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龍蝦肉質鮮美,深受消費者喜愛,這也促使小龍蝦養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對于養殖戶而言,了解小龍蝦的食物偏好并合理投喂,是實現小龍蝦健康生長、提高養殖效益的關鍵。那么,養小龍蝦喂哪些食物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
小龍蝦屬于雜食性動物,其食物來源極為廣泛。在野生環境下,小龍蝦主要攝食水底淤泥表層的腐殖質及有機碎屑,這些物質包含了其他生物分解后殘留的有機成分,能為小龍蝦提供基礎的營養。水體中的水生植物,如伊樂藻、黑輪葉藻、水葫蘆等的根、莖、葉,也是小龍蝦喜愛的食物,水生植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對小龍蝦的生長發育十分有益 。著生藻類和浮游動物也是小龍蝦的 “盤中餐”,浮游動物富含動物蛋白,是小龍蝦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 。此外,水生昆蟲、小型底棲動物以及動物尸體等,也都在小龍蝦的食譜之中。
在人工養殖環境中,為了滿足小龍蝦快速生長的營養需求,投喂的食物種類更為豐富且經過精心搭配。人工飼料主要分為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和配合飼料三大類。
動物性飼料對于小龍蝦的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小龍蝦對蛋白質的需求較高,而動物性飼料恰好富含優質蛋白質。常見的動物性飼料有小雜魚、螺螄、蚌肉、蚯蚓、雞下腳料等。小雜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小龍蝦非常喜歡的食物;螺螄和蚌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還含有鈣等礦物質,有助于小龍蝦蛻殼后新殼的硬化;蚯蚓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易于小龍蝦消化吸收;雞下腳料來源相對廣泛,但在投喂時要確保新鮮、無變質,避免因飼料問題導致小龍蝦生病。在小龍蝦的快速生長期,適當增加動物性飼料的投喂量,能顯著促進其生長速度和提高肉質的飽滿度 。
植物性飼料同樣不可或缺。植物性飼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且能為小龍蝦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等。常見的植物性飼料有玉米、小麥、豆粕、菜籽餅、水草、浮萍等。玉米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為小龍蝦提供能量;小麥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豆粕是優質的植物蛋白源;菜籽餅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菜籽餅中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過量投喂可能會影響小龍蝦的生長,所以要控制投喂比例 。水草和浮萍等水生植物,不僅是小龍蝦的食物,還能起到凈化水質、為小龍蝦提供棲息和躲避場所的作用。在養殖池塘中種植適量的水草,如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等,既能滿足小龍蝦的攝食需求,又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養殖生態環境 。
配合飼料是根據小龍蝦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將多種營養物質經過科學配比制成的顆粒狀飼料。其優點十分顯著,營養全面,包含了小龍蝦生長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各種營養成分;適口性好,經過特殊加工處理,更符合小龍蝦的攝食習性;吸收利用率高,能有效提高飼料的轉化率,減少飼料浪費;飼料系數低,意味著使用配合飼料可以用較少的飼料投入獲得較多的小龍蝦產出;投喂方便,節省人力成本 。一般來說,小龍蝦配合飼料的粗蛋白質含量在 30% - 40%,粒徑 8 毫米左右(粒徑偏小易被小雜魚搶食),水中穩定性應達 5 小時以上,并且具有較強的誘食性。在選擇配合飼料時,養殖戶應選擇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力量雄厚、服務好、信譽好、效果佳的飼料廠(公司)的產品,以確保飼料的質量和安全性 。
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有些養殖戶可能會遇到小龍蝦攝食不佳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水溫不適宜,小龍蝦的食欲在適溫范圍內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強,但當水溫超過 35℃時,食欲明顯下降;當水溫低于 10℃時,小龍蝦的活動和攝食也會受到抑制 。此時,需要根據水溫調整投喂策略,在高溫時減少投喂量,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水溫相對較低的時候投喂;在低溫時,可適當減少投喂次數,水溫低于 5℃時,小龍蝦基本停止攝食,可暫停投喂 。
水質問題也會影響小龍蝦的攝食。如果水質惡化,如水體缺氧、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超標等,小龍蝦會感到不適,從而降低攝食積極性。養殖戶應定期檢測水質,保持水質清新,水體透明度在 30 - 40 厘米,pH 值在 7 - 8.5 之間,溶解氧保持在 3 毫克 / 升以上。當發現水質問題時,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節,如換水、增氧、使用微生物制劑改善水質等 。
另外,飼料的質量和投喂方法不當也可能導致小龍蝦攝食不佳。如果飼料變質或受污染,小龍蝦肯定不愛吃,所以要優先選擇新鮮的天然餌料和優質的配合飼料,避免使用劣質飼料。在投喂方法上,要做到定時定量,每天投喂 2 - 3 次,分別在早上 7:00、中午 14:00 和傍晚 17:00 左右,其中傍晚投喂量占全天的 70% - 80%,因為小龍蝦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傍晚至黎明為攝食高峰 。同時,飼料應多點散投,投在池邊淺水處或蝦穴附近,避免集中投喂,這樣能保證更多的小龍蝦有機會攝食 。
下面為大家提供幾個關于養小龍蝦喂食的常見問答:
- 小龍蝦在蛻殼期怎么投喂食物?
小龍蝦在蛻殼期間會停食,此時應減少投喂量。但蛻殼后要及時補充鈣質,可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鈣片或含鈣豐富的物質,同時適當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促進小龍蝦體質恢復和甲殼硬化 。 - 越冬期小龍蝦吃什么?
水溫低于 5℃時,小龍蝦活動和攝食大幅減少。此時可減少投喂,選擇高蛋白飼料幫助小龍蝦儲存能量,以度過寒冷的冬季 。 - 小龍蝦幼苗吃什么?
小龍蝦幼苗主要攝食水體中的輪蟲、枝角類、橈足類以及水生昆蟲幼體等天然餌料。在人工養殖中,可通過施足基肥、適時追肥來培育生物餌料,如投放硅藻旺或氨基酸肥水素等。同時,可輔喂部分粗蛋白質含量為 38% - 40% 的配合飼料,每天下午投料 1 次,日投料量為池蝦總體重的 2% 左右 。 - 可以只給小龍蝦喂一種飼料嗎?
不建議只給小龍蝦喂一種飼料。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來滿足生長需求。單一飼料無法提供全面的營養,長期投喂可能導致小龍蝦生長緩慢、體質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問題。應將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和配合飼料合理搭配投喂,以保證小龍蝦獲得均衡的營養 。 - 投喂小龍蝦的飼料量如何確定?
投喂量應根據小龍蝦的體重、生長階段、攝食情況以及天氣、水溫、水質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來說,仔蝦和幼蝦按體重的 20% - 25% 投喂,中蝦按體重的 15% - 20% 投喂,成蝦按體重的 10% - 15% 投喂。投喂后 2 - 3 小時內吃完為宜,避免飼料浪費和因殘餌過多導致水質惡化 。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如水溫適宜、水質良好時可適當增加投喂量;遇到陰、雨、悶熱等不良天氣,或水質變壞、水體缺氧時,適當減少投喂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