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曾廣泛用于心力衰竭、房顫、房撲和部分室上速患者的治療,雖然當前其應用已在逐漸減少,但使用者仍不在少數。2012年,澳大利亞報道地高辛中毒140例;2011年,美國報道地高辛中毒2500例,造成27人死亡;中國沒有確切統計數據,若按照人口數量估計,2500×4=10000例應該還是有的。這組數據說明兩個問題:第一,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著地高辛;第二,地高辛中毒的比例比較高。
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地高辛中毒涉及到消化系統、視覺改變、精神癥狀和心律失常等方方面面,但以心律失常最為嚴重。通常我們所說的地高辛效應,心電圖可產生魚鉤樣的ST段壓低(圖1),不等同于地高辛中毒。
圖1 ST段的魚鉤樣改變,只是說明地高辛起了作用,并不代表發生了地高辛中毒
有魚鉤樣改變者,很可能沒有地高辛中毒;而沒有魚鉤樣改變者,也可能出現了地高辛中毒。這種不可預測性,也增加了我們處理地高辛中毒的難度。
地高辛的電生理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1)減慢傳導;(2)增加自律性。其中毒后的心律失常表現,也來源于此。
- 減慢傳導,是指減慢竇房結到心房的傳導,以及心房到心室的傳導——前者造成竇房傳導阻滯,后者造成房室傳導阻滯。
而增加自律性,和地高辛促進Na、Ca交換,造成觸發活動增加有關,使得具有自律性的組織,自律性增強,以及本沒有自律性的組織,出現自律性。自律性增加可以出現在心房、心室以及房室交界區的各個水平,相應地表現為房速、室速和交界區心動過速。
這種快慢并存、矛盾重重的特點,是我們識別地高辛中毒的一個關鍵點。
比如因房顫而服用地高辛的患者,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患者的心律變得規整了,RR間期不是絕對不齊,而是絕對整齊,心室率又比較慢,此時我們需要意識到,可能發生了房顫伴有三度房室傳導阻滯,而背后的罪魁禍首,就是地高辛(圖2)。
圖2 房顫患者出現地高辛中毒,發生完全性房室阻滯,RR間期變得整齊
而更為玄妙的是,之前還處在房顫伴三度的慢心率當中,轉瞬即變成了導致患者明顯心悸的快室速(圖3)——既有快,又有慢,既有房室傳導阻滯,又有室速,本來應該處在兩個極端的心律失常,就這么“違和”地同時出現在一個病人的身上。
圖3 地高辛中毒后出現室速,室速很有特點,QRS波極性上下翻轉,我們稱之為雙向室速
當你無法分析、無法解釋時,一定要問一問,有沒有服用地高辛,一定要想一想,有沒有可能是地高辛中毒。
地高辛中毒一個常見、但并不特異的表現,是頻發的室早(圖4)。服用地高辛者,突然出現新發室早,或者室早數量的增加,是地高辛中毒最早期的指示,室早的出現,主要與細胞內Ca增多造成的觸發活動有關。
圖4 地高辛中毒的另外一個常見、非特異性的表現,是頻發室早
另外一個地高辛中毒不常見、但很特異的心電圖表現是雙向室速(圖3)。在某個導聯上,QRS波方向圍繞基線上下變化方向,這是雙向室速的特點。這種室速易于出現在兩個情況,一個是兒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另外一個就是地高辛。- CPVT多見于青壯年,室速和運動相關,鮮有服用地高辛者。
而地高辛所致的雙向室速,肯定能找到明確的服藥史,并且有地高辛中毒的其他表現,兩者易于鑒別。
參考文獻:
1.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 Hauptman PJ, Kelly RA. Cardiovascular Drugs: Digitalis. Circulation. 1999; doi:10.1161/01.CIR.99.9.1265.
3. Hurst’s the Heart, 13th Edition
4. Levine M, et al.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Calcium in Patients with Digoxin Toxicity. J Emerg Med. 2011; doi:10.1016/j.jemermed.2008.09.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