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寒要怎么調理…
兩種做法任您選,但效果都非常佳!!1、買個梨(大些的),去了皮,切下梨頭(留些肉),當蓋子,淘去梨心,梨心里放入藥店里買來的(貴一些的川貝,得讓藥店將川貝磨成粉),蓋上原切下的梨蓋子,邊上插入二根牙簽,放個大碗里加清水,隔水DUN,十分鐘后再放入冰糖.這時也可以將牙簽取下一根,讓湯里有些川貝.
得將湯和梨全吃了.連吃二天,一天一個,不能多,因為口感好,小孩子吃著也不錯.2、將梨切成兩半,把梨核挖出來,放入冰糖(越小越好,水晶冰糖)和川貝(少量即可,中藥店有賣),再把梨蓋蓋上,用牙簽扎好,防止糖水流出,蒸軟即可。我每次咳嗽都是這么治好的。冰糖燉雪梨是最好的潤肺化痰佳品,用冰糖和梨放在一起加入水燉,然后吃梨喝湯,又好喝又管用.中醫都是這么推薦的,在加川貝,配伍及療效絕佳~~~~ “梨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對嗓子干痛、熱性咳嗽,特別是咳黃痰,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北京中醫藥大學營養學教授周儉說。
《羅氏會約醫鏡》這樣記載:梨外可散風,內可滌煩。生用,清六腑之熱;熟食,滋五臟之陰。 在吃法上,周儉指出,生吃梨或者榨成梨汁,都能有效緩解咽喉干燥癢痛、干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癥。“但梨性寒,對于老年人和孩子來說,最好把梨切成塊,煮梨水,這樣會更溫和一些。”周儉強調,由于梨的含糖量較高,糖尿病病人糖尿病人應適當食用。而梨的品種也有很多,酥梨、鴨梨、雪花梨、香水梨、糖梨等,其中鴨梨和雪花梨最好,用嗓多的人不妨多吃一些。如果去唱歌,可以先吃個梨,或者選擇一杯鮮榨的雪梨汁
肺寒氣困擾著很多朋友,怎樣可以除去肺寒氣?
肺內有寒氣的患者可以喝紅糖和生姜的開水,開水可以排汗,舒緩表面,排除體內的寒氣。此外,每天可用熱水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祛寒。平時要注意清淡飲食,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癥狀。可配合拔罐理療的方法,建議您與醫生面對面會診,選擇合理的方案,并注意背部的溫暖。
很多女性一到冬季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有些情況嚴重的,炎熱的夏季手腳都冷,其實這和我們體內寒氣太大有關系。三伏天已至,還沒抓緊時間進行“冬病夏治”的親們注意了,養生的大好時機正在悄悄流逝,錯過就只能等明年了!要知道用好三伏天是可以將深藏體內多年的寒氣“逼”出來的!那么怎么判斷體內有沒有寒氣呢?
手腳冰涼、怕風怕冷;病癥以腫脹、疼痛為特征;腹痛、腹瀉、分泌物清稀、色白;口干渴,面色青白、舌苔白;背部酸楚不舒;嘔吐、咳嗽、吐痰、鼻塞、噴嚏等。這知識寒氣的一些變現,我們每個人的體內多多少少都會有寒氣,特別在夏季,特別容易被寒氣入侵,因為我們長時間的使用空調、吃冷飲冰水等消暑食品等。
你知道寒氣會給人體帶來哪些疾病嗎?常見疾病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風濕免疫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的許多疾病,例如慢支、肺氣腫、過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脂肪肝、肩周炎、腫瘤、風濕類風濕等等,大多數都與寒氣有關!
怎么治肺寒
肺寒痰飲 1.什么是寒咳 寒咳就是受寒冷刺激引起的咳嗽,常見于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哮喘急性發作、鼻咽炎、支氣管炎、肺炎初期。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嬰兒以鼻塞、喘憋、咳嗽為主;幼兒多先噴嚏后咳喘,學齡兒童多先干咳咽喉癢,后喘、胸悶,夜間發作較多。寒咳的特征:一是有受寒冷的病史。二是以干咳為主,可伴有流清涕、打噴嚏、喘、氣短、喉癢,或痰少稀白、呈泡沫狀,或發熱、怕冷、手足涼。三是舌淡,舌苔白。 2.為什么會寒咳 天寒、形寒、寒飲是外因;肺脾腎陽虛體質是內因,肺寒痰飲內伏是發病基礎;發病機理是外內合邪,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氣逆而上行,則發為寒咳。 天氣寒冷致咳 肺氣通于天,天氣寒冷,寒邪可以直接從氣道吸入肺系傷陽氣。用現代語言講,就是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氣刺激以后,會發生痙攣、滲出等病理變化,引發咳嗽。 形寒寒飲致咳 中醫講“形寒寒飲則傷肺”。用現代語言講,就是皮膚、消化道黏膜受到寒冷刺激以后,會間接導致呼吸道發生痙攣、滲出等病理變化,引發咳嗽。形寒即衣被單薄,則外寒從皮毛內入傷肺。寒飲即飲食生冷,寒氣直接從胃偱經脈上行至肺而遏抑肺氣,則形成肺寒。 陽虛體質 是寒咳的主要內因,肺氣外達皮毛,內行水道。脾、肺、腎三臟息息相關。脾腎陽虛,肺通調水道失常,宣發肅降不及,則水濕痰飲停積于肺。肺為貯痰之器,故其標在肺;脾為后天之本,寒飲不化是脾失健運,故其本在脾;腎為先天之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命門之火不足,則一身陽虛不能化水,故其根在腎。 3.寒咳怎么辦 ①當以散寒止咳為治,常選用三拗湯、六安煎、華蓋散、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麥門冬湯、苓桂術甘湯、腎氣丸等加減。 常將生姜、干姜、細辛、五味子、半夏配合使用,兼有外寒,表實加麻黃,表虛加桂枝,喘加杏仁,水飲不化因于脾者加茯苓,因于腎者加澤瀉;水飲郁而化熱,有咽喉癥狀者加射干、牛蒡子、青果,日久傷陰者,加麥冬;肺經有熱,有表證者加石膏,無表證者加黃芩;兼少陽證則加柴胡,有風溫者加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桑葉、菊花,濕溫加石菖蒲、白豆蔻、薏苡仁,夾風邪加辛夷、款冬花。 ②還可選用穴位外敷、霧化吸入法、靜脈滴注療法等。 ③預防:避免受涼,隨氣溫變化及時加減衣被;盡量喝熱湯,少喝酸奶、冷飲;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預防過敏,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耐寒鍛煉是最佳選擇。耐寒鍛煉的措施包括少穿衣服,適當地接觸冷水,嬰兒以經常接觸空氣為主、幼兒可散步、學齡兒童可晨跑等,要循序漸進,耐受為度,持之以恒。經耐寒鍛煉后,可增加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發病也少。
肺寒咳嗽吃什么好 推薦8種治療肺寒咳嗽的食療方
1、百合冬花飲
做法: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將二藥同放砂鍋中,加水浸泡半小時后,先大火后小火煎煮兩次,每次20分鐘。兩汁合并后加入冰糖。
功效:款冬花性味辛、溫,為潤肺止咳良藥。中醫處方里,款冬花的使用率很高,主要對肺虛久嗽、肺寒痰多的咳嗽最為適用。百合冬花飲適合秋冬咳嗽,咽喉干痛,略見有痰者,對支氣管炎、哮喘可作輔助治療。
2、生姜大蒜紅糖湯
做法:生姜5片,紅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鐘,飲湯。
功效:溫肺止咳。
3、薄荷牛蒡子粥
做法: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適量。先將牛蒡子單煮15分鐘,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備用。將梗米煮成粥,10分鐘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時,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鐘即可。
功效:祛風散寒、溫肺化痰止咳。
4、芥菜姜湯
做法:鮮芥菜80克,鮮姜10克,鹽少許。將芥菜洗凈后切成小塊,生姜切片,加清水四碗煎至兩碗,以食鹽調味。每日分2次服,連用3日見效。
功效:宣肺止咳,疏風散寒。治風寒咳嗽,伴頭痛鼻塞,四肢酸痛等。
5、姜蛋湯
做法:雞蛋1只,生姜2片。先將生姜切細絲。等到鐵鍋燒熱后用少許食油將雞蛋煎到金黃色。加入姜絲,再加適量白開水。煮5-6分鐘,約煮成大半碗,用鹽調味即可。
功效:姜蛋湯對于緩解由風寒引起的寒咳有緩解作用。
6、蒸大蒜水
做法:取大蒜7至10瓣(小兒用3至5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在碗上加上蓋子,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后改小火蒸15分鐘即可。當碗里的蒜水不燙了,較溫時喝下,大蒜可以不吃,一天2至3次,一次小半碗即可。
功效: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再配合調理脾胃、補腎、補肺的溫熱食物一同食用,很快就能控制癥狀。
7、玉米須橘皮水
做法: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
功效: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8、冬花紫苑綠茶
做法:款冬花10克,綠茶1克,紫苑6克,炙甘草5克。上藥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煎10分鐘,濾汁。加蜂蜜適量服用,每日1服。
功效:有溫肺止咳作用,適用于肺結核、哮喘咳嗽。
寒咳久治不愈的病人可以在平時多食用姜、陳皮燉瘦肉或魚,多吃一些性溫食物,如瘦肉煲北芪、黨參,酌量加上枇杷葉;還有一種民間療法是用原只橙燉瘦肉,對寒咳風咳久難愈者十分有效,有鼻塞、怕冷癥狀可加兩片生姜。
肺寒如何治理
如果確定肺寒的話,多半會出現膚色暗淡的情況。肺主皮毛,可從膚色看出肺臟的健康狀況。
急治:在后背拔火罐,雙臂刮痧,多吃一些溫性補益的白色食物。
緩養:堅持每天慢跑1小時,要體表發汗;堅持每天燙腳,微汗為宜。
其他:身體的不適,不見得是單一的一個地方出了問題而其他地方都很正常,有時候還是需要身體的整體調養,血氣充足的話,身體就會自我查找病源并進行自我治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