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練,一流父母做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一讀好書”,再點擊“關注”,這樣就可以每天和您一起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

可有時候,普通的家庭卻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為什么?

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龍生龍,鳳生鳳,不是沒有道理,

每個孩子,都從自己父母那里,下載好了不同的人生程序。

父母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可父母給孩子的愛,卻質量有高下之比。

01

三流的父母,更像保姆

做父母最悲哀的地方在于,沒有自我。

他們這一生,對孩子有著操不完的心。

身邊的很多朋友,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媽媽主動辭去工作回家,殫精竭慮,付出一切……

而爸爸呢,沒日每夜,不辭勞苦,只為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

這樣的父母幾乎是用整個生命去“愛”孩子,替他們做好任何事情。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選擇。

但是他們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你親手剪斷孩子的翅膀,之后孩子如何飛翔?

養育,不單單是“養”,更重要的是“育”。

保姆式的父母,只會養出動手能力差、依賴性強、沒有自主能力的“巨嬰”

說到底,就是不懂只有讓孩子越早“斷奶”,才越有利于他的成長!

02

二流的父母,更像教練

都說梁啟超教子有道,子女九人中,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長,無一庸人。

歷史學家傅斯年有言:“梁任公之后嗣,人品學問,皆中國之第一流人物,國際知名。”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我們雖無法企及梁老的高成就,但他對于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卻值得我們現代父母去學習:因人而異,全面發展,松弛有度。

長子梁思成,在求學時出過一次車禍,很擔心功課被拉下,他寫信寬慰兒子:“人生之旅歷途甚長,所爭絕不在一年半月,萬不可因此著急失望,招精神上只萎畏,汝生平處境太順,小挫折正磨練德性之好機會”。

二女兒梁思莊到美國初讀大學時,聽取了父親的意見,選了生物學,但學著學著,思莊發現生物學實在無法引起她的興趣,梁啟超知道后,很是后悔,深知自己引導有誤,趕緊寫信給思莊,“不必拘泥于爹爹的話。”

優秀的父母,應該做孩子精神和心靈上的領路人,而不是填鴨式灌輸的教練。

缺乏規劃和系統性的家庭教育,不但對孩子無益,還有可能讓教育南轅北轍,甚至直接毀掉孩子。

03

一流的父母,更善用榜樣的力量

有這樣一個成語,叫“芝蘭玉樹”,用它來形容東晉名相謝安家的子孫一點也不為過。

謝安家的子女兒孫們個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就像芝蘭玉樹生長于階庭中一樣,一代接一代,永不衰絕。

有人就忍不住問謝安:“也沒見你教導子女啊,他們一個個怎么都這么優秀?”

謝安說了一句:“言傳身教。”

是啊,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孩子。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孩子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們在小時候,會觀察成人的人生觀、處世觀,并把這種模式下載到自己的人生模式里。

不同的父母,孩子獲取的成長能量是不同的,這直接決定了孩子的終身成就和人生高度。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對于孩子們來說,一個舉止端正、心地善良的父母,才是成長路上的墊腳石。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一段春風化雨的過程。

走在前面的父母,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只要一言一行大方得當、只要積極樂觀過好每一天,你的孩子自會隨行。

三流父母做保姆,一流父母做榜樣,

不要在孩子需要關心時催他努力奔跑,而在他應該奔跑時,卻只剩抱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精美商品隨意挑!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