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帶這些字的藥別多吃!小心毀了孩子的抵

寶寶好像有炎癥,喂個阿莫西林消消炎吧。

十月菌:等一下,你確定阿莫西林是消炎藥?

都0202年了,怎么還有人傻傻分不清楚抗生素和消炎藥?

雖然很多寶媽都知道,抗生素要慎用,尤其是寶寶。

但是因為很多人并不能正確區分抗生素與消炎藥,所以抗生素被錯用的情況還是很常見。

就像阿莫西林,迄今為止,還有多少媽媽不清楚,它其實是“抗生素”?

央視曾在2018年報道,數據顯示,抗生素用藥比例占據了兒童用藥總體市場的88%。

抗生素濫用”的背后,更是家長對抗生素的不清楚、依賴或習慣。

抗生素濫用,到今天仍然值得重視。

1

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 超級細菌不可小覷

濫用抗生素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甚至會造成耐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

還真不是鬧著玩,一旦感染超級細菌,近乎“無藥可醫”。

比如超級細菌中的一種——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引起敗血癥、心內膜炎、極重度肺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尤其是免疫力低、還在成長發育的寶寶,更更更要注意抗生素了!

◆加速肥胖

以為抗生素沒有產生超級細菌就沒事了?

錯!它還有增加肥胖的風險。

一項超過160000名美國兒童的縱向分析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對3~15歲的體重指數(BMI)軌跡具有累積和持續影響,6個月內的寶寶抗生素暴露與BMI增加、超重或肥胖顯著相關。

要知道,肥胖不僅僅是不好看這么簡單,它嚴重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兒童期肥胖不僅會對當前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也會增加成年后肥胖相關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2

怎么區分消炎藥和抗生素?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理一理,抗生素和消炎藥的那些事。

◆ 消炎藥

人體的免疫組織在應對外來刺激或病原體時,會造成紅、腫、熱、痛等表現,這些表現就是炎癥,比如腳扭傷后的腫痛紅,腮腺炎局部的腫痛。

消炎藥就是消除“紅、腫、熱、痛”這些炎癥的藥物,有腫消腫,有熱去熱。

臨床上認定的消炎藥主要有兩種:

1.激素類: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等。

2.止痛消炎類: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

◆ 抗生素

而抗生素,它應對的不是“紅、腫、熱、痛”這些炎癥,而是造成這些炎癥的根源。

有一些特定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引起炎癥,抗生素則負責消滅這些病原體,進而使炎癥消失。

從結果來看,抗生素間接完成了消炎。

但是抗生素只能對付特定病原體,比如細菌或某些非典型菌(如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的炎癥,如果是其他炎癥,那就毫無辦法了。

名字中帶有下面這些詞的,多是抗生素:

除了看這些關鍵詞,說明書上帶下面這類話的,也多是抗生素:

● 本品適用于××菌引起的/所致的以下感染

● 對××細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

記住了嗎?下次千萬別給寶寶拿錯藥了!

3

該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 重點一:判斷寶寶生病的性質

抗生素這支援軍部隊,戰斗技能太過單一。

它們只會消滅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對于病毒感染沒有作用,而兒童常見的感染就是病毒性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等。

所以如果不是細菌引起的不適,比如兒童常見的病毒性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等,抗生素幫不上忙。

所以在吃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判斷寶寶究竟是什么病,別動不動就吃抗生素。

還是那句話,抗生素不是萬能的!

◆ 重點二:不要提前結束用藥,少一天都不行!

常有來復診的家長說,上回開的藥吃了幾次看寶寶好了,就立刻停藥了……

表面好了就代表真的好了?怎么也得給細菌一個緩沖期吧。

吃兩天藥,感覺好了就停了,實際體內的細菌還沒有被徹底消滅。

然后這些“幸存”的細菌經歷過一次抗生素的打擊,就跟打了場演習似的,很快就有了耐藥性。

下次再治療的時候,細菌已經手握buff,變成耐藥細菌,將會對這種抗生素免疫。

你說這個仗還好不好打?

不好打,意味著寶寶的下次的治療難度會更大,治療周期會更長。

體內的耐藥細菌越來越多,有效的抗生素就越來越少。

所以下次可長點心吧。

不按醫囑或說明書擅自減少藥量或次數,不僅會影響這次疾病的治療效果,且等同于增加下次寶寶生病的治療難度,百害而無一利。

◆ 重點三:剛生病就能吃抗生素?錯!

確定了是細菌性炎癥,不論病是否嚴重,寶媽就急匆匆的想開始喂寶寶吃藥了。

別著急,養成太早用抗生素的習慣,并不利于寶寶的免疫力。

要知道,寶寶是在每次和致病細菌的作戰中提升自身防疫能力的。

這個過程,就是寶寶免疫力增強的過程。

但是如果每次打仗,自己人都不上戰場,直接叫援軍來消滅細菌,那我們的免疫力豈不是永遠都建立不起來了?

更何況,我們體內有病原體的同時,還有很多有益無害的好細菌。

但是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是廣譜抗生素,相比于窄譜抗生素而言,殺傷范圍更廣。不論好壞,通殺。

殺掉了病原體的同時,也可能會殺掉一些好細菌。

比如腸道內的細菌,被抗生素殺掉,腸道菌群失調,消化吸收就要亂套,也同樣會影響免疫系統。

要知道,以后寶寶還是會可能生病,如果有一天遇上更加強大的敵人,一點風雨都沒經過的免疫系統,不得說崩就崩嗎?

所以寶寶生病的前兩天甚至一天,最好別總那么著急就吃藥,還是要遵照醫囑來安排事情。

看完這些之后,重點大家都記下了沒有?

如果沒記下來,我就再跟大家說一遍:別濫用抗生素,放過寶寶吧,ta真的還小。

看在我操著陳谷子爛芝麻的心,也看在中國寶寶依然在受抗生素困擾的問題上,希望你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吧。

也許我們越努力,就離抗生素濫用這件事越來越遠。

責編:張苗

圖片/視頻來源:網絡/寶寶呵護漫畫組,侵刪

原創文章,請勿轉載,商務合作:微信 444019947

參考文獻

[1]國家衛健委《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2]Up to date 兒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侵襲性感染的治療

[3]Up to date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

[4]《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RECOMMEND推薦閱讀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