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病是一類較為復雜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衰竭等多種類型。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飲食調理對于腎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合理的飲食可以幫助控制病情發展,減輕腎臟負擔。那么,腎病吃什么食物好呢?
腎病患者的腎臟對鈉、鉀、磷等電解質的調節功能減弱,因此需要控制這些電解質的攝入。同時,為了減輕腎臟的代謝負擔,還應選擇優質蛋白質,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對于腎病患者來說,低鈉蔬菜是很好的選擇,比如冬瓜、黃瓜、西葫蘆等。冬瓜含水量高達 96%,有 “天然利尿劑” 之稱,能幫助補充水分,減輕腎臟負擔,還可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黃瓜熱量低,鉀含量也低,適合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西葫蘆則是低磷高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秋燥便秘,適合尿毒癥期、透析患者等需要控制磷攝入的腎病患者。
在蛋白質的選擇上,應優先攝入優質蛋白,如雞蛋清、魚肉、瘦肉、牛奶等。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能夠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且產生的代謝廢物較少,可降低腎臟的代謝壓力。一般來說,腎功能早期異常者,蛋白質攝入量可控制在 0.8-1.0g/kg 體重,且優質蛋白占比不低于 50%。
水果方面,建議選擇低磷、低鉀的品種,如蘋果、梨、葡萄、草莓等。蘋果富含果膠,能延緩餐后血糖上升,鉀含量約 119mg/100g,屬于中低鉀水果,適合糖尿病腎病患者。梨能潤肺生津,鉀含量約 130mg/100g,腎功能穩定的患者可適量食用。葡萄富含花青素,能保護血管內皮,鉀含量約 104mg/100g,可少量食用。草莓熱量低,富含維生素 C 和膳食纖維,鉀含量約 131mg/100g,可作為加餐水果,但每次食用不超過 5 顆。
主食可以選用大米、小麥粉等低鉀谷物,也可以選擇紅薯、山藥、燕麥、蕎麥等復合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能緩慢釋放能量,有助于穩定血糖,且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
腎病的發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長期控制不佳,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傷,引發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對于這類由慢性疾病引起的腎病,除了遵循上述飲食原則外,還需要積極控制原發病,如控制血糖、血壓在合理范圍內。
以下是一些關于腎病飲食的相關問答:
- 問:腎病患者可以吃豆制品嗎?
- 答:一般不建議腎病患者吃豆制品,因為豆制品屬于植物蛋白,其代謝產物相對較多,會增加腎臟負擔。但如果是腎功能正常的早期腎病患者,可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少量食用。
- 問:腎病患者每天的鹽攝入量應該是多少?
- 答:腎病患者每天鹽攝入量應不超過 5g,約一個啤酒瓶蓋的量。要避免使用醬油、蠔油、豆瓣醬等高鹽調料,可用檸檬汁、醋、蔥蒜等天然調料提味。
- 問:腎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嗎?
- 答:腎病患者可以喝牛奶,但要注意控制量。牛奶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可每日飲用 300ml 左右。但如果腎功能嚴重受損,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牛奶的攝入量,因為牛奶中也含有一定的磷和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