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飲食在其治療和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推薦的食物和飲食注意事項,幫助您更好地管理血小板低的情況。
推薦食物
-
富含鐵的食物:
-
菠菜:菠菜富含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之一。鐵元素有助于提高血小板數量。此外,菠菜中還含有維生素C、葉酸等營養素,這些物質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利用,從而進一步增強造血功能。
-
豬肝:豬肝是一種常見的補血食品,其中含有豐富的鐵質以及多種B族維生素,能夠輔助提升血小板水平。適量食用豬肝可改善貧血癥狀,但不宜過量攝入以防膽固醇升高。
-
紅肉:紅肉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可以幫助增加血小板的數量。但是過多攝入紅肉可能會導致脂肪堆積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因此建議適量食用。
-
-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
紅棗:紅棗具有養血安神的功效,其含有的環磷酸腺苷和糖類化合物對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有益處。適當進食紅棗可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黃、頭暈乏力等癥狀。

-
雞蛋黃: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和膽堿,這兩種物質對于維持血液正常運行有重要作用,能起到一定的補血作用。但蛋黃屬于高膽固醇食物,血脂異常或心腦血管病患者應限制攝入量。
-
-
其他食物:
-
首烏花生藕蒸:何首烏10克,洗凈,切好;新鮮蓮藕洗凈,搗碎何首烏、連衣花生,與黑芝麻、冰糖合并入蓮藕孔,蓮藕兩端蓋好,文火蒸熟,隨意食用。能加速血小板再生。
-
韭菜炒豬血菜:韭菜80克,洗凈洗凈,切成段;豬血50克,用武火炒熟,加鹽調味,做菜。具有補血化瘀的良好作用。
-
桑椹馬齒莧菜:桑椹15克,新鮮紫色更好;馬齒莧100克,洗凈炒熟;切碎大蒜,加入芝麻油,經常作為蔬菜食用。最適合血小板減少和慢性腸炎引起的大便出血。
-
木耳阿膠湯:阿膠粉10克;用黑木耳12克,柿餅2個,煎湯,用湯沖阿膠粉,每天晚上當茶。對于血小板減少、瘀斑鮮紅的人,有祛斑止血的作用。
-
當歸龍眼花生湯:當歸15克,龍眼肉15克,連衣花生30克,一個雞蛋,一天燉一次。更適合血小板減少、心悸、怕冷。
-
飲食注意事項
- 高蛋白飲食:
飲食中宜多選用牛奶、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品,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幫助身體恢復。
- 性偏寒涼食物:
中醫認為血熱則妄行,出血屬熱者,宜選用性偏寒涼食物。蔬菜水果中性涼者,多對止血有利,可住飲食配餐中應用,尤其是荸薺、蓮藕、薺菜、黑木耳、梨、鮮棗等更佳。
- 含鐵豐富的食物:
病人同時伴有貧血,則宜在飲食中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豬肚、禽類肫、瘦肉、蛋黃。蔬菜中含鐵量較高的馬蘭頭、油菜、薺菜、芹菜、大頭菜、黃花菜、莧菜、菠菜、番茄等食物可經常食用。面筋、麥麩、銀耳、蘑菇、香菇等也可在烹飪菜肴中應用。
- 避免刺激性食物:
血小板減少患者在出血少而漸停時,則食療中宜以健脾、益氣、攝血為原則,此時選擇藥食妙品紅棗、花生(帶農)配制成藥膳、菜肴,也可以每日適量嚼食。無花果、葡萄干,也可經常食用。
花生
- 避免過敏食物:
患病期間,忌食容易引起過敏及有礙血小板的可疑食物;忌油膩、忌煙;對于酒糟類食品要盡量少吃或不吃。
- 避免硬、油炸和刺激性食物:
由于血小板減少,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凝血功能障礙,吃硬、油炸和各種刺激性食物容易導致牙齦出血、便血,甚至消化道出血。因此,血小板減少患者不吃冷的東西,盡量吃容易咀嚼的食物;不要喝酒;可選擇牛肉湯、雞湯、面條、肉末、餛飩等食物;慢慢咀嚼,以免誘發口腔或消化道出血。當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的跡象時,應暫停進食,并立即就醫。一般出血停止24小時后,可食用流質食物,如米湯、牛奶等。
- 食品衛生:
血小板減少患者盡量不吃隔夜食物,因為細菌繁殖快,吃這些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腹瀉、腹痛,使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此外,血小板減少患者不應吃變質的食物,如變質的雞蛋、肉、魚等。每頓飯后,食具應洗凈煮沸或蒸汽消毒。

通過合理的飲食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升血小板數量,緩解血小板低的癥狀。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并不能直接治療血小板減少,若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