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現代生活中,燈光已成為我們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都離不開燈光的陪伴。然而,不同類型的燈光對眼睛視力的影響卻大不相同。那么,究竟哪種燈光對眼睛視力保護最好呢?這是許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影響視力的燈光因素
- 色溫:色溫是指燈光的顏色溫度,通常用開爾文(K)來表示。色溫低于 3000K 的光源為暖色光源,容易使人昏昏欲睡;色溫高于 5000K 的光源為冷色光源,容易造成視覺疲勞;而色溫在 3000K-5000K 之間的光源最接近自然光源,適宜日常活動與工作,其中 4000K 左右的暖白光較為理想。
- 顯色指數:顯色指數反映了特定燈光下物體顯示的顏色與在陽光下顯示顏色的接近程度,用顯色指數系數(Ra)表示,Ra 值在 0-100 之間。顯色指數越高,顏色還原越真實。白熾燈的顯色指數接近 100,是顯色性最好的光源,按照顯色指數由高到低排列為:白熾燈 / 鹵素燈﹥熒光節能燈﹥LED 燈。
- 照度及照度均勻度:照度是指單位面積上所接受可見光的光通量,用勒克斯(lx)表示。我國臺燈相關國家標準 GB/T 9473-2022《讀寫作業臺燈性能要求》中,臺燈照度級別分為 A 級和 AA 級。A 級最低照度在中心區域應≥300lx,總區域≥150lx;AA 級最低照度在中心區域應≥500lx,總區域≥250lx。同時,新國標對臺燈照度均勻度也有更高要求,中心區域的照度均勻度≤3,總區域的照度均勻度≤7。
- 光譜:眼睛的最佳光源是散射自然光,白熾燈 / 鹵素燈的光譜連續,最接近于自然光,熒光節能燈其次,LED 燈相對差一些。不過,全光譜的 LED 燈能夠模擬自然光線的光譜,可減少眼睛的視覺疲勞,對視力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 光線穩定性(頻閃):頻閃雖然肉眼可能無法識別,但長時間在有明顯頻閃的燈下學習和工作,眼睛容易產生疲勞。白熾燈和質量好的 LED 燈是無頻閃的,熒光燈則很難做到無頻閃,即使有些熒光燈采用了更高的閃爍頻率可達到近似無頻閃效果,長時間使用仍可能對視力造成影響。
- 藍光:過量的藍光會對視網膜產生傷害,還可能導致褪黑素分泌不足,出現失眠等問題。在 GB/T 9473-2022 “新國標” 中規定臺燈的藍光危害等級應為無風險類(RG0)。
選擇護眼燈光的解決方案
- 選擇合適的燈光類型:優先選擇全光譜的 LED 燈,它能模擬自然光線光譜,減少眼睛疲勞。無汞的熒光燈也是不錯的選擇,其發光柔和,顯色指數較高。應避免使用普通的白熾燈,因其發光效率低、能耗高,長時間使用易使眼睛疲勞。
- 控制亮度:閱讀或近距離工作時,建議環境亮度達到 300-500 勒克斯(lx)。可使用光度計來測量環境亮度,或選擇可調節亮度的燈具,根據不同場景和需求調整到適宜亮度。
- 注意臺燈高度與擺放位置:眼睛距離書本 30 厘米時較為合適,以此推算,臺燈的高度距離書面 40-50 厘米比較好。大多數人用右手寫字,臺燈應放在身體左前方,這樣寫字時不會因手的遮擋在紙上形成陰影,也不會使光線直接反射到眼睛里產生眩光。
相關問答
- 問:如何判斷燈光是否有頻閃?答:可以通過手機攝像頭觀察燈光,若在拍攝燈光時屏幕上出現明顯的條紋滾動,說明該燈光存在頻閃問題。
- 問:臥室適合用什么色溫的燈光?答:臥室燈光不宜過亮,應以營造溫馨、放松的氛圍為主,可選擇色溫在 3000K 左右的暖光燈。
- 問:顯色指數低的燈光對眼睛有什么影響?答:顯色指數低的燈光會導致物體顏色還原不準確,視覺干擾大,眼睛需要更努力地分辨顏色,容易引起眼睛疲勞。
- 問:臺燈的照度是不是越高越好?答:不是,照度應適中,過高的照度可能會產生眩光,刺激眼睛,導致視覺不適和疲勞。應根據國家標準和實際使用場景來選擇合適的照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