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亦暖橙 01最近一條新聞看得讓人生氣:江蘇常州,一個15歲的女孩,貪婪的父親想要收彩禮錢,便打起女兒的主意,逼著女孩去相親。可恨的是,在此之前,女孩16歲的姐姐,已經被父親以同樣的方式嫁出去了,現在已經有了一個1歲的孩子。絕望之下,女孩選擇了輕生,吃了8顆安眠藥之后想跳河,還好被消防隊員攔下。

15歲的少女,本該沐浴在明朗的陽光下,和同伴一起快樂地學習,吃冰激凌,偷偷討論喜歡的男孩子,卻因為父親的貪財,為自己的一生埋下了陰影。正如網友評論說的那樣:“這真的是生的招商銀行啊,這配為人父母嗎?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給你賺錢?”

這世上沒有一條容易賺錢的路。這位父親想要輕松拿孩子的未來作為籌碼,想換得更多彩禮,卻埋葬了女兒一生的幸福。無獨有偶。之前廣東一個14歲女孩的親生母親,以恐嚇、威脅等各種方式強迫女兒賣淫。

不僅如此,還協助丈夫在出租屋內對女兒的同學實施性侵。讓兩個未成年的女孩賣淫,為他們賺錢,每次嫖資多則三百,少則幾十。被捕后,警察問這位母親為什么這樣做,她說,家里太窮了,想讓女兒幫著賺點錢。作為一個手腳健全的成年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賺錢,而是用女兒的身體作為工具,去為自己賺錢。身為父母,孩子本是我們的心頭寶,恨不得呵護備至,忍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可有的父母,卻把孩子當成了自己斂財的工具,把孩子推向絕望的深淵。身為父母,你本該是孩子成年路上的引路人。孩子不該是你的工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本可以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02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覺得毛骨悚然?!鄙钜詾槿?。在溫州,有個3歲的孩子,多次被吊起來殘酷地毆打、扔進污水溝里,而且還殘忍地拍下視頻。做這一切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生父親。

是孩子犯了什么錯惹怒了父親嗎?并沒有。孩子什么都沒做錯。相反,是因為孩子的媽媽因為窮和爸爸吵架之后,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爸爸為了刺激妻子,才這樣虐待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樣的視頻,一陣揪心。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沒有孩子,父母一樣會吵架,一樣會變老。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選擇,孩子無須為父母的選擇承擔一切后果。身為父母,應該活成孩子的榜樣。而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隨意利用和發泄的工具。明星張韶涵,憑借《海豚灣戀人》爆紅,成為了華語歌壇的小天后,那個時候,她的那首“隱形的翅膀”傳遍了大街小巷。

之前的張韶涵,家境貧窮,作為長女,她15歲起就外出打工賺錢,刷過盤子賣過肉,賺來的錢都交給媽媽。后來爆紅之后,她就變成了父母眼里的賺錢工具。賺錢,是她在父母眼里唯一有價值的地方。那時候,365天有360天都有通告,由于太過勞累,張韶涵得了心臟病。在她遠赴加拿大做手術的時候,媽媽提走了她銀行卡里一億多現金,完全不顧她的死活。再后來,張媽媽沉迷賭博,欠下巨額債務,張韶涵決定把錢拿回來時,張媽媽聯合已經離婚的丈夫,控訴她拋棄父母,讓她背上了不孝的罪名。心力交瘁的張韶涵后來出現在公眾視野里反駁媽媽,由于太過憔悴,還被媽媽誣陷吸毒、酗酒,導致后來她的事業一落千丈,一度消失在公眾的視線里。十年之后,張媽媽承認之前一切都是誣陷,張韶涵再度復出,然而,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熱度。可以說,她一生的前途,就這樣斷送在了自己媽媽的手上。

原來這世上不是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的。有的父母就像吸血鬼,孩子就像是一個行走的血袋,他們不榨干孩子最后一滴血,就不會善罷甘休。孩子之于這些父母,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當孩子沒有了利用價值,就棄如敝屣。往后余生,他們就像一個被丟棄的洋娃娃,躺在積水的溝邊,內心悲痛而空洞。把孩子當成一個工具,是父母最大的殘忍。把孩子當成籌碼,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03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沒有實現的夢想,就等著你去給我實現,哪怕,那根本不是你的夢想。這是很多中國家長根深蒂固的觀念。還記得去年,3歲童模妞妞因為拍攝時間太長,動作沒有做到位,被媽媽從背后狠狠踹了一腳。

她沒有哭,也沒有鬧,而是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又接著開始拍攝,懂事得讓人心疼。而她的媽媽,似乎對這一切都已經司空見慣,臉上沒有絲毫的內疚和心疼。孩子在她眼里,也許只是一個賺錢工具。至于孩子累不累,她的腳踢在孩子身上孩子心里委不委屈,她完全不關心。GQ之前有一篇報道,采訪了10歲的童模谷歌。她每天從早上9點拍攝到凌晨兩點,要換264件衣服,一天收入過萬。她和媽媽有一段對話:
“你喜歡拍戲還是拍平面?”“我什么都不喜歡?!薄澳阆矚g干嗎?”“我喜歡像我同學一樣?!倍趮寢尩淖穯栂?,“你摸著良心說,你到底喜不喜歡拍戲?”“我不喜歡。”(對話來源于《智族GQ》2019年四月刊)一個孩子,最大的愿望,不過是像自己的同學一樣,可見父母從頭到尾,都沒有把她當成一個孩子,而只是一個工具。瑞士心理學家米勒曾說:一旦孩子被當做父母的私人財產,被父母利用以達到某種目的,一旦父母對他施以控制,他最基礎的成長已經被粗暴的打斷。為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也許僅僅只是多些放手,多些尊重。 04尊重孩子,就是不過多干涉孩子的決定,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紀錄片《00后》里,有一個叫“一一”的孩子。從小,她就與眾不同。別的孩子在一塊兒玩,她從來不參與。也從來不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吃飯,每次都是等別人吃得差不多了,才一個人慢悠悠地去吃飯。老師都覺得這孩子可能有點自閉,讓一一的爸媽想辦法幫助孩子融入到集體之中。記得攝影師問,為什么她總是一個人的時候,不到三歲的一一奶聲奶氣卻又非常認真地說:“我喜歡一個人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確實,她一個人玩的時候,總是能讓自己玩得平靜又開心。一一的爸爸媽媽見狀,也不覺得自己的女兒有什么不對,所以從來不去逼迫她一定要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一一與眾不同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尊重和保護。后來長大的她,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朋友。那時的她,既能感受孤獨的自由,也能享受同伴帶來的快樂。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曾經染發、穿耳洞,非常特立獨行,曾經在網上一度引人非議。黃磊夫婦不但沒有責備孩子,還在力挺自己的女兒。黃磊曾說: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屬于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范,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F在的黃多多,已經長成一個美麗聰慧的少女,她性格開朗,優秀而靈動,我想,這離不開她父母一直以來的尊重和支持。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父母的支持和尊重,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接納。 05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過了,就再也回不來。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只要父母能給與足夠的愛,尊重和自由。相反,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財產,對孩子過多地干涉和粗暴地對待,會讓孩子像失翼的天使,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為人父母,不必干涉太多,只需正確引導,他們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屬于自己的精彩。他們小小的身體里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只要我們放下執念去傾聽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少一份嘮叨,多一份尊重。就像有人說的: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開花的季節不同。有的花在春季燦爛綻放;有的花則需要數年醞釀才得以怒放。我們只要相信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今天,家庭君還準備了一個小驚喜,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可以添加家庭君的微信,家庭君會分享自己的日常,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跟家庭君吐槽,家庭君絕對是你最理想的“垃圾桶”。(注意,我不是機器人)
作者:亦暖橙,關注家庭雜志(ID:jiatingzazhi),專為愛家愛生活的你打造的閱讀平臺。你可能還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