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煙所謂的“好處”
一、可能對記憶和大腦功能有影響
有觀點認為煙堿(尼古丁)可以增強記憶力,美國休斯頓Baylor藥學院研究人員認為,煙堿通過增強人腦海馬結構中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來增強記憶力(海馬結構是人腦中與記憶密切相關的結構),即煙堿可刺激神經細胞釋放更多神經遞質,使神經細胞傳送更多信息,但這一說法有待商榷。
二、對情緒的調節作用
吸煙可能調節人的行為和情緒,煙堿作為一種行為自動調節劑,當人的活動頻率低時它加快,當活動頻率高時它降低,這種兩性作用與煙堿對腦細胞的作用和神經途徑相關。
三、可能對某些疾病有預防作用
- 降低老年性癡呆癥發病:有相關研究表明煙堿在這方面可能有積極作用。
- 防治腦硬化:研究顯示煙堿或許對防治腦硬化有益。
- 治療注意力不集中紊亂癥:煙堿可能是影響這一病癥治療的一個因素。
四、在部分長壽者身上有體現
有報道一些長壽者抽了一輩子煙,如廣西長壽村有老人100歲左右抽了一輩子旱煙桿;英國百歲老太每天20根煙一杯酒;毛澤東抽煙活了83歲;鄧小平抽煙活了93歲;張學良抽煙活了103歲;柬埔寨一位122歲高齡的老壽星長壽秘訣是吸煙和祈禱,但這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直接證明吸煙導致長壽。
五、在社交和心理層面的“好處”
- 解悶:對于上班族來說,當腦細胞不活躍、沒有思路時,抽根煙可以給予生物心理刺激,激活腦組織,打起精神繼續工作。
- 尋找靈感:一些文人墨客喜歡抽煙,抽煙可能為他們帶來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于普通人而言,適量抽煙可能有助于提高對某些事物的認識,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 身份象征(從卷煙消費產品和價格角度):在老煙民的生活圈里,不同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的人所抽香煙的檔次有所不同,能獲得市面上不常見的煙可能被視為一種有面子的事。
- 保持體形:煙草中的尼古丁可能加速生理功能,特別是人體代謝食物的頻率,不過吸煙大多在空閑期間,過度吸煙會使人心率加快,一旦停止吸煙,代謝變緩,食物消耗緩慢,體重可能增加,這也間接說明吸煙可能對保持體形有一定作用。
- 鎮定作用:當人感到情緒緊張、激動、生氣或是憤怒的時候,吸一支煙可能讓吸煙者舒緩緊張感,平和心情,但不吸煙的人抽上一支煙可能只有苦、嗆和辣的感覺。
- 社交分享:香煙具有社交屬性,煙民初次見面時,互相敬煙是一種表示禮貌和尊重的方式,可能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雖然有以上提到的一些所謂“好處”,但必須明確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是極大的,它與多種嚴重疾病如肺部疾病(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肺癌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綜合癥等)、癌癥(肺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種癌癥)以及骨質疏松等密切相關,并且吸煙產生的二手煙還會危害他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