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膽固醇高的人買菜時總會在雞蛋柜前猶豫:蛋黃里的膽固醇會不會讓血脂更失控?其實這種顧慮早被科學研究推翻了 ——膽固醇高的人可以吃雞蛋,關鍵在于吃對方法,而非盲目忌口。
要搞懂這個問題,得先理清膽固醇的來龍去脈。血液里的總膽固醇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我們自身肝臟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占 70%-80%,而通過食物攝入的外源性膽固醇僅占 20%-30%。雞蛋黃確實含有膽固醇,一個蛋黃約含 186 毫克,但人體有精妙的調節機制:當飲食中膽固醇攝入增加時,肝臟會自動減少自身合成量,維持血脂穩定。更重要的是,蛋黃里的卵磷脂能乳化膽固醇、促進其代謝排出,還能提升 “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反而對心血管有益。
過去人們怕吃雞蛋,源于把膳食膽固醇和血脂升高直接劃了等號,卻忽略了真正的 “元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的研究明確顯示,雞蛋中的膽固醇并不會升高 “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真正推高血脂的是飽和脂肪。比如早餐時搭配雞蛋的培根、香腸,這些加工肉制品里的飽和脂肪才是膽固醇升高的主要推手,而非雞蛋本身。
既然膽固醇高的人可以吃雞蛋,那該怎么吃才科學?結合營養專家的建議,這幾點實操方法一定要記牢:
1. 控制食用量:每周 3-6 個更適宜
健康成年人每天吃 1 個雞蛋完全沒問題,膽固醇高的人群可適當調整為每周 3-4 個,或每天吃 1 個蛋黃的量。如果當天吃了其他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少量動物內臟),可暫時用蛋清替代蛋黃,既能補充優質蛋白,又能減少膽固醇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明確建議,普通人每周攝入 3-6 個雞蛋是合理的。
2. 選對烹飪方式:拒絕油炸,優選蒸煮
雞蛋的營養保留和健康程度,烹飪方式起決定性作用。推薦優先選擇水煮蛋、蒸蛋羹,這類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且不額外增加油脂。要避免油炸、油煎,比如炸荷包蛋會讓雞蛋吸收大量油脂,反而增加總脂肪攝入,不利于膽固醇控制。哪怕是煎蛋,也要少放油,且避免煎至焦糊。
3. 合理搭配:避開高飽和脂肪,多配降脂食材
吃雞蛋時的搭配比雞蛋本身更影響血脂。一定要遠離培根、香腸、黃油等高飽和脂肪食物,這些才是升高 “壞膽固醇” 的關鍵。建議搭配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如菠菜、西蘭花、芹菜),膳食纖維能減少膽固醇吸收;或搭配堅果、橄欖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幫助調節血脂平衡。比如早餐吃水煮蛋時,配一份蔬菜沙拉和全麥面包,就是很健康的組合。
4. 特殊情況:遵醫囑調整攝入量
如果不僅膽固醇高,還合并有嚴重的冠心病、糖尿病并發癥,或正在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雞蛋中的維生素 K 可能影響藥效),吃雞蛋前最好咨詢醫生或營養師。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因基因問題導致血脂難控制,也需在專業指導下確定雞蛋攝入量,不能盲目照搬通用建議。
最后要提醒的是,控制膽固醇不能只盯著雞蛋,更要做好整體管理。長期高飽和脂肪飲食、缺乏運動、精神緊張等都是導致膽固醇升高的重要因素。平時應保持飲食均衡,多吃全谷物、深海魚等有益血脂的食物,每周堅持 150 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才能讓膽固醇水平穩定在健康范圍。
相關問答
-
膽固醇高的人每天吃 1 個雞蛋會讓血脂升高嗎?不會。研究表明,健康成年人每天吃 1 個雞蛋,連續 12 周后總膽固醇和 “壞膽固醇” 水平并未顯著升高,且雞蛋中的卵磷脂還能輔助調節血脂。膽固醇高的人群在控制飽和脂肪攝入的前提下,每天 1 個雞蛋是安全的。
-
膽固醇高的人吃雞蛋可以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嗎?不建議。蛋黃雖然含膽固醇,但也是營養寶庫,富含優質蛋白、卵磷脂、維生素 A、D 及 B 族維生素等。盲目丟棄蛋黃會錯失重要營養,且蛋清的營養單一,無法替代蛋黃的價值。只要控制好攝入量,膽固醇高的人完全可以吃全蛋。
-
吃溏心蛋對膽固醇高的人更健康嗎?從膽固醇角度看,溏心蛋的膽固醇未過度氧化,確實比全熟蛋更易代謝。但溏心蛋可能存在沙門氏菌污染風險,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需謹慎。如果想吃溏心蛋,務必選擇新鮮度高的雞蛋,并徹底清洗蛋殼,或選擇可生食級別的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