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紅素是膽色素的一種,是膽汁中的主要色素,也是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標以及診斷黃疸的重要依據。當血液中的膽紅素超過正常值(>17.1μmol/L)時,就會被診斷為高膽紅素血癥。若膽紅素持續升高超過 34.1μmol/L,患者的皮膚、黏膜、鞏膜會出現黃染的癥狀,同時還可能伴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很多人關心,高膽紅素血癥能治好嗎?這需要從引發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說起。
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病原因
高膽紅素血癥的發病機制與紅細胞破壞增多、肝細胞功能低下、膽汁排泄障礙等因素有關。具體病癥表現為以下三類:
- 溶血性黃疸:在新生兒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病癥中,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膽紅素產生過多,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就會導致高膽紅素血癥。其特征包括鞏膜輕度黃疸,急性發作(溶血危象)時有發熱、腰背酸痛,皮膚黏膜明顯蒼白;皮膚無瘙癢;有脾腫大;骨髓增生旺盛,如周圍血網織細胞增多、出現有核紅細胞、骨髓紅細胞系統增生活躍;血清總膽紅素增高,一般不超過 85μmol/l,主要為非結合膽紅素增高;尿中尿膽原增加而無膽紅素,急性發作時有血紅蛋白尿,慢性溶血時尿內含鐵血黃素增加。
- 肝細胞性黃疸:當肝細胞發生病變,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細胞受損,對膽紅素攝取、結合和排泄功能發生障礙,致使有相當量的非結合膽紅素潴留于血中,同時因肝細胞損害和(或)肝小葉結構破壞,致結合膽紅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細小膽管,反流入肝淋巴液及血液中,從而發生黃疸。其特征為皮膚和鞏膜呈淺黃至深金黃色,皮膚有時有瘙癢;血中非結合和結合膽紅素均增高;尿中膽紅素陽性,尿膽原常增加,但在疾病高峰時,因肝內淤膽致尿膽原減少或缺如;血清轉氨酶明顯增高;血中肝炎病毒標記物常陽性;肝活組織檢查對彌漫性肝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 膽汁淤積性黃疸:因膽管結石、膽管癌等疾病,膽汁排泄受阻,導致直接膽紅素在血液中積聚,進而引發高膽紅素血癥。肝內膽汁淤積從分子細胞學上是指膽汁的生成和分泌減少,以及膽汁淤滯和濃縮。其特征包括膚色暗黃、黃綠或綠褐色;皮膚瘙癢顯著,常發生于黃疸出現前;血中膽紅素增高,以結合膽紅素為主,膽紅素定性試驗呈直接反應;尿膽紅素陽性,但尿膽原減少或缺如;糞中尿膽原減少或缺如,糞便顯淺灰色或陶土色;血清總膽固醇、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增高、脂蛋白-x 陽性。
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方法
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效果因病因人而異。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比如新生兒出生后 2 - 3 天出現的生理性黃疸,4 - 6 天達到高峰,7 - 10 天消退,這是正常生理現象,無需治療即可自行恢復。但若是疾病因素導致,情況就較為復雜。
- 針對病因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等)引起,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若是溶血性疾病導致,可能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要是膽道梗阻(如膽結石、膽管癌等),可能得通過手術解除梗阻。例如膽管結石患者,在手術取出結石、解除梗阻后,膽紅素水平往往能逐漸恢復正常。而像甲型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引發的高膽紅素血癥,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后,多數患者也可達到臨床治愈。
- 光照治療:對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光照治療(如藍光照射)是常用手段,它能促進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將新生兒置于光療箱內,用特定波長的藍光照射皮膚,可使未結合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異構體,經膽汁和尿液排出體外。
- 藥物治療:包括使用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它能誘導肝細胞微粒體增加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合成,從而增加膽紅素的結合和排泄;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可調節腸道菌群,減少腸肝循環,降低膽紅素水平;白蛋白能與游離膽紅素結合,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風險。
- 換血治療:在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癥,尤其是膽紅素腦病風險較高時,可能需要進行換血治療。通過換血可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同時去除可能導致溶血的抗體和致敏紅細胞,但換血治療有一定風險,需嚴格掌握適應證。
- 支持治療: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營養支持等,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為身體恢復創造良好條件。比如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必要時可通過靜脈補充營養。
高膽紅素血癥相關問答
- 高膽紅素血癥會復發嗎?如果是因可治愈的病因,如膽管結石、甲型肝炎等,在徹底治愈后,一般不會復發。但若是由慢性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引起,在病情控制不佳、再次出現肝細胞損傷或膽汁排泄障礙時,可能會復發。
- 高膽紅素血癥患者飲食要注意什么?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防加重肝臟負擔。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菠菜、蘋果等,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如瘦肉、魚類、豆類等,但肝性腦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質攝入。同時,要戒酒,酒精會損害肝細胞,加重病情。
- 高膽紅素血癥對新生兒有什么危害?嚴重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能引發膽紅素腦病,這是新生兒最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腦損傷,甚至出現眼球運動障礙、耳聾、智力障礙等后遺癥。所以,新生兒出現高膽紅素血癥時,需密切監測膽紅素水平,積極治療,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 高膽紅素血癥治療后多久能恢復正常?恢復時間因病因和治療效果而異。生理性黃疸一般 1 - 2 周可自行恢復。若是由疾病引起,像藥物性肝炎導致的,在停用相關藥物并積極治療后,可能 1 - 3 個月膽紅素恢復正常;但若是膽管癌等惡性腫瘤引起,治療周期長,恢復情況也較差,膽紅素水平可能難以恢復到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