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舌菜,學名馬齒莧,是一種常見的野菜,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具有多種功效和作用,食用方法也豐富多樣。接下來,我們就詳細介紹下馬舌菜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馬舌菜的功效與作用
- 清熱解毒:馬舌菜性寒,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氣,加速毒素排出體外,對因熱毒瘡瘍引發(fā)的紅、熱、腫、痛等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在炎熱的夏季,人體易受暑熱侵襲,適當食用馬舌菜,可幫助緩解體內燥熱。比如因上火導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時,食用馬舌菜就可能會有所幫助。
- 涼血止血:馬舌菜中含有的馬齒莧素,能收斂血管,降低血管的通透性,進而起到涼血止血的效果。對于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出血癥狀,可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例如,有些患有痔瘡的人,出現(xiàn)便血情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馬舌菜,或許能減輕癥狀。
- 利尿排濕:其富含的黃酮類物質,有助于促進尿液排出,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濕氣,改善因濕熱引起的不適,像身體困重、舌苔厚膩、小便短赤等癥狀,可能會通過食用馬舌菜得到緩解。
- 消腫:馬舌菜里的鉀鹽和組胺類物質,能促使血管擴張,增加血管的滲透性,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如果不小心扭傷,局部出現(xiàn)腫脹,用新鮮的馬舌菜搗爛外敷,可能對消腫有一定幫助。
- 止痢:馬舌菜所含的單寧類物質,可減緩胃腸道的蠕動,對痢疾有輔助治療作用,能緩解腹痛、腹瀉、膿血便等癥狀。
馬舌菜的食用方法
- 涼拌馬舌菜:這是最常見的吃法之一。挑選鮮嫩的馬舌菜,去除雜質后洗凈。燒一鍋開水,將馬舌菜放入鍋中焯水 1 分鐘左右,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失去脆爽口感,變得黏膩。撈出后用涼水沖洗幾遍,讓其迅速冷卻,然后攥干水分,不要過于用力,保留一定水分可使口感更好。接著,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蒜末、生抽、香醋、辣椒油、香菜段、青紅辣椒絲、香油、味精、鹽和少許醬油。喜歡的話,還可以撒上一些白芝麻,增添香味和色澤。這樣涼拌出來的馬舌菜,酸辣鮮爽,十分可口,無論是佐飯還是下酒都很不錯。
- 馬舌菜煎餅:把馬舌菜洗凈切碎,放入面粉中,加入適量清水,攪拌成面糊,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蔥花、鹽、雞蛋等調味。平底鍋燒熱,倒入少許油,舀一勺面糊倒入鍋中,攤成薄餅,小火慢煎,待一面金黃后翻面,煎至兩面金黃即可。這種馬舌菜煎餅,口感香脆,別有一番風味。
- 馬舌菜燉肉:將新鮮馬舌菜洗凈,切成小段,在陽光下曬干備用。食用時,將干馬舌菜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后與五花肉一起燉煮。在燉煮過程中,馬舌菜會吸收肉的香味,同時又保持自身獨特的口感,吸飽了湯汁的馬舌菜非常美味,與紅燒肉搭配相得益彰。
- 馬舌菜雞蛋糕:準備多半碗切成一厘米以內小段的馬舌菜,放入大碗中,打入兩個或三個雞蛋,加入適量的油、蔥花、料酒、白胡椒粉、姜粉、生抽和鹽,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加點辣椒。攪拌均勻后,放入蒸鍋中,水開后蒸八九分鐘即可。這樣做出來的馬舌菜雞蛋糕,營養(yǎng)豐富,味道也很獨特。
馬舌菜相關問答
- 馬舌菜可以天天吃嗎?
馬舌菜性寒,不建議天天大量食用,否則可能會加重體內寒氣,尤其是本身脾胃虛寒的人,更要控制食用量,一周食用 2 - 3 次較為適宜。 - 馬舌菜有副作用嗎?
一般來說,正常食用馬舌菜沒有明顯副作用。但由于其性寒,食用過多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癥狀。另外,孕婦應慎食馬舌菜,因為它可能對子宮有一定刺激作用。 - 如何挑選新鮮的馬舌菜?
新鮮的馬舌菜葉片完整、厚實,顏色鮮綠,莖部脆嫩,沒有發(fā)黃、枯萎或軟爛的跡象。盡量選擇沒有開花的馬舌菜,此時口感最為鮮嫩。 - 馬舌菜能治療糖尿病嗎?
雖然有研究表明馬舌菜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對血糖調節(jié)有一定作用,但它不能替代正規(guī)的藥物治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如果想食用馬舌菜輔助調理身體,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