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在恢復期間,合理的飲食對于促進骨骼愈合和身體恢復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骨折恢復的食物建議:
-
高蛋白食物:蛋白質是構成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物質,有助于修復受損組織。推薦食物包括瘦肉、魚類、禽類、蛋類、豆類及堅果等。

-
高鈣食物:鈣是骨骼的主要組成成分,對骨折愈合至關重要。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豆制品、海鮮、堅果等。
-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在膠原蛋白合成中起關鍵作用,而膠原蛋白是骨骼和軟組織的重要成分。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草莓、辣椒和番茄等,有助于促進骨折愈合。
-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肝油、蛋黃、奶制品等,此外,適當曬太陽也可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
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維生素K是合成膠原蛋白的重要成分,能夠幫助骨骼恢復。菠菜等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K,適當補充有利于改善骨折患者的預后情況,但需注意不可過量食用。
-
富含鋅的食物:鋅元素對于促進傷口愈合有積極作用,蝦肉中含鋅量較高,適合骨折患者食用,但對海鮮過敏者不宜食用。
-
富含鐵的食物:鐵是紅細胞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適當食用富含鐵的食物(如菠菜、牛肉等)能輔助補血,避免貧血的發生,因為骨折患者可能會因疼痛或行動不便而導致食欲不振,從而影響鐵元素的攝取量。
-
富含鎂的食物:鎂具有抑制神經興奮的作用,適量食用富含鎂的食物(如蝦仁)可有效緩解因骨折引起的失眠多夢癥狀,鎂還參與肌肉收縮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痙攣。
-
富含碘的食物:紫菜富含碘元素,能有效防止甲狀腺腫大,同時還可以起到利尿消腫的作用,適當食用可保證機體新陳代謝功能正常運行。

-
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燕麥,其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此外還能夠穩定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血糖波動引起的情緒變化影響骨折愈合。
飲食禁忌
-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炎癥反應或影響抗凝藥物的效果。
-
避免吸煙和飲酒,以免影響骨折愈合。
-
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可能影響骨折愈合。
不同恢復階段的飲食建議
-
早期(1 - 2周):飲食以清淡為主,如蔬菜、雞蛋、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避免酸辣、熱、油膩食物,尤其不要過早食用骨湯、肥雞、燉魚等,否則血瘀難以消散,會延遲病程,使骨痂生長緩慢,影響未來關節功能的恢復。可采用食療,如用3710克、當歸10克、1只鴿子,燉熟喝湯,一天一次,連續7 - 10天。
-
中期(2 - 4周):瘀腫大部分被吸收。飲食從清淡轉變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始食譜基礎上添加骨湯、田七鍋雞、動物肝臟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和蛋白質。食療可采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1小時以上,湯共用2周。
-
后期(5周以上):受傷5周后,骨折瘀基本吸收,骨痂生長開始。飲食可以消除禁忌,食譜可與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骨湯、燉魚等相匹配,可以飲酒的人可以選擇杜仲骨破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使用枸杞10克、骨破15克、連續10克、慈米50克。骨破碎和連續煎渣,然后加入2味粥吃。每天一次,7天為1個療程。每1個療程間隔3 - 5天,可用3 - 4個療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