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社會,不少工作崗位需要長期上夜班,像醫護人員、警察、保安以及部分制造業工人等。這種晝夜顛倒的工作模式,雖然能滿足社會運轉的需要,卻給從業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了諸多隱患。接下來,我們就詳細探討下長期夜班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長期上夜班,首當其沖受影響的便是生物鐘。人體內部有一套精密的晝夜節律生物鐘,調控著睡眠、覺醒、體溫、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動。正常情況下,夜晚黑暗環境會刺激身體分泌褪黑素,讓人產生困意,進入睡眠狀態,可夜班工作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長期如此,生物鐘紊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失眠和睡眠質量下降,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白天就會感到疲憊不堪、注意力難以集中,長期的睡眠不足還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引發頭暈、頭痛,甚至誘發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長期夜班還會增加患上各類疾病的風險。從心血管方面來看,夜班工作者心臟病和高血壓的發病幾率更高。因為長期夜班使得身體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交感神經興奮,釋放腎上腺素,導致血壓升高,同時影響脂質代謝,引發血脂異常,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進而可能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血管疾病。在代謝方面,不規律的飲食加上生物節律混亂,身體代謝功能受影響,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也隨之增加。消化系統同樣深受其害,夜班期間飲食不規律,還習慣吃夜宵,胃酸分泌增加,胃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就容易找上門。而且,有研究發現,夜班工作與特定類型的癌癥,如乳腺癌的風險增加也存在關聯。
免疫力下降也是長期上夜班帶來的一大危害。正常的免疫系統依賴規律作息維持功能,而上夜班讓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免疫細胞活性和數量降低,身體抵御病菌的能力大打折扣,人就更容易被病毒、細菌侵襲,頻繁出現感冒、感染等情況。
精神健康方面,長期夜班同樣影響巨大。生物鐘紊亂和睡眠問題影響大腦神經遞質平衡,像血清素和多巴胺這些調節情緒的關鍵因子失衡,人就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而且,夜班工作導致社交活動減少,孤獨感和社會孤立感增加,進一步加重了心理負擔。
從中醫理論來講,長期上夜班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夜晚陰氣盛極,人體氣血本應趨向于內進行自我修復與調整。可長期上夜班擾亂了氣血運行節律,比如子時(23 點至 1 點)膽經當令,此時不能入睡,膽氣無法正常升發,影響全身氣機疏泄,氣血運行不暢,易形成瘀血,引發頭痛、肢體麻木,還會消耗陽氣,使人畏寒怕冷、神疲乏力。同時,長期上夜班還會損傷臟腑功能,丑時(1 點至 3 點)肝經當令,肝臟無法得到充分休息,藏血和疏泄功能受影響,會出現月經量少、失眠多夢、情緒抑郁、脅肋脹痛等癥狀。脾胃也會因長期顛倒的作息,在本應休息時被迫工作進食,負擔加重,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而且夜晚是陰氣滋養心神的時候,長期上夜班使心神無法得到充分滋養,人就容易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陰陽失衡引發陰虛火旺,出現心煩氣躁、失眠健忘,長期還可能增加患上焦慮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風險。
那么,面對長期夜班帶來的這些危害,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調整作息至關重要。下夜班后,要盡快營造安靜、黑暗、涼爽的環境補覺,可用遮光窗簾、眼罩、耳塞等輔助,并且盡量固定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幫助調整生物鐘。
合理飲食也不可或缺。增加富含維生素 C、維生素 B 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食物攝入,像新鮮水果、蔬菜、肉類、魚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要避免過度飲酒和攝入過多咖啡因。夜班期間可準備堅果、水果、酸奶等健康零食適當補充能量。
適度運動能增強身體素質。利用休息時間進行適量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注意別在臨近睡眠時間劇烈運動。
另外,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有助于新陳代謝和維持身體正常功能。夜班前后還可通過泡熱水澡、冥想、深呼吸、聽輕音樂等方式放松身心,減輕壓力,定期進行按摩、瑜伽等活動,緩解肌肉緊張。長時間熬夜容易眼睛疲勞,要注意定時讓眼睛休息,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眼睛干澀,適當進行眼部按摩和熱敷。同時,要保持與家人、朋友的良好溝通和互動,獲得情感支持,定期進行全面身體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健康問題,并且以積極心態看待上夜班工作,避免產生過多焦慮和抱怨。
下面為大家提供幾個相關問答,希望能進一步加深大家對長期上夜班危害的認識:
- 長期上夜班導致內分泌失調該怎么辦?
答:首先要盡量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多吃新鮮蔬果、全谷物等,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B 族等營養素,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調節內分泌。 - 上夜班期間如何保持清醒,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答:可適當喝咖啡或茶提神,但不宜過量。工作間隙定時休息,活動身體,做些簡單伸展動作。保持工作環境通風良好,光線適宜。 - 長期上夜班的人容易發胖,怎么控制體重?
答:要規律飲食,避免夜間過量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吃蔬菜、粗糧。保證每周有一定次數的運動,如慢跑、跳繩等有氧運動,結合適量力量訓練,提高基礎代謝率。 - 長期上夜班對女性月經有影響,該如何調理?
答:調整作息,保證睡眠。飲食上多吃含鐵、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紅棗、桂圓、瘦肉等。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中藥調理月經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