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后突然聞不到香味、嘗不出味道,確實讓人提不起勁 —— 其實這是感冒時很常見的情況,多數人都會遇到,不用過分焦慮。想要知道感冒失去味覺嗅覺怎么恢復,先得搞清楚背后的原因,再針對性處理,恢復起來會更高效。
一、為什么感冒會弄丟味覺和嗅覺?
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我們的味覺和嗅覺,都和呼吸道黏膜的健康狀態息息相關。
- 鼻腔黏膜腫脹堵塞:病毒會讓鼻腔黏膜充血水腫,還會刺激腺體分泌大量鼻涕。這時候,鼻腔頂部的嗅覺區域會被腫脹的黏膜和分泌物蓋住,氣味分子根本沒法接觸到嗅覺感受器,自然就聞不到味道了。
- 味覺受牽連:味覺的感知需要嗅覺配合,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食物 “有味道”,其實是嗅覺在發揮作用。另外,感冒時咽喉和口腔黏膜也可能發炎,味蕾的敏感度會下降,就算是酸甜咸苦這些基礎味道,也會變得不明顯。
- 神經暫時 “罷工”:少數情況下,病毒可能會影響鼻腔和口腔的感覺神經,讓它們暫時失去傳導信號的能力,導致味覺嗅覺短暫失靈。
二、感冒失去味覺嗅覺怎么恢復?針對性方法超實用
知道了原因,就能精準施策,這些方法在家就能操作,堅持幾天就能感受到變化。
1. 先治感冒,從根源解決問題
感冒是一切的起點,只有讓感冒痊愈,味覺和嗅覺才有恢復的基礎。
- 多休息:保證每天 7-8 小時睡眠,讓身體集中能量對抗病毒,別熬夜或過度勞累。
- 多喝水: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溫水,既能稀釋痰液和鼻涕,又能滋潤黏膜,緩解炎癥。
- 對癥用藥:如果發熱、頭痛明顯,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對乙酰氨基酚緩解;如果是病毒感染,可遵醫囑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縮短病程。
2. 清潔鼻腔,給嗅覺 “松綁”
鼻腔通暢了,氣味才能順利到達嗅覺區域,這是恢復嗅覺的關鍵步驟。
- 生理性海鹽水沖洗:每天用 2-3 次,每次每個鼻孔噴 2-3 下,或用洗鼻器沖洗。操作時頭部微微前傾,讓鹽水從另一側鼻孔流出,能有效沖走分泌物和病菌,減輕黏膜腫脹。
- 溫毛巾敷鼻:用 40℃左右的溫毛巾敷在鼻梁上,每次 10-15 分鐘,每天 2-3 次。溫熱可以促進鼻腔血液循環,緩解黏膜充血,讓呼吸更順暢。
- 輕輕擤鼻涕:擤鼻涕時別太用力,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另一側,避免壓力過大損傷鼻腔黏膜或鼓膜。
3. 刺激感官,喚醒味覺和嗅覺
通過溫和的刺激,能讓遲鈍的味蕾和嗅覺神經慢慢 “蘇醒”。
- 嗅覺訓練:選 3-4 種氣味鮮明的東西,比如檸檬、玫瑰、薄荷、咖啡,每天聞 2-3 次,每次每種氣味聞 10-15 秒。聞的時候深吸氣,讓氣味充分進入鼻腔,反復練習能提升嗅覺敏感度。
- 味覺刺激:選擇味道濃郁但不刺激的食物,比如檸檬片(輕輕舔一下)、蜂蜜、新鮮香草(迷迭香、百里香)。烹飪時可以適當加少量姜、蒜、洋蔥,用自然的香氣刺激感官,但別吃太辛辣、油膩的食物,避免加重黏膜刺激。
- 口腔清潔:每天早晚用軟毛牙刷仔細刷牙,飯后用淡鹽水漱口,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留和異味,讓味蕾能準確感知食物的味道。
4. 調整生活習慣,助力恢復
一些小細節能讓恢復過程更順暢,千萬別忽視。
- 保持室內濕度:用加濕器將室內濕度維持在 50%-60%,避免黏膜干燥,加重不適;也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或洗個熱水澡,吸入溫熱的水蒸氣。
- 適度鍛煉:感冒好轉后,每天散步、慢跑 20-30 分鐘,增強免疫力和身體代謝,幫助神經和黏膜恢復功能。
- 放松心情:別因為暫時失去味覺嗅覺而焦慮,不良情緒會影響身體恢復,多數人 1-2 周內都會慢慢好轉。
三、注意事項: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大多數人感冒痊愈后 1-2 周,味覺嗅覺會自動恢復,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去耳鼻喉科檢查:
- 感冒好了超過 2 周,味覺嗅覺還是沒恢復,甚至完全沒感覺;
- 恢復過程中出現嗅覺異常,比如聞到不存在的氣味,或味覺變得奇怪;
- 伴隨嚴重鼻塞、流膿涕、頭痛、鼻出血等癥狀,可能是繼發了鼻竇炎、鼻息肉等疾病。
四、關鍵詞相關問答
-
感冒失去味覺嗅覺,一般多久能恢復?答:多數人在感冒痊愈后 1-2 周內會逐漸恢復,少數人可能需要 3 周,具體因人而異,取決于感冒嚴重程度和身體恢復能力。
-
感冒期間沒味覺嗅覺,飲食要注意什么?答: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且氣味濃郁的食物,比如粥、湯面、蒸蛋,搭配少量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油膩、生冷食物,同時保證營養均衡,幫助身體恢復。
-
用生理鹽水洗鼻,對恢復嗅覺真的有效嗎?答:有效。生理鹽水能直接清除鼻腔內的分泌物和病菌,減輕黏膜腫脹,讓鼻腔通暢,幫助氣味分子接觸嗅覺感受器,是恢復嗅覺的安全有效方法。
如果想讓恢復過程更有針對性,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個性化恢復計劃表?根據你的感冒癥狀輕重、作息時間,定制每天的操作步驟和時間安排,讓你更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