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母子相處的這些雷區一定要避開


來源:家長幫(ID:eduujzb)
俗語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我卻只認可前半句。男孩漸漸長大,渴望自由、渴望獨立、渴望成長,母親屬于女性的特性常常會在無意中限制男孩的發展。而女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是需要父親站在異性的角度,提供一些媽媽可能想不到、辦不到的幫助。一般來說,男性的思維角度和女性不同,會讓女兒考慮問題角度更加全面、豁達,少了很多猶疑和不確定,當然也就少了很多后顧之憂和不必要的煩惱。爸爸和女兒“統一戰線”,會讓女兒更有安全感、有底氣、有自信。而“兒大避母”,意思是說兒子長大后,母親要懂得避諱,更要注重保護彼此的隱私。心理學研究表明,男孩社會化及個性成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逐步斷裂和母親依戀般的感情聯系。因此,母親在養育兒子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鼓勵、預演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分離。母親過多的感情投入是一種自私的愛,也是一種教育偏差。
沒有界限的母愛,毀孩子一生臺灣女星狄鶯,曾經紅極一時,人氣頗高。
她后來嫁給演員孫鵬,兩人生下了一個兒子孫安佐。從兒子出生,狄鶯就以兒子為榮,異常寵愛。
她曾經在節目中講自己的育兒經,讓一眾人大跌眼鏡。她的兒子孫安佐在家就像一個小皇帝,捧在掌心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沒有教育、責罵,甚至犯了錯總有人跟在后面“擦屁股”。
一般孩子一兩歲就斷奶了,不可思議的是,孫安佐一直到12歲才斷奶。甚至狄鶯一直和兒子同床睡了15年后,她才意識到,孩子長大了,該分房了。
狄鶯在節目中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臉上帶著自豪和沾沾自喜。
聽到這里時,小S和蔡康永都忍不住吐槽,這簡直就是恐怖片!狄鶯自稱她年輕的時候也是很愛玩的,但自從有了兒子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和兒子上,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然后,用自己的“全身心付出”對孩子進行了“綁架”。在過分溺愛中長大的孫安佐養成了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性格,最后他也自食惡果。長大的孫安佐去到美國留學,但無人管教的他更加放肆和叛逆。有一次他對朋友說,自己準備襲擊學校,讓朋友別去上學,以免誤傷,朋友聽到后報警。警察在孫安佐家里將他逮捕,還發現了一堆武器、1600發子彈、防彈衣。
狄鶯夫婦想花錢救下兒子,但徒勞無功,孫安佐最終還是入獄,成了活生生被父母的溺愛送進監獄的案例。
心要親密,身要“分離”哪怕是親情,沒有界限感的愛,也是“變態”??梢韵胂螅谶@種高壓模式下,孩子的成長之路,時時刻刻都在處于自我矛盾、自我否定中。有人會問,兒子和母親的關系不應該是最親密的嗎?“心”親密,但“身”要分離。因為:1. 兒子長大有了性意識一般來說,兒子上初中后,性意識就會逐漸萌發。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母親仍然不避諱兒子或者仍然拿他當小孩子看的話,往往會讓兒子過分早熟甚至早戀。2. 母親的性格會影響到兒子母親偏柔弱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會間接影響到兒子的性格發展。如果兒子長大后像母親那樣柔弱又或者不夠果斷,怎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女性較多環境下的男孩子,生活中所有瑣事都由女性為其打點,這樣的孩子會變得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大多軟弱,遇事逃避沒有擔當等等。3. 可以讓兒子更加尊重母親距離才能產生美,當母親嘗試著和兒子保持一定距離或者在某些方面注重避諱的時候,兒子就會更加尊重母親,長大后也會更加孝順母親。



入侵式的母愛,令人窒息曾經,朱雨辰媽媽在節目《我家那小子》中的“賢妻良母”言論,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朱媽媽那密不透風的控制和令人窒息的“瘋狂”的愛。“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應該做賢妻良母”;“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兒子的”;“我完全沒有自我……,我在家里的位置就是我頂兩個菲傭”?!?img width=550 src="/uploads/allimg/200902/1252224109-12.jpg" />
朱雨辰的媽媽已經72歲了,她為了不讓兒子做飯,就背著東西跟著兒子跑劇組,兒子在哪兒拍戲,她就跟到哪兒;因為不想看到兒子被打,她不許朱雨辰接古裝戲和武打戲;怕兒子上火,她幾十年如一日的給兒子榨果汁,每天凌晨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湯。甚至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她都知道,還都會干擾。

被媽媽控制了39年的朱雨辰,曾經跟她大吵“你這樣會把我搞死!”他一直想逃離媽媽的掌控,從上海跑到北京上學,畢業后,又選擇留在北京。
但媽媽總會使用苦肉計:回家時,他發現媽媽總是在哭“我怎么這么沒出息,兒子就這么離開我”。這種密不透風的愛,就像是孩子的枷鎖。我把自己都給了你,你怎么能不聽我的?你這輩子該怎么活應該由我來決定。但父母的控制欲太強,子女們都過得不太好。朱雨辰對待愛情消極妥協,性格隱忍不自信,朱雨辰的姐姐覺得自己做不到母親那樣,“我負不了這個責任”,陷入了恐婚的狀態。
一個健康的家庭,應該是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有自己的生活。父母自我沉溺地為孩子付出一切,反而會成為孩子沉重的負擔。以愛之名的控制是對孩子生活能力、思想的病態絞殺。這種來自父母畸形的愛,不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成長,反而會壓抑、扭曲他的世界觀。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既然“兒大要避母”,那么,母親怎么做才恰當呢?1. 和兒子分床睡分房睡研究表明:孩子在3-6歲分床睡是個合適的時間段,所以孩子在3歲左右可以試著分床,等5歲左右再試著分房。只有這樣,才能讓雙方有界限感,如果孩子長大了還和父母一起睡的話,會讓他對于性的界限不明晰而引發一系列負面影響。2. 在兒子面前應衣著得體母親在兒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衣著得體,不應該穿的太過暴露,更不要在兒子面前換衣服。在孩子4、5歲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這些問題,如果不注意,可能會讓孩子有不健康的性意識。3. 適時停止給兒子穿衣洗澡6歲的孩子差不多會自己穿衣服了,也有能力自己洗澡了。媽媽就不要幫兒子做這些事情了。如果兒子在媽媽面前經常暴露自己的身體,會讓他們對自己養成暴露習慣的。4. 尊重兒子的隱私孩子洗澡或上廁所時,媽媽就要相應地避諱一下,給予他最起碼的尊重。媽媽對兒子也不宜關心過度,依賴太多,允許兒子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自尊感和界限感。在美國教育體系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十碼法則”。這個法則的字面含義,是要求家長與孩子保持至少“二十碼”的距離。而這個法則更深層次的含義,是倡導父母不必時時處處圍著孩子轉,而是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傊幸环N愛叫做放手,隨著兒子長大,母親需要體面地“退出”,這樣兒子才會從人格上真正地長大。同意本文觀點的,文末一起點亮【在看】,兒大避母,適當放手,及早灌輸性教育,對于男孩的成長來說,是百利無一害的,希望各位父母能理解到這點。為了日后兒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做母親的要學會體面的退出,身體的分離并不代表心在分離。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釀成大錯。懂得一些生活小常識,或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

想知道內褲穿多久要丟掉?

想知道用哪些瓶子喝水=喝毒?

想知道上廁所是蹲著好還是坐著好?

長按識別二維碼,

添加【安全嚴選】

回復“常識”

了解生活中重要的小常識。


▍來源:家長幫(ID:eduujzb):好未來旗下專注家庭教育的新媒體平臺,分享養育觀點,精選教子良方,引領中國家庭教育的認知升級,和百萬家長一起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編輯:青華學長

▍郵箱:lijing@cse.edu.cn


點完在看,兒大避母,適當放手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muying/view-18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