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養生保健常識
1. 中醫養生健康小知識
醫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 以下是有關中醫養生知識的三字經: 勤學習,勤思考,勤梳頭,可健腦。
勤洗臉,容顏俏,勤洗澡,膚病消。 勤運指,可益智,勤運目,視力好。
勤走路,腿腳靈,勤交談,舌靈巧。 勤鼓耳,聽力健, *** 腹,消化好。
勤刷牙,防齲齒,勤叩齒,牙固牢。 勤咽唾,保健液,足常摩,心腎好。
衣與被,勤洗曬,講衛生,疾病少。 親友間,勤交往,常聊天,少煩惱。
勤養神,精神好,勤運動,抗衰老。 勤體檢,防疾病,都做到,健康保。
失眠時,9-11點喝杯冬瓜汁+酸棗粉。睡覺前吃白蘿卜補腎。
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早上做搓手護眼運動,晚上做擦背護腎運動。
2. 健康養生的小知識有哪些
1。
不應常吃夜宵,會增加胃的負擔,甚至導致胃癌;2。飯后吃水果是不對的,應飯前吃水果;3。
喝豆漿不應喝得太多;4。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水,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5。
睡前三小時不宜吃東西,否則易發胖;6。少喝奶茶。
長期飲用,易患高血壓、糖尿病;7。 香蕉、菠菜、大蒜、南瓜、雞肉、紅薯、櫻桃等食物,可常吃;8。
最佳睡眠時間為晚上10點到早晨6點;9。多食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有利于頭發生長;10。
每天吃一個蘋果,有利于肺的功能;11。吸煙易致肺癌、口腔癌、食道癌與膀胱癌等;12。
適量飲酒(如葡萄酒)可抵御心臟病和延緩癡呆發作;13。 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食物,多食新鮮蔬菜與水果;14。
番茄營養豐富,且具有抗多病作用——防癌、防高血壓、治潰瘍和退熱等;15。黑木耳是最佳補鐵食物,它是“素中之王”;16。
香蕉越熟防病效果越好,它的免疫活性也高;17。蓮藕可當水果,又可作佳肴,是老幼體虛者理想營養佳品。
3. 養生健康知識有哪些
1、合理飲食,保證每天攝取到均衡的營養。
人每天都需要吃東西,食物吃得對不對將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很多人也因為不注意飲食關系帶來諸多惡果。建議平常飲食要以清淡和新鮮為主,不吃過期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紅肉類,多吃白肉,碳酸飲料能少喝就要少喝。
2、堅持運動。合理的運動不僅僅能幫助人們避免多種疾病,而且還能夠增強體質,讓肌肉更加緊實,四肢更加靈活。
建議每天要能夠運動30分鐘,運動的時候不宜過于激烈,慢走、步行、跳繩、瑜伽等等運動都非常合適。 3、要有好的心態。
無論面對任何事情,都需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不要總是發愁,一副世界末日到了的模樣。 平常有問題和壓力要能夠及時紓解,不要一直放在心理,導致心理產生疾病。
4、定期對身體進行“掃毒”。平常人吃了很多食物或是做了一些行為后,會給身體留下相應的毒素,如不能及時將這些毒素排解出去,就可能會給身體留下疾病。
因此要能夠定期排毒,可以通過喝鹽水、蜂蜜水等方式來排毒。 5、奶制品每天都需要吃一些的,特別是中老年人,喝奶制品能起到好的補鈣效果,它們能幫助避免骨質疏松的出現。
除了奶制品外,豆制品也可以經常食用。 6、每天睡足覺。
很多人為了工作的關系都會廢寢忘食,或是為了玩樂通宵不睡覺,長期如此對人的健康會帶來大的影響,一定要保證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如果睡眠質量下降,就得要想方法進行改善。
7、定期曬曬太陽,特別是女性朋友,不要覺得曬太陽會影響到自己的美白大計,千方百計的遠離太陽。曬曬太陽對個人健康有非常好的作用。
中醫養生知識點都有哪些內容?
中醫養生是一種傳統的治療養生方法,只要是用于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等,從而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讓自己能夠延年益壽。中醫養生是古代醫學的精華,我們需要廣泛的宣傳和發揚,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點中醫養生的知識點吧。
中醫養生主要有以下幾點知識
1、調節飲食:
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飲食不節制,會輕易傷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經常運動: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常保持運動可以使人們保持經歷充沛,達到身強體壯的效果。
3、多吃良藥:
良藥對人們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有著神奇的功效。
4、溫順性情:
保持良好的心態、平和的性情對于自己的心態和身體都有莫大的好處。
5、適飲藥酒:
藥酒往往可以幫助人們排除煩躁的思緒,同時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6、均衡營養:
平時飲食盡量做到面面俱到,葷素合理。
中醫養生觀念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 未病先防、未老先養。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
4. 動靜有常、和諧適度。
養生影響因素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上古天真論中的養德,主要是體現在合同與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而長生不老和福壽無疆的理想境界,必須是從生活方式病和社會方式病入手轉變,必須從人類的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根本點改造好,將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負增長的下士,力挽狂瀾地改造好和奮起直追,將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質和道德素質比較優越的上士們一起,向賢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壽無疆境界利己利他,這就是合同與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學革命成果。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養生注意事項
1.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煉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常活動筋骨以祛病延年。
2.順性情
指要健康長壽,須按年齡規律自身頤養。孫思邈分析老年人說:“人年五十以上,陽年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后,與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這就告訴我們,人在進入老年期后,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形態的變化,我們要愛護、體貼老人,順其性情以調之,以利他們盡享天年。
3.服藥餌
人生在世,享賦各異,況病魔無情,難免傷人。因此,服食藥餌也是養生學內容之一。古人重視服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并擬定了許多延年益壽的藥餌、藥方。但是,養生不可單靠服藥餌,否則,“雖常服藥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由于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富裕,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養生的話題了,而中醫養生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養生方法。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的相關內容。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1
1、大蒜中含有豐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換季時多吃些大蒜會幫你應付感冒。
2、飲酒時不宜吃煙熏食品,飲酒易使人體血鉛含量增高,這時煙熏食品中的有機胺會誘發消化道疾病。
3、用餐節奏不宜太快,細嚼慢咽,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讓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
4、將飲泡過的茶葉曬干后裝在紗布袋內,放在冰箱里,可吸收魚、肉散發出來的腥味。
5、想美白肌膚,應多吃蔬菜和水果,隨時補充維C、牛奶等,長期堅持清淡飲食可淡化斑點。
6、洗頭時,在溫水中加些鹽,用鹽水來洗頭,這樣可以防止掉頭發,同時也會使頭發洗得更干凈。
7、風油精治燙傷,對于小范圍輕度燙傷,可將風油精直接滴敷在燙傷部位上,每隔四小時滴敷一次。
8、夏天“吹空調”以成為習慣,但長時間吹空調反而特別容易中暑,在辦公室、家中要多喝鹽開水防中暑。
9、女性每晚睡前喝點紅酒,可以養血。每天敷一張浸過紅酒的面膜紙,可改善肌膚狀況。
10、醋水沐浴可護膚抗疲勞,戶外活動后,往洗澡水中放點醋,有抗疲勞、抗過敏、止癢的效果
11、白色衣服被其他衣物染了色,可將被染色處用水打濕,再涂滿食鹽反復輕搓,去掉染的色后用水清洗
12、在海帶中存在著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可以消除口臭
13、被蚊蟲叮咬后,可立即涂1至2滴氯霉素
14、擦傷傷口不宜用創可貼,而應用紫藥水消炎,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愈合。
15、芹菜富含纖維,可加快腸內食糜的排空速度,縮短有毒物質在腸內滯留時間,可預防腸癌。
16、赤豆粥補腎消水腫,荷葉粥解暑熱、止渴解毒;冬瓜粥止渴生津降血壓;銀耳粥生津潤肺
17、牙齒美白偏方,用木瓜切片,每天擦拭牙齒2次,每次兩分鐘,堅持一個月,必然有效
18、木質家具應用干布擦和上臘保養,若沾上難擦的污垢,可先用布蘸牙膏擦拭,后用濕布擦
19、烹制菜肴時不可用白酒代替料酒,料酒加熱能與融解脂肪產生醋化作用,增鮮提味,白酒無此作用
20、挑遮陽傘,不妨撐開傘看地面上的影子,影子顏色深的好,傘面面料選滌綸的,顏色越深越好
21、桃子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可緩解便秘,含鐵量居水果之冠,是缺鐵性貧血者的理想食物
22、小快步姿勢行走最佳,可增加肌肉活動次數,使腿部肌肉強健,增加血液循環
23、教你煮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后微火煮2分鐘,停火后泡5分鐘
24、筷子用久了會殘留細菌和清潔劑,平時除了要對筷子勤消毒外,最好半年更換一次
25、流血時捏一小撮茉莉花茶放進嘴里嚼成糊狀,貼在傷口處不要松手,片刻即可將血止住
26、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經常喝姜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27、燒豆芽之類素菜時,適當加點醋,味道好,營養也好,醋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
28、啤酒中的酒精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用啤酒敷臉,可預防面皰,膿皰,而且可以收縮毛孔
29、生姜紅糖水可預防感冒,將生姜、紅糖各適量煮水代茶飲,每兩三天喝一次,能有效防治感冒。
30、菠菜營養豐富但含草酸多,有礙鈣吸收,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31、輕松去除襯衫衣領、腋下汗斑的秘訣:在汗斑處涂上系法靜候靜置五分鐘再洗。
32、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并不科學,飯后輕微運動也會增加胃腸負擔,休息30分鐘再活動較適宜。
33、將桔子皮洗凈,切塊,浸入白酒內,可制成桔皮酒,其味道清香醇厚,每日飲少量,可清肺化痰。
34、大蒜具有敗毒止癢等功效,取一瓣大蒜,瓣斷,用斷面在蚊蟲叮咬過的皮膚上反復涂擦,可有效止癢。
35、坐椅子的高度要適宜,腳不能懸空,腳懸空會使大腿根部的血管受壓迫,導致血流不暢通。
36、皮蛋蝦仁拌豆腐,豆腐是很好的夏季涼菜,富含蛋白質和鈣,豆腐、皮蛋和蝦仁都可清熱。
37、洗頭前半小時在頭發上涂一層由蜂蜜和橄欖油制成的護發劑,頭發會變得光潔發亮。
38、每天喝1杯西紅柿汁或常吃西紅柿,可有效減少黑色素形成,對防治雀斑有較好的作用。
39、長期蹺腳坐會對體型有不良影響,易導致盆骨彎曲,肌肉附著位置不正確,身材變形。
40、吃全麥面包、饅頭、蘇打餅干能提高情緒,抗憂郁,因為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41、不吃早餐危害健康,腸胃脆弱,可能會患上膽囊結石,誘發慢性膽囊炎
42、每天早晚或長時間用腦后,可用雙手手指梳頭,既有利于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促進頭發生長。
43、就坐電腦前的人應常吃蘋果,它能與體內的放射性元素結合并排出體外,具有防癌及養生的功效。
44、葡萄含豐富的鐵,貧血者吃了可增血,產婦喝葡萄酒有助血液循環,但葡萄含糖量較高常吃易發胖。
45、如輕度燒傷,燒傷面積不大,僅局部起泡,發熱腫痛,可將受傷部位浸泡在鹽水中,有止痛消腫作用
46、吸煙會阻礙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尼古丁對維生素C有破壞作用,因此吸煙的'人容易缺乏維生素C
47、將適量綠豆煮爛,加白糖,每天當水喝,可防中暑;適量加入金銀花,效果更佳
48、做拌涼菜時,將菜在煮沸的啤酒中燙浸一下,可大增涼菜風味。
49、取獼猴桃果100克,紅棗12枚,水煎當茶飲,對有效治療急性肝炎有促進作用。
50、用鈍的菜刀放在鹽水中泡20分鐘,然后再磨,邊磨邊澆鹽水,可延長菜刀的使用壽命。
51、新鮮橘皮洗凈后和茶葉一起沖泡飲用,不但能清熱止咳,還能潤喉生津幫助消化。
52、凡金屬餐具,帶金邊的瓷器,竹、塑料等不耐熱容器,凹凸狀玻璃制品均不宜在微波爐中使用。
53、苦瓜中的草酸會妨礙食物中鈣的吸收,炒苦瓜前,應將其放沸水中浸一下,去除草酸后再炒。
54、將大雪梨一個連皮切碎,加適量水和冰糖燉煮后食用,可治療咳嗽音啞,咽喉干痛。
55、咀嚼芝麻可止反酸,反酸時,可取適量芝麻細細咀嚼后咽下,片刻之后就可止住反酸,療效顯著。
56、炒黃瓜想炒脆一些的辦法是,黃瓜切成片后,放鹽腌一下在炒,炒出來就會非常脆了。
57、牛奶不宜與含鞣酸的食物同吃,如濃茶、柿子等,這些食物容易與牛奶產生反應結塊成團,影響消化。
58、韭菜最好現做現吃,不能久放。如存放過久,韭菜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易引起食物中毒。
59、快超過使用期限的鮮奶,不適合生飲,可用小火加熱煮沸,放涼后加入菜肴或點心中烹調用。
60、牙膏制腳氣,擠小量牙膏涂擦在腳氣部位,每日多用幾次,注意勤換襪子,半月腳氣就可痊愈。
61、把雞蛋打在一個金屬湯勺內,放在水里煮,等雞蛋凝結之后會脫出來,做出的荷包蛋形狀很漂亮。
62、在肥皂底放一塊海綿,可防止肥皂遇水變軟,吸滿肥皂水的海綿,可洗手,一舉兩得。
63、高血壓患者忌吃面包,面包中的小麥面粉可增加體內的胰島素,而胰島素能快速致使血壓升高。
64、煮飯時不宜用生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氣,在燒飯的過程中會破壞糧食中所含的維生素B1。
65、馬鈴薯的芽,含有毒的生物堿,食用會造成腹痛、頭昏,若在馬鈴薯中放個蘋果,可延遲發芽的時間。
66、餅干的防潮法,餅干裝罐時,同時放進一塊方糖,方糖會吸收 罐中的濕氣,是餅干保持香脆。
67、蒸魚時應先把水燒開,后蒸,與在突然遇到溫度較高的蒸氣時,外部組織凝縮,內部鮮汁不易外流。
68、秋季雨水較多,為了不使家用電器受潮,電視機、電腦、音響最好每天開機一次。
69、沒有炎癥時濫用潤喉片,抗菌成分會殺滅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失調或是其他不良反應。
70、豆腐保鮮妙招,先燒點水,水中放少許食鹽,帶鹽水冷卻后,把豆腐放在里面,豆腐可保存兩三天。
71、緊張的`人際關系,心理上長期受壓抑,可致使體內環境失調、人體免疫力降低,從而更易患癌癥。
72、姜汁滴耳可驅耳內小蟲,白蟲入耳,可取姜汁少取滴制,蟲即刻就會自行飛出。
73、頻繁開關電視機,對顯像管及其他電子元件很不利,每次開機瞬間會產生浪勇脈沖電壓,加速顯像管老化。
74、取食鹽150克,菊花100克,浸泡在開水中,放溫后洗擦腋窩,每天兩次,可除狐臭。
75、經常下蹲能有效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腹部淤血,緩解視力疲勞,防止近視及視力衰退。
76、飯后忌工作,馬上伏案工作可能會影響人體對消化器官的供血量,不利于充分吸收營養。
77、西紅柿可治療牙齦出血,將西紅柿洗凈當水果吃,連吃半個月,即可治愈牙齦出血。
78、引水吉勇救了,里面有一層白色的渣,把檸檬去籽,放進飲水機內煮二三個小時,可去除白渣。
79、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機身上每平方厘米就會滋生數萬個細菌,專家提醒使用手機是一定要注意衛生。
80、羊毛衫不掉毛竅門,用涼水溶解一匙淀粉把羊毛衫浸透拿出來,水滴完用洗衣粉水浸5分鐘漂凈。
81、羽絨服一定不能干洗,只能用冷水濕洗,只要能冷水適當清洗,就能保證三年內羽絨服填充物的質量。
82、剛買的水果不宜立即放入冰箱,因為低溫會抑制果酵素活動,無法分解殘毒,應放一兩天后再放入冰箱。
83、在洗碗水中放幾片檸檬皮、橘子皮、或幾滴醋,能消除洗碗碟上的異味且增加瓷器光澤感。
84、礦泉水中含有益物質和游離的二氧化碳,但飲用過多會影響胃液和膽汁分泌,導致體內酸堿失調。
85、用完的香水瓶、化妝水瓶不要立即扔掉,把他們的蓋打開,放在衣箱或衣柜里會使衣物變得香氣襲人。
86、液態奶包裝的主要成分聚乙烯在高溫時會分解,有毒物質滲到牛奶里會危害健康,所以牛奶不要連袋熱。
87、胃寒疼痛,可用生姜少許,加水煮沸,趁熱服用。對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患者,此方法也有效。
88、柚子中含有柚皮,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89、咀嚼可提高孩子注意力,在學習、備考或運動時讓孩子咀嚼口香糖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警覺性。
90、秋燥易傷肺應多吃潤肺生津的食物,鼻出血可飲用茅根茶;咳痰帶血,可用藕節泡茶或燒耦節湯。
91、淺色的皮靴容易弄臟,擦鞋時先用檸檬汁涂在鞋面上,再擦鞋油,或者用牙膏刷,都會光亮如心。
92、衣襪上如有汗臭味,可把洗凈的衣服和襪子放入加有少量食醋的水中漂洗一遍,就能除衣、襪的異味。
93、脊椎患者一側睡,脊椎壓力最輕,但易壓迫血液循環,不防在雙腿間夾個枕頭。
94、冬季室內濕度不夠易誘發疾病,加重應配備加濕器,或在室內養幾盆水仙花也能增加濕度。
95、剛剛油漆過的墻壁或家具常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只需在室內放兩盆冷鹽水,幾天氣味便可出去。
96、秋季皮膚比夏天更易曬黑,秋天離子層濃度比夏天稀,紫外線更強,更須防曬。
97、做魚時應多放姜,姜可緩和魚的寒性,解腥,幫助消化;燒肉時宜多放花椒,花椒有助暖作用。
98、做豆腐時不可放蔥,蔥中的草酸容易和豆腐里的鈣質結合成草酸鈣,會破壞豆腐的營養成分。
79、火腿放入冰箱地穩貯存,其水分會結冰,脂肪析出,腿肉結塊或松散,肉質變味,極易**。
100、讓人快樂的十種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2
中醫養生粥有哪些
1、草芪龍苓粥
材料:炙甘草、黃芪、龍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許。
制作方法:將炙甘草、黃芪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龍眼肉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補氣安神,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后加劇、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脈結代等。
2、生脈粥
材料:黨參、麥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諸藥擇凈,水煎取汁,與大米加清水嬲旖亍茫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將生脈口服液1支,調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補氣養陰,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無力、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面色淡白無華、舌紅苔薄、脈結代而細等。
3、參粉歸芪粥
材料:高麗參粉5克,當歸、黃芪、大棗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諸藥擇凈,放入靳陂偃蟛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高麗參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益氣養血,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無華、頭暈目眩、食欲不振、浮腫尿少、腹脹惡心、舌淡苔薄白、脈結代或細而無力等。
4、三七三子粥
材料:三七5克,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諸藥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除痰化瘀,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頭暈氣短、唇甲青紫、苔白膩或有瘀點、脈弦結等。
5、參附桂枝粥
材料:紅參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諸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待熟時調入紅參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溫腎通陽,適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悶、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胖、脈沉遲等。
中醫養生的方法
1、補氣
我們常常會聽說過人參是大補。電影上,碰到快斷氣的病人,中醫大夫會用人參湯進行補氣。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們吃的紅棗,也具有和人參一樣的補氣的作用,所以,在平時可以用紅棗泡茶、熬粥等,不僅美味,同時達到保健的作用。
在平時可以用紅棗泡茶、熬粥等,不僅美味,同時達到保健的作用
2、補血
補血的食物有很多,其中枸杞子更是其中之最,鮮紅的枸杞子,似乎在人們的印象里,是滋陰壯陽的補品,其實,在中醫里,是用來補血的良藥,在過節,很多人會送枸杞子當做禮品,可見枸杞子的重要性。
3、補津液
補津液,很多人會對此有些陌生,其實如果每日飲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潤嗓,對于那些學播音等相關專業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經常要說話,聲帶很容易受損,所以,生活處處有知識,要在平時多加注意。
中醫養生治療失眠方法有什么
1、歸脾湯
對于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以及伴有心悸健忘、面色萎黃、神疲食少、頭暈、肢體困乏、腹脹、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等癥狀的失眠患者,可以服用“歸脾湯”進行治療。
其基本方為
太子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2克、當歸12克、遠志12克、茯苓15克、酸棗仁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枳殼9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2、交泰丸
由于經常飲酒、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現心煩焦慮、難于入眠、心悸多夢、煩渴欲飲、大便不爽或干結、舌紅苔少或黃膩等癥狀的失眠患者,可以用“交泰丸”治療。
其基本方為
黃連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知母12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15克、柏子仁30克、生地15克、當歸12克、陳皮12克、生大黃3克、甘草6克。
3、丹梔逍遙散
因各種瑣事煩勞而引起的情志不遂、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情緒不穩則失眠加重等癥狀者,可用“丹梔逍遙散”治療。
其基本方為
丹皮12克、梔子12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茯苓和茯神各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2克、郁金12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中醫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人在養生方面都喜歡用中藥的 方法 。那么關于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中醫養生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養生妙方
1、南瓜益氣止咳
秋冬天寒是呼吸系統高發季節。
南瓜含有豐富的VB,VC,蛋白質,胡蘿卜素,有潤肺益氣,化痰排膿,治咳止喘作用。
秋冬常吃南瓜可預防咳嗽,預防寒冷引起的呼吸系統問題。
2、常吃紅薯健脾胃
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功效。
秋冬季節更適宜多吃。
3、早起喝一碗姜湯
秋冬季節到了,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取姜切成薄片,3-5片放入碗中加紅糖或者蜂蜜1-2勺,熱水沖開,喝上一杯,一整天身體熱乎乎,御寒保暖,特別適合容易感冒手腳冰涼的朋友,小朋友們也可以喝。
4、香蕉敷臉舒緩敏感
有些朋友皮膚比較敏感,容易出現紅血絲,取香蕉一根搗爛然后敷在臉上等10分鐘左右;
用洋甘菊手工皂洗干凈,因為洋甘菊含有修復皮膚,提高皮膚免疫力的作用,一般20天左右皮膚就會修復的很好,這種方法又方便,簡單;
并且效果非常好,敏感皮膚的朋友少吃海鮮,多吃水果蔬菜,會好很多。
5、經常熬夜用枸杞
枸杞一小把、紅棗3-4粒。放入玻璃杯中,以開水沖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后服用。
注意:如果熬夜后口干舌燥很嚴重,或者火氣很大的話,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沖服。
紅棗可先剪開,然后再進行沖泡。
6、蜂蜜祛痘痘
蜂蜜具有較好的滋潤和抗菌功能,取少量蜂蜜點在痘痘部位,會有不錯的改善哦。
7、洋蔥清理體內垃圾
洋蔥的紋路看上去像人體細胞。
研究表明,它能清除身體所有細胞里的垃圾物質和危害性的游離基,增強新陳代謝能力,抗衰老,預防骨質疏松,是適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8、花椒洗臉去黑頭
用花椒熬水,去除花椒,用濾出的水洗臉,花椒水可以很好的殺滅螨蟲及其他細菌,對預防和減少黑頭有很好幫助。
9、皮膚瘙癢用香菜
用新鮮的香菜和白酒混合,然后浸泡兩個小時,最后用這種液體來清洗瘙癢的位置,能夠很快的起到止癢的作用;
10、蘋果幫助消化防輻射
吃蘋果能幫助消化。
且蘋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類、脂肪等。
蘋果具有防輻射的作用,蘋果的成熟需要大量的日照,能有效吸收陽光中的射線。
11、用橘子敷臉去皺紋
將橘子洗凈,連皮一起搗爛放入碗中,加入蜂蜜及少許醫用酒精,攪拌均勻后,放入冰箱2-3小時,取出即可使用。
每天早晨和晚上涂抹在皺紋處就很好用;
12、脖子背上長痘用綠豆
有些朋友脖子后面,背上容易長痘,可以用綠豆碾碎加水,涂抹痘痘,對痘痘恢復有幫助。
我之前就因為熬夜不斷,痘痘也不斷,用他后痘痘很快就癟下去了,也不泛紅了,最早在醫院花了幾千塊冤枉錢也不如它好使。
13、綠茶防止眼干
常喝綠茶、烏龍茶或鐵觀音.茶葉含豐富胡蘿卜素,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對經常接觸電腦的人有保健作用,不但能減少電腦輻射對人體傷害,還能夠預防干眼癥。
14、白蘿卜治凍傷
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各種維生素。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然后涂抹一些凍傷膏,堅持一周,皮膚就可以恢復原樣了,以后冬天也不會再犯了,有凍瘡的小伙伴去試試。
15、米醋治好灰指甲
用米醋泡病甲20分鐘左右,會有效抑制甲下真菌的存活,降低細菌、真菌和微生物的存活和擴散。
16、腹瀉用大蒜保準好
秋冬季節,寒氣入侵腹部或吃壞了東西,常會出現腹瀉,教你一招,用茶葉一包10克左右,大蒜一頭(是一大頭,不是一小瓣哦),煮水,一次性喝下去,一天連喝2-3次,保準好。
17、鮮奶祛斑效果很好
鮮奶敷臉:準備一小杯鮮奶,用化妝棉吸滿鮮奶,敷在臉上十五分鐘左右,取下,用清水將臉上的牛奶洗凈。
18、頭屑用鮮姜洗發
把鮮姜切片倒入鍋中煮,水溫后洗頭,用手輕輕按摩頭皮,然后再用清水沖干凈,毛巾擦干,很有效的減少頭屑。
19、失眠小妙招
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50克。搗爛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
每次服9克,每日2次。適用于失眠較久的人。
20、白醋對腳氣腳臭特別好
用溫水加白醋,用10:1的配比泡腳,每天一次能夠有效緩解腳氣的癥狀。
想要徹底去除,可用草本配方的泡腳粉,泡腳一次性徹底殺滅腳氣真菌,并且能防止后期反復。
另外平時注意鞋子的透氣性。
21、痔瘡用鹽水坐浴
用淡鹽水+溫水晚上坐浴一次,10分鐘左右。
另外平時多吃水果和蔬菜,少飲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后期就不會再犯了。
22、口腔異味喝酸奶
每天喝90克酸奶,80%的人口臭會大有好轉。
這是因為酸奶的細菌抑制了口腔中腐爛菌的活動,使舌苔數量減少,臭味自然會減輕。
生活上多注意一下,不要經常熬夜、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23、巧去體內濕氣
由于現代人不良生活習慣,如運動量少、飲食不規律等,使體內濕氣過重。
體內濕氣重一般表現為頭發愛出油、排便粘稠且多便、耳內濕(耳禪濕)。
可以喝祛濕茶,熱水沖開就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并且增加幾味調和內分泌的中藥,能夠祛濕健脾和中,讓皮膚細膩,去除因濕氣引起的暗斑,毛孔粗大等癥狀。
24、便秘輕松解決
用大米、小米各2~3兩,加紅薯4~7兩,熬成紅薯稀飯,晚飯前后食用,翌日早上,大便即可緩解,收效之速,勝過醫藥,且可常食,無副作用。吃一段時間的紅薯,便秘可以消失。
25、慢性咽喉炎用絲瓜
用絲瓜絞汁或將絲瓜藤切斷,讓其汁自然滴出,放入碗內,上鍋蒸熟,再加適量冰糖飲用,就能有效治療慢性喉炎。
中醫養生知識食譜推薦
肺不好要吃白,白蘿卜養肺。
白蘿卜生吃潤肺,睡前吃。熟吃潤腸。腸子不好的,要熟吃。白(蕓豆) 百合、銀耳。皮膚病、鼻炎、大便干燥都是肺引起的。
腎虧百病源。十人九腎虧。
腎虧:手腳冰涼、乏力、婦科病。氣是腎氣。腎不好要吃黑豆。水煮7、8成熟,用醋泡一星期,每天晚上5-7點吃一勺。
肝不好要吃綠豆
綠豆養肝,提高肝的解毒能力。喝綠豆湯,開鍋后五六分鐘,在似開微開的時候喝綠湯才能養肝、清火、利尿。高血壓也是肝的問題。養肝要多吃綠色蔬菜。
脾不好要吃黃豆。早上9-11點代謝最快。
心不好要吃紅小豆。
人吃五谷才豐登黃帝內經。食不離豆,女人終身不要離開豆,因為里面有大豆異黃酮,保護雌性激素分泌。每天用五種豆沖糊糊。
酸養肝,過酸傷肝。
苦養心,黃連、苦瓜養心,過苦傷心。咽炎要吃苦瓜,最好中午吃。
甜養脾,過甜傷脾。飲料喝多會傷脾,孩子虛胖。
辣養肺,過辣傷肺得肺癌、鼻咽癌秋天不能吃辣,因為肺熱。
咸養腎,過咸傷腎。
膽----有病反應在筋上。中醫叫筋,西醫叫神經。
失眠吃安眠藥精神病。精神病60%70%都是吃失眠藥引起的。
12個時辰時12個屬相,兩個小時為一個。
23:00-1 :00 膽工作:管腦袋
嘴苦的人,熱氣往上走,興奮失眠。
肝----有病火大。1:00-3:00
肝工作:主筋、目 眼睛上的病都是肝引起的。
肺----有病3:00-5 :00 后半夜咳嗽,哮喘會后半夜去世。晚上睡覺前吃白蘿卜,治咳嗽。肺主皮膚,瘡。肝火旺,反映到肺,皮膚干燥。
心----心臟的病反應到舌頭上,舌頭邊鋸式齒痕。
11:00-13:00 心工作 。心主血、心主咽。白血病患者的嗓子經常發炎,吃抗生素,最后得白血病。
脾----脾主肉、四肢。脾有病長癬、濕疹。
腎----腎主骨。主冬。腎虧冬天骨關節疼。
柿子椒降肝火最好。
生吃茄子治瘤子,吸附力相當強,能吸油,治血脂粘稠,血栓就沒了。生吃茄子等于就是吃降血脂藥。
白天捋耳朵降血壓。
補鈣:高血壓的女人每天補鈣3000毫克,高血壓的男人每天補鈣4000毫克。正常人800-1200毫克/天。
鈣可以軟化血管,防止血管硬化,老吃降壓藥,血管硬化,補鈣降血壓、抗癌。
喝奶補鈣,但是給嬰兒補的。
燉肉跟著蘑菇一塊燉,蘑菇是食物蔬菜里頭是高堿性的食物!所以中醫養生里有一句話,叫做,食不離豆,肉不離菇!
臉上長豆:腦門上是心,左面是肝,右面是肺,鼻子是脾,下巴是腎。
吃咸的東西多會產生鈉,鈉會使血管變硬,形成動脈硬化,所以要少吃鹽,鈣可以使體內的鈉排出,鈣是軟化血管的,防止動脈硬化的,鈣還可以降血壓。
糖尿病食療
要調節腎及三個的協調,怎么調?先期用綠豆(開鍋五六分鐘,冬天七八分鐘),把那綠湯倒出來,再買黃芪,把黃芪泡綠豆湯里,黃芪用五到十片(手指甲蓋那么大小的),每天當水喝,喝兩三天,只要牙沒疼也就是沒上火,就加五片,再隔幾天,再加五片,到二十片封頂了,別再加了,喝到什么程度為限?就是大便成形了,痛快了,就開始減五片,減五片,直到吃完了就行了,這是調寒的,中醫稱糖尿病是上熱下寒癥。
兩周以后,開始泄熱,吃什么,吃:黑豆、加點山藥,冬天可以加點枸杞(最多20顆,多了上火),熬粥。
記住,要忌的幾樣:第一個牛奶(又開始爭論了多少糖尿病人喝牛奶,我問你想好不想好?!都說血脂下不來,我問你怎么下來?!現在更可樂的,吃護肝藥!是藥三分毒,這不是自己欺騙自己,要想吃牛奶,血糖血脂別想下來,別想!)第二個:辣椒;第三個:冷飲!雞鴨魚肉早上中午吃,晚上別吃!肝夜里代謝,吃完了不動,脂肪代謝不出去。熱水泡腳搓腰,把汗出來最棒!清調過了,就補,補什么?生吃菜,維生素夠了,補鈣和鋅,鈣鋅配是干嗎的?糖尿病是夷島素不足?把它補起來,鈣鋅是激活姨島素的,女同志每天不能低于三千毫克的鈣,男不低于四千。吃一個星期就可以量血糖,一個月之內保證血糖下來。血糖下來的,藥就可以減下來了,血糖下的狠,藥減的也狠,我治糖尿病不超過三個月。必須堅持下來。不用打姨島了以后都不打了。調過的最快的病人,是總參的軍官,是三高癥帶腦中風,一天吃七種藥,半個月不吃藥了,一切正常,現在七個月沒吃過藥,這太快了。一般的絕大多數三個月都好了,慢的五六個月,都調下來了。還是這句話,糖尿病是吃出來的,給它吃回去。
腎炎----食療
腎炎里頭現在有兩個不同的癥狀,一個是腹瀉型的,一個是便秘型的。
腹瀉型的用綠豆配枸杞、黃芪,每天16點到17點之間喝一杯生的果汁。為什么這個時間喝呢?因為腎經是17點到19點工作,我們16點、17點之間給他喝了,到了17點至19點的時候,那個果汁基本上都能到腎里頭去了。腎工作最旺的時候幫助它去調理,把里頭的垃圾都給它排泄出來,這是一個類型。
如果是便秘型的,就要先解決便秘的問題。解決完便秘以后,再用調腎的這個方法,把指標慢慢降下來。通過食療方案,這種病例已經治愈不少例了。
白內障----食療
簡單的方法治療白內障:在杯子中加入燒開的熱水,倒入十幾滴醋每天熏眼睛,一段時間后,白內障就會好。
血壓高----食療
生吃蔬菜。蔬菜里頭柿子椒降肝火。生吃茄子長條茄子效果是最好的。吃法很簡單,把這柿子椒和茄子都洗干凈了,別削皮了,給它切成絲、切成片,擱點兒麻醬、醋、鹽一拌。
血壓高就是肝火太大,我們白天多喝一些瀉肝火的水。這水怎么做呢?綠豆半斤,加水,鍋要蓋著蓋兒上火煮;開鍋5-6分鐘,把湯倒出來,當水喝。喝多少呢?您能喝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強求數量,您喝一杯熬一杯,喝兩杯就熬兩杯,順其自然,只要不難受就行。白天當水喝,剩下的綠豆加上黑豆、小豆煮粥,晚上當飯吃。
鈣是降血壓的。補多少呢?女同志每天不能低于3000毫克,男同志每天不能低于4000毫克,分三次吃。
忌口:牛奶、辣椒、冷飲
這道食譜開完了,從您開始吃的那天起,一個禮拜以后,一定要定時、定點量血壓!隨著時間的推移,您看您的血壓是不是慢慢在往下走?血壓慢慢下來了,咱們降壓藥是不是該減點兒啦?要是再不減,是不是非成低血壓不可了?再過一段時間,把降壓藥再減點兒,慢慢就把藥減沒了最后調整到食物上,用食物調整血壓。
便秘型 假性高血壓(血壓不穩)----食療
綠豆一斤,甘草50克,甘草3天一換,綠豆天天換,加水擱在火上開鍋5-6分鐘,把湯倒出來,天天當水喝,熬多少喝多少。
晚上睡前生吃白蘿卜(潤肺),以胃不難受為好,越多越好,大便能保持一天兩次后就隔一兩天吃一次。甘草就不用了,綠豆改半斤,繼續天天喝。
早晨中午隨自己喜歡吃,晚上盡量多吃生拌菜,以柿子椒、茄子、白菜為主,千萬別吃雞鴨魚肉。
晚上熱水泡腳,搓后背,吃降壓藥時記得補鈣。
一周過后定時定點量血壓,血壓下來后,降壓藥要減量,
按四分之一的降,分四個階段把藥減沒了,不超過三個月就好了。
腹瀉型 假性高血壓
綠豆半斤,枸杞子根據自己情況定,50到100個加水,開鍋5-6分鐘后,把湯倒出來,把黃芪泡在湯里,黃芪從5-10片起,手指甲那么大片,生熟黃芪都行,喝兩三天如果沒上火(牙不疼、不長口瘡),再加5片,再喝兩三天,沒上火再加5片,就這樣逐步往上加,一般加到30-40片封頂,如果上火了,就把黃芪停兩天,就喝綠豆枸杞子湯。
早晨喝豆漿、小米、玉米等黃色食物,加一到兩個雞蛋。晚上先吃 炒菜 ,再吃生拌菜,直接吃生拌菜容易腹瀉,先吃柿子椒、紫甘藍,慢慢加量,兩周后血脂高的話再加生茄子,血脂不高的話就不加。
泡腳時搓后背(或者走罐)
忌口:牛奶、辣椒、冷飲
黃瓜和西瓜千萬不要吃,傷脾。
如果吃降壓藥的話就吃鈣。定時定點量血壓,血壓下來后,慢慢的減藥量,一點點把藥減沒了就行了。
判斷高血壓的分類:
腹瀉型高血壓 --早晨10點以前高,慢慢就下來了。
便秘型高血壓 --下午1點以后血壓比較高。
高 血 壓 --從早到晚天天都高。
膽結石----食療
晚上10點左右(睡前)喝生冬瓜汁加酸棗面,沙性膽結石在1厘米以內的喝三個月的生冬瓜汁加酸棗面可以治愈。
慢性腸炎、脾胃不和----食療
9點到11點之間(早晨) 脾不好,早晨喝豆漿
膀胱和前列腺疾病----食療
15點到17點喝生冬瓜汁,最多三個月,效果明顯。
早調心肺:早上搓手掌的下掌心,是心經的總穴,搓熱了放眼睛上可以治療白內障。
晚調肝腎:晚上用熱水泡腳,用手搓后腰,上下反復搓,調理脾胃膽。
腎----食療
心氣不足,上邊腫(臉腫);腎氣不足,下邊腫(腿腫)。
氣腫:按一下 就回來 水腫:按一下 一個坑
咸養腎,過咸傷腎。
補腎:主黑豆(晚上喝黑豆粥),輔黑芝麻、堅果
中醫養生的5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 看中醫就是吃中藥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即中醫學。它承載著五千年中國醫學 文化 的積淀,集結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 經驗 和知識,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臨床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中醫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等理論為基礎,氣、血、津、精為人體的組成,通過望聞問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機,確定病癥、分型,從而確立治法治則,后運用各種中醫傳統療法,如中藥、針灸、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指導、治療或調理身體。由此可見,作為中國的國粹,中醫有著龐大而又完善的系統;作為一門學科,中醫又有各個子學科,因此看中醫絕不等同于吃中藥。中醫除了吃中草藥,還有針灸、拔罐、推拿、藥浴、刮痧、食療等各種方法,且療效甚佳。
誤區二: 中藥療效慢
不少人都覺得,中藥療效慢。其實中醫為宏觀方式,西醫為微觀方式,西醫更多是所見即所得,中醫則是祛邪固本養生。另外,中醫在治療一些急癥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針刺治療急性疼痛往往一針見效,甚至對于急病的搶救方面,中醫也有獨到之效,如從古代的華佗針刺麻醉,到現今的參附湯藥搶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藥應改為療效漫長。
誤區三: 西醫治療不好的才去找中醫
有些病人到西醫療效不好時才想起找中醫,把中醫當做是救命稻草,此時若中醫療效不好就認為中醫不行。其實許多病中醫一開始就可以介入,這樣效果會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醫治療糖尿病,多數是控制飲食、注射胰島素。但糖尿病在中醫上即為消渴癥,治療方式需清胃瀉火,養陰生津,并且輔以食療,即顯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醫對于疾病的治療,多從整體出發,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氣血充盈之效。
誤區四: 西醫營養學等于中醫食療
西醫營養學十分重視和強調食物的酸堿性,不是憑口感,而是看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代謝轉化后,在體內最終代謝產物是呈酸性還是堿性。用以控制飲食,最終達到平衡體質的目的。
中醫食療是利用藥食同源的食物進行防病治病,用以促進病體康復。
中醫食療根據食物的氣對人體進行調養,把人當成人,講究順天應時,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四時,吃應季的食物。用食物來調理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誤區五: 中醫養生和年輕人沒關系
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中醫養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方法。中醫養生在于調和陰陽,疏通氣血,保證人體的健康。現代人壓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規律,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年輕化,因此對于任何年齡的人來講,養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中醫藥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學的概念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采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中醫藥養生知識有哪些呢?下面我為你整理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醫藥養生知識
1、調理心態:中醫之養生保健首先是調理人之身心狀態。中醫病因學說:七情生病,過喜傷心,暴怒傷肝,憂思傷脾,大悲傷肺,恐驚傷腎。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稱七情。在正常范圍內的情志變動是屬生理的:一般不會致病;但過度地情志改變,就可能引起疾病。如:暴怒傷肝,可引起胸肋疼痛,頭痛頭暈,性情急躁等;思慮過度可以傷脾,證見胃脘脹痛、食欲不振、暖氣等。我們要記住古人幾段名言:為人在世莫呈強,讓人一步有何仿,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就教導人們要以忍為貴、和為貴、平為福的和諧作風。能忍自安、知足常樂、豈能盡隨人意,但愿不負我心。天天自念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態平衡,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更要理解,世間人人都要老,三病兩痛都不少,我們要正確面對這一生理現象,保持樂觀情緒,能有效提高身體質量。
2、飲食養生:好多人都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得病的。其實,人是不應該得病的,為什么?人就和一臺機器一樣,保養的好,運轉就會正常,保養的不好就會得病。人不應該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告誡我們,人類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營養不均衡,
包括:過剩、缺乏。過剩指的是脂肪過剩,缺乏指的是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這就是原因,不會吃飯,才會得病。提到吃飯,吃飯的目的是什么?從養生講,第一,維持生命;第二,預防疾病;第三,治療疾病。古人有一米度三關,中醫五千年養生精華,給后人留下一個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療,就是要我們吃好。根據中醫的五臟配五色,肝喜歡吃綠色,心吃紅的,脾吃藍色的,肺吃白色的,腎吃黑色的。下面說說口味方面問題: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腎喜咸。也就是說應該什么口味都吃一點,不能偏愛哪個就一輩子不改。比如:酸養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軟化血管的,為什么?因為它養肝、養血,能軟化血管。西醫指出:血管是否暢通是百病之源,中醫學氣為血帥,氣行血亦行。為什么呢?原因是人活著依靠血液循環,血液存在于血管里。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動,會產生垃圾,如果飲食不合理,又沒有及時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會加快,對血管壁的沖擊力會加大,從而引發高血壓病,腦梗,心梗等疾病。血管堵了,怎么辦?需要疏通。血管堵塞、中醫叫血瘀,西醫叫自由基太多,預防學和營養學叫脂肪代謝的產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縱觀萬物,維生素就能解決這一切,其次是礦物質。先說維生素。維生素來自水果和疏菜。蔬菜要生吃最好,水果連皮一塊吃。從中醫講,生吃可以泄肝火,從西醫講,可以補足維生素。另外有報導生吃長條茄子,茄子是吸油的,如果吃下去,僅有的一點脂肪也會被吸光。常吃可以降血脂。茄子洗干凈后切塊或條,放醋、鹽、麻醬涼拌吃,也可切條沾醬吃。生吃茄子還有一個功能,能治便秘,效果很明顯。總之飲食方面要注意食物多樣化飲食不節。
飲食與缺鈣問題:有報道我國老年人普遍缺鈣。缺鈣以后會出現什么現象?從中醫角度來說,叫人老骨頭先老。人老了,骨頭慢慢就變細了、塌陷了,骨頭越來越小了?骨頭一小,人的個頭就越來越矮了,所以人上了歲數,個子就變低了,這就是鈣缺乏出的問題,鈣還能預防動脈硬化。那么鈣從飲食中哪里來?主要是牛奶、豆類。關于喝牛奶和豆漿問題,醫學指導是如果沒有高血壓、高血脂還是喝鮮牛奶好。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就要改為喝豆漿好。這樣我們應形成一個原則,長期堅持確保鈣元素的及時補充。
3、運動養生:中醫的養生體育,是動靜結合,意念思想相隨,它不只是要求有形體動作,更重要的是思想集中,思想意念一致,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使人經絡暢通,不得病,還可以治病,這是中醫養生之道。中醫的運動養生方法很多,不可能盡述。常按摩經絡穴位,如百會、太陽、風池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涌泉穴、合谷穴、列缺穴等等也能促進機體的調節功能。養生運動注意勿躁勿懈,貴在堅持,每日應以室外活動為主、室內活動為輔,以便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場地等自然條件,從事各種有益活動。活動的項目和運動量,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但重要的一點是要持之以恒。
4、起居養生:根據自己的性格習慣、愛好和身體的具體情況來選擇自己的生活起居。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是古人的健康長壽經驗。按現代醫學、生物學觀點來看,它是符合科學道理的。突出老年人怎樣安排生活起居為好呢?消除疲勞保大腦,養足精神防衰老,夜晚睡眠保質量,白天也要睡一覺。提倡早睡早起,每晚保證6-8小時的睡眠時間睡好外,在早餐及午餐后都要一次小睡,每次不超過l小時,由于早晨起得早,經過幾小時的活動,早餐后小睡一會兒,可使體力得到恢復,比較符合老年人的生理要求,午餐后常使人感到乏力,昏昏欲睡,小睡一會兒正好適應這一生理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