運用于臨床診斷和治療等,并能夠取得較好療效。經絡是存在的,但不是誰都弄夠感知的,也不是在正常情況下能夠感知的。李時珍:“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說,臟腑內景和經絡隧道,只有通過某種修煉的人,才能內視(返觀)體察認識到。《素問·上古天真論》認為“真人”能“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有一些人比如練習打坐或者練習站樁的人,有時能夠感覺到經脈的運動,只不過多數人不知道經脈的循行,因而被忽略,其實練習站樁目的之一就是鍛煉經絡。可以這樣描述經脈:觸如琴弦,感如串珠。
《靈樞·九針十二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素問·調經論》:“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里,經絡肢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靈樞·小針解》對經絡進行了恰當的解釋:“皮肉筋脈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這里所提到的“節”指的是“節段”,是說明十二經脈呈節段性,“節之交”指相鄰節段交會,而交會之處是絡脈滲灌各個節段的部位,總計三百六十五個節段交會。這里的“會”指的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穴位,每一個節段交會都是神氣所游行出入的地方,節段有病必然影響到整條經脈,而且使經脈有虛實變化,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對經脈進行補瀉來調節。
《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于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于皮中,其會皆見于外”。說明經絡確實存在,經脈位置較深不容易看到,病態時經脈發出的絡脈往往出現聚集而形成結。經脈呈節段性,即相鄰穴位距離較遠的經脈節段。
經絡并非獨立存在,經絡與周圍組織結構包括血管、神經、肌肉、汗腺、淋巴管以及結締組織中的細胞(包括免疫細胞)等關系密切,他們之間相互作用,互相牽扯,相互影響,維持著人體結構的整體性,影響著組織的正常代謝、增殖、分化、遷移以及信息的傳導與傳遞。
從現代解剖組織學研究看,人是一個由皮膚、結締組織(筋膜)、血管(脈)、神經、淋巴管、肌肉、骨骼、器官臟腑等組成的一個整體,人體的結構精細、巧妙、完美,令人嘆為觀止,這個整體正是通過結締組織的連接保持其完整性,而經絡循行于結締組織之中,與結締組織成為一個整體,可以說有結締組織的地方就會有經絡。在尸體解剖看,經絡只是一種簡單的連接組織,即結締組織中的一部分,然而在活體的結締組織內是有體液充滿其中,這個體液不僅僅包含組織液,也應該包含行走于其中的細胞成分,即我們所說的氣血中的“氣”以及“營衛之氣”等,這里的組織液和細胞是通過自身特殊結構上的“通路”或“通道”,按照自己的規律流動或者前行的。因此,結締組織不僅是為其它組織提供營養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體對外防御的重要屏障。身體的每個組織、器官都有豐富的結締組織,這些結締組織分布于器官之間、組織之間,包括皮膚表層下方,各個器官的外膜和系膜,器官內部及門部,圍繞神經周圍、血管周圍、淋巴管周圍以及肌肉組織內外等,也可以說,結締組織遍布全身,經絡也會隨著結締組織遍布全身。因此可以說,中國醫學是以經絡為中心研究人體結構、疾病發生和治療的一門科學。
另外,在《黃帝內經》里有多處講到“經隧”,“經隧”的意思應該指的是經脈和絡脈的所在空間,即經絡所在的隧道,經隧內的組織結構都應該受該經絡管轄,營衛之氣行走于經隧之內。因此,我們應該從全方位立體的角度去看待經隧、經脈、絡脈以及其分布或者管轄范圍。
經絡能夠運行氣血,濡養周身,抵御外邪,調節陰陽,維持機各部的相對平衡。因此,經絡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同時,經絡還有傳注病邪,反映病候的作用。經絡在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疾病的診斷和辨證歸經,針灸治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素問·靈蘭秘典論》:“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恍惚之數,生于毫厘,毫厘之數,起于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這正是《黃帝內經》對經絡功能變化的精彩敘述。
經脈是古人在修行中返觀內照觀察到血氣運行的管道,如沖脈是虛的,中脈也虛的,摸不著看不見,不要站在三維的位置來看經脈,要站在全維的高度去看無形無象的人體氣血運行管道。
真理是絕對的存在,不管你認不認同,科不科學,坐地日行八萬里。
是芯片。
建筑圖紙上的線圖指的是什么?
汽車 修理講的電路圖指的是什么?
北京烤鴨的烤指的是什么?
汽車 駕駛講的圖標指的是什么?
功能!功能!功能!
家中電燈亮的基礎,
是電線分布圖嗎?不是嗎?
“管道”
科學的盡頭是陰陽,陰陽的盡頭是經絡,現在說不清楚,以后更難清楚
經絡是什么
首先,經絡的定義是“氣·”的通道,也有些中醫說是氣血的通到。
那么,很明顯的是:血管就是經絡!
盡管人體的“氣”有幾種,但是藏于肺宗氣(中醫理論=谷氣+清氣)、營氣(營養)和衛氣(抗體或免疫力,比如白血球和吞噬細胞)都是在血液里通過血管輸送的。從科學角度看,肺里的氧氣是進入心臟后跟飲食化成的營養和糖份通過血管輸送到全身細胞的,所以清氣、谷氣、營氣和衛氣的通道(經絡)就是血管。
另外一種“氣”細胞接收到養份后產生的能量,科學稱為生物電,這生物電的通道就不全是血管了,它可以在細胞之間運行,可以進入韌帶(筋肌),各類神經線,淋巴腺,這些都算是這種生物電的經絡。
什么叫經絡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位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分布在人體頭面、四肢、軀干、內臟各個部位。經絡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經別、經筋、皮部。絡脈包括十五絡脈、浮絡、孫絡。經絡的作用如下:1、溝通內外、網絡全身,使人體保持協調統一。2、運營氣血、調整陰陽。3、抗御外邪、傳導感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