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分析 “30 種不辣最常吃的家常菜” 的搜索需求,能發現用戶多是家庭烹飪者,可能因家人不吃辣、腸胃敏感等需要實用菜譜,所以文章會從食材分類入手,涵蓋做法、背景及常見問題,讓內容全面又好操作。
30 種不辣最常吃的家常菜,輕松搞定全家一日三餐
平時在家做飯,不少人總愁 “今天做什么”,尤其家里有老人、小孩,或是自己腸胃怕刺激,就更需要不辣又下飯的家常菜。畢竟不辣的菜能適配更多人的口味,還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身的鮮味兒,是咱們日常餐桌最離不開的 “剛需款”。今天就給大家整理 30 種不辣最常吃的家常菜,從蔬菜、肉類到豆制品、海鮮,覆蓋不同食材類型,每種都附詳細做法和小技巧,就算是廚房新手也能輕松學會。
一、蔬菜類:清爽可口,解膩又營養(8 道)
蔬菜類家常菜是餐桌的 “基礎款”,做法簡單卻能平衡膳食,尤其適合搭配主食或肉類。不過很多人做蔬菜時容易犯 “炒太爛”“沒味道” 的問題,其實關鍵在火候和調味的把控。
1. 清炒上海青
背景:上海青是南方常見的綠葉菜,春夏季節最鮮嫩,老輩人做這道菜講究 “快炒出鍋”,說是能鎖住水分和營養,吃起來脆嫩不塞牙。
常見問題:炒出來的上海青發黃、出水多。
解決方案:① 洗好的上海青要徹底瀝干水分,根部較粗的地方可以切個十字口,方便入味;② 熱鍋冷油,油熱后先放 1 瓣拍扁的大蒜爆香,再轉大火放上海青,快速翻炒 1-2 分鐘,看到葉子變軟、邊緣微焦就關火;③ 最后加少許鹽和一點點白糖提鮮,白糖別多,只是為了中和蔬菜的澀味,這樣炒出來的菜又綠又脆。
2. 番茄炒蛋
背景:這道絕對是國民級家常菜,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做,不同地方做法略有差異,有的喜歡番茄出沙,有的喜歡雞蛋更蓬松,核心是酸甜開胃,配米飯超香。
常見問題:雞蛋老硬、番茄不出汁。
解決方案:① 雞蛋液里加 1 勺溫水和少許鹽,朝一個方向攪勻,這樣炒出來的雞蛋更嫩;② 熱鍋倒油,油多放一點,油熱后倒入蛋液,等蛋液底部凝固、表面還有點液體時,用鏟子快速劃散,盛出來備用;③ 不用洗鍋,直接加少許油,放番茄塊翻炒,邊炒邊用鏟子壓番茄,加 1 勺白糖和少許鹽,炒到番茄出沙、湯汁變濃,再把雞蛋倒回去翻拌均勻,最后撒點蔥花就行。
3-8. 其他蔬菜類家常菜
還包括蒜蓉西蘭花(焯水時加少許鹽和油,保持翠綠)、地三鮮(土豆先炸至金黃,茄子用鹽殺水再炒不吸油)、清炒娃娃菜(加少許蠔油提鮮)、香菇扒油菜(香菇提前泡發,用泡香菇的水勾芡更鮮)、涼拌黃瓜(拍過的黃瓜更入味,加少許生抽和香醋)、蒸南瓜(帶皮蒸更甜,蒸好后撒少許蜂蜜),這些都是不辣又常吃的款式,做法簡單,新手也能輕松上手。
二、肉類:鮮嫩入味,老人小孩都愛吃(10 道)
肉類家常菜是餐桌的 “硬菜擔當”,但很多人怕做出來的肉柴、沒味道,其實只要掌握 “腌制”“火候” 兩個關鍵點,就能做出鮮嫩的肉菜。
1. 可樂雞翅
背景:可樂雞翅是近幾年超火的家常菜,用可樂代替部分糖和醬油,既能讓雞翅上色,又帶點淡淡的甜味,大人小孩都愛吃,尤其適合家庭聚餐時做。
常見問題:雞翅煮爛、味道發苦。
解決方案:① 雞翅洗干凈后,用刀在表面劃 2-3 個小口,方便入味,然后冷水下鍋,加姜片、料酒,煮開后撇去浮沫,撈出瀝干;② 熱鍋不放油,把雞翅皮朝下放入鍋中,小火煎出油脂,這樣吃起來不膩,煎到兩面金黃后,加 2 片姜、1 段蔥爆香;③ 倒入可樂(沒過雞翅 1/2 即可,別太多),再加 2 勺生抽、1 勺老抽,大火煮開后轉小火,蓋上鍋蓋燜 15-20 分鐘;④ 最后開大火收汁,邊收邊攪拌,避免糊鍋,等湯汁濃稠裹在雞翅上就關火,別收太干,不然容易發苦。
2. 清蒸鱸魚
背景:清蒸是廣東菜里常見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魚的鮮味,鱸魚刺少肉嫩,特別適合給老人和小孩吃,逢年過節也常作為 “壓軸菜” 出現。
常見問題:魚肉蒸老、有腥味。
解決方案:① 鱸魚處理干凈后,在魚身兩側各劃 3-4 刀,魚肚子里放 1 片姜、1 段蔥,表面再放幾片姜,這樣能去腥味;② 蒸鍋加水燒開,把鱸魚放在蒸架上,大火蒸 8-10 分鐘(根據魚的大小調整,1 斤左右的魚蒸 8 分鐘剛好);③ 蒸好后把盤子里的湯汁倒掉(這部分湯汁腥味重),撿去姜蔥,重新鋪上新的蔥絲、姜絲,淋上一勺熱油激出香味,最后澆上 2 勺生抽(生抽可以提前加少許溫水稀釋,避免太咸),這樣魚肉鮮嫩,一點不腥。
3-10. 其他肉類家常菜
還有紅燒肉(用冰糖炒糖色,加啤酒燜更軟爛)、冬瓜丸子湯(肉餡加蔥姜水朝一個方向攪勻,煮丸子時小火慢煮)、粉蒸肉(五花肉用腐乳和米粉腌制,蒸 1 小時超入味)、香煎雞胸肉(雞胸肉切片用鹽、黑胡椒、淀粉腌制,煎時小火慢煎)、土豆燉排骨(排骨先焯水,加開水燉更易爛)、香菇滑雞(雞肉切小塊用生抽、淀粉腌制,和香菇一起蒸 15 分鐘)、蘿卜燉牛肉(牛肉切大塊焯水,加蘿卜和山楂一起燉更軟爛)、番茄燉牛腩(牛腩焯水后用番茄炒出沙再燉,酸甜入味),這些都是不辣又經典的肉類家常菜,能滿足全家的口味需求。
三、豆制品 & 蛋類:性價比高,營養又下飯(7 道)
豆制品和蛋類價格實惠,做法多樣,而且富含蛋白質,是日常補充營養的好選擇,尤其適合上班族快手烹飪。
1. 麻婆豆腐(不辣版)
背景:傳統麻婆豆腐是辣的,但很多家庭會改良成不辣版,用豆瓣醬和生抽調味,保留豆腐的嫩滑,又不帶辣味,配米飯能多吃一碗。
常見問題:豆腐煮碎、味道寡淡。
解決方案:① 豆腐切成 1 厘米見方的小塊,冷水下鍋,加少許鹽,煮開后再煮 2 分鐘,撈出瀝干,這樣豆腐不易碎,還能去豆腥味;② 熱鍋冷油,油熱后加 1 勺豆瓣醬(提前剁碎),小火炒出香味,加 1 勺生抽、半勺白糖,再加小半碗清水,煮開后放入豆腐;③ 轉小火煮 3-5 分鐘,讓豆腐入味,然后用 1 勺淀粉加 2 勺水調成水淀粉,倒入鍋中,邊倒邊攪拌,等湯汁濃稠就關火,最后撒點蔥花、白芝麻,口感嫩滑入味。
2. 雞蛋羹
背景:雞蛋羹是很多人的 “童年回憶”,口感嫩滑像布丁,容易消化,特別適合給小孩、老人或病人吃,做法簡單,幾分鐘就能準備好。
常見問題:雞蛋羹有氣孔、口感老。
解決方案:① 雞蛋打入碗中,加少許鹽攪勻,然后加入雞蛋液 1.5 倍的溫水(一定要用溫水,別用開水或冷水),朝一個方向攪勻;② 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泡沫,或者用篩子過濾一遍,這樣蒸出來的蛋羹更細膩;③ 蒸鍋加水燒開,把碗蓋上保鮮膜(用牙簽扎幾個小孔透氣),放入蒸架上,小火蒸 8-10 分鐘,關火后燜 2 分鐘再開蓋,這樣蛋羹沒有氣孔,口感超嫩。
3-7. 其他豆制品 & 蛋類家常菜
還有涼拌豆腐絲(豆腐絲焯水后,加蔥絲、香菜、生抽、香醋、香油拌勻)、青椒炒蛋(青椒切小塊,先炒雞蛋再炒青椒,加少許鹽調味)、家常豆腐(豆腐煎至兩面金黃,加香菇、胡蘿卜翻炒,用生抽和蠔油調味)、鹵蛋(雞蛋煮熟剝殼,加醬油、冰糖、香料鹵 30 分鐘)、芹菜炒豆干(豆干切條,芹菜切段,大火快炒,加少許鹽和生抽),這些菜做法簡單,耗時短,適合日常快手烹飪。
四、海鮮類:鮮味兒十足,清淡不油膩(5 道)
海鮮類家常菜鮮味兒濃,而且大多做法清淡,不辣也能好吃,尤其適合喜歡吃鮮的朋友,不過處理海鮮時要注意去腥味。
1. 白灼蝦
背景:白灼是最能體現蝦鮮味的做法,廣東人做白灼蝦很講究,要 “斷生即熟”,這樣蝦的口感才脆嫩,搭配姜蓉蘸料,鮮而不腥。
常見問題:蝦煮老、有腥味。
解決方案:① 蝦剪去蝦須、蝦槍,用牙簽從蝦背第二節處挑出蝦線,洗干凈備用;② 鍋中加水,放 2 片姜、1 段蔥、1 勺料酒,大火燒開;③ 放入蝦,煮 1-2 分鐘(根據蝦的大小調整,中等大小的蝦煮 1 分鐘剛好,看到蝦身變紅、卷曲就關火);④ 撈出蝦,搭配姜蓉蘸料(姜切末,加少許鹽、生抽、香油,再澆一勺熱油),這樣蝦脆嫩不腥。
2. 蒜蓉粉絲蒸扇貝
背景:這道菜是餐廳常見的家常菜,在家做也不難,粉絲吸收了扇貝的鮮汁和蒜蓉的香味,一口下去超滿足,適合家庭聚餐時露一手。
常見問題:粉絲過硬、扇貝有沙。
解決方案:① 扇貝洗干凈后,用刀撬開外殼,去掉內臟和沙包,用牙刷把外殼刷干凈,粉絲用溫水泡 10 分鐘,泡軟后剪短;② 蒜蓉一半用熱油炒香,另一半生蒜蓉,加 1 勺生抽、半勺蠔油、少許鹽、白糖,攪拌均勻做成蒜蓉醬;③ 把粉絲鋪在扇貝肉上,再淋上蒜蓉醬,放入蒸鍋,大火蒸 5-6 分鐘;④ 蒸好后撒上蔥花,澆一勺熱油激香,這樣粉絲入味,扇貝鮮嫩,沒有沙子。
3-5. 其他海鮮類家常菜
還有香煎鱈魚(鱈魚用廚房紙吸干水分,撒少許鹽和黑胡椒,煎時小火慢煎,兩面金黃即可)、清蒸螃蟹(螃蟹洗干凈,肚子朝上放入蒸鍋,大火蒸 15-20 分鐘,搭配姜末醋蘸料)、蝦仁滑蛋(蝦仁用鹽、淀粉腌制,雞蛋液加溫水攪勻,先炒蝦仁再倒雞蛋液,小火慢炒),這些海鮮菜做法清淡,不辣也能吃出鮮味兒,適合喜歡清淡口味的朋友。
五、常見問題問答
-
問:做不辣的家常菜時,想讓菜更入味,有什么小技巧?
答:可以提前腌制食材,比如肉類用鹽、生抽、淀粉腌制 10-15 分鐘,能讓肉更嫩更入味;蔬菜類可以在快出鍋時加少許生抽或蠔油提鮮,也可以用蒜末、蔥花爆香,增加香味;另外,燉菜或炒菜時加一點點白糖,能中和食材的澀味,讓味道更柔和。 -
問:30 種不辣最常吃的家常菜里,有沒有適合上班族快手做的,15 分鐘就能搞定的?
答:有的,比如番茄炒蛋(10 分鐘搞定)、青椒炒蛋(10 分鐘)、清炒上海青(5 分鐘)、雞蛋羹(15 分鐘,蒸的時候可以做其他事)、蝦仁滑蛋(12 分鐘),這些菜準備工作簡單,烹飪時間短,上班族下班后做完全來得及。 -
問:給小孩做不辣的家常菜,需要注意什么?
答:首先要注意食材軟爛,比如肉類切小塊或剁成肉末,蔬菜切小丁或煮爛,方便小孩咀嚼和消化;其次少放鹽和調味料,避免加重小孩腎臟負擔;另外可以把菜做得好看一點,比如把胡蘿卜、黃瓜切成小花,雞蛋羹上撒點蔥花,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讓小孩更愿意吃。 -
問:做不辣的燉菜時,比如蘿卜燉牛肉,怎么讓牛肉更軟爛?
答:有幾個小技巧,一是牛肉切大塊,冷水下鍋焯水,加姜片和料酒去腥味,焯水后用溫水沖洗,別用冷水,避免肉質變柴;二是燉牛肉時加 1-2 顆山楂或 1 勺醋,酸性物質能讓牛肉的纖維變軟,更容易燉爛;三是用小火慢燉,別用大火,大火容易讓牛肉表面煮老,里面卻沒熟,小火燉 1-1.5 小時,牛肉就會很軟爛。 -
問:30 種不辣最常吃的家常菜里,有沒有適合減脂人群吃的?
答:有的,比如清蒸鱸魚、白灼蝦、蝦仁滑蛋、清炒時蔬(上海青、西蘭花、娃娃菜)、香菇扒油菜、芹菜炒豆干,這些菜熱量低、蛋白質豐富、膳食纖維多,既能滿足飽腹感,又不會攝入過多熱量,適合減脂人群日常食用。
以上就是 30 種不辣最常吃的家常菜的詳細介紹,涵蓋了不同食材類型,做法簡單實用,不管是廚房新手還是老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菜。平時在家做飯,不用總糾結 “吃什么”,照著這些菜譜做,就能輕松搞定全家的一日三餐,讓餐桌充滿家常的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