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小常識大全
安全小常識:
1、安全用電知識
(1)不要用硬物,特別是金屬物摳插座插孔。
(2)學會看安全標志。紅色,表示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紅色標志注意不要觸摸;黃色,表示注意危險,如“當心觸電”等;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定;綠色,表示指示、安全狀態、通行。
(3)金屬制品是導電的,千萬不要用這些工具直接與電源接觸。水也是導電的,電器用品要注意不要站上水,小朋友們注意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用濕布擦電器。
(4)知道電源總開關的作用和位置,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總電源。發現有人觸電時。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救人,應呼喊成年人相助。
(5)在放學、上學路上,特別注意路邊的電線是否有脫落,見到一定要躲開。
(6)雷雨天氣,千萬不要站在樹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擊。
2、生活安全知識
(1)不要在樓梯上玩耍,特別是樓道擁擠時必須靠右走。
(2)嚴禁在樓梯的扶手欄桿向下直滑或追逐奔跑,踩空或撞人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
(3)嚴禁爬高或在陽臺護欄上探取東西,特別是擦窗戶時不要將身體探到窗戶外面。
(4)不要在建筑工地上玩耍,地上雜物較多,容易扎傷腳,樓房上面隨時可能掉磚瓦砸傷頭。
(5)不要在汽車后面玩耍,特別是捉迷藏,不要在危房旁玩耍。
外出時,最好能做到以下幾點。
(1)告訴成年親屬自己去哪里,大約什么時候回來,與誰一起。
(2)單獨外出時盡可能結伴而行,要走人多的地方。
(3)夜晚外出時,要帶手電筒等物品,要走燈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4)不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5)乘公共汽車,盡量靠近司機和售票員。
3、交通安全知識
(1)過馬路時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2)橫過車行道時須走人行道;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應做到紅燈停、綠燈行;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須注意過往車輛,不要追逐猛跑。
(3)橫過沒有人行道的車行道,須看清情況,讓車輛先行,不要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
(4)橫過沒有人行道的道路時須直行通過,不要圖方便、走捷徑、或在車前車后亂穿馬路。
(5)不要在道路上強行攔車、追車、扒車或拋物擊車。
(6)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臥或進行其他妨礙交通的行為。
(7)不要鉆越、跨越人行護欄或道路隔離設施。
拓展資料
安全是指沒有受到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危害的隱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更多建議:
有哪些安全常識?
一、用電安全常識
1、正確放置電器,避免超時間使用。電器應放置在無陽光直射或陰暗的地方,保持通風良好,電器使用一段時間,要讓其適當休息,盡量避免長時間連續使用,電器周圍禁止放置易燃物品。
2、電器嚴禁“帶病”使用。當電器出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用,例如異味、冒煙、震動、噪音增大、溫度升高應立即切斷電源,并請專業人員檢修,不要自行拆開電器,以防損換電器內部元件。
3、不用濕手、濕布接觸帶電的燈頭、開關和插座。使用電熨斗、電吹風等電器時,人不要離開。不私自或請無資質的裝修隊及人員鋪電線和接裝用電設備。
4、冰箱應避免緊貼墻放置。墻面在潮濕天氣里,受潮程度很大,并通過冰箱的小孔影響到里面的部件,從而導致冰箱內部受潮,因此擺放冰箱的位置要注意,冰箱與墻壁要保持一定距離,并且優先選擇通好位置。
二、冬季旅游安全常識
1、保暖很重要
冬季,很多山區、空曠地、水域附近土地的氣溫都會很低,所以御寒衣服(羽絨服、帽子、手套、圍脖)一定要穿好。
需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減少皮膚暴露的部分,防止凍傷。最好是隨身攜帶一些必備藥品(如防凍膏、維C等)和保溫杯(可以用來暖手)。
如果帶著相機和手機出行,一定要注意相機和手機的保暖。這是因為在低溫的環境下,電池的耗電量會增大,甚至有些手機會出現凍關機的現象。因此最好是隨身攜帶備用電池,或者借助體溫來保暖,這樣就既可以美美的拍照,也可以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第一時間打出電話。
2、出行要注意防滑
冬季許多景區的地面會有結冰積雪的現象,所以一定要穿具有防滑鞋底的鞋子。在這里,還有一個小技巧教給大家:每次下車時先注意腳下是否有水或冰面,邁步子時膝蓋微彎曲,保持重心向前,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摔倒的幾率。
如果是駕車旅行,則要特別注意當天的天氣情況,以防路面結冰而導致車滑,所以冬季駕車旅行防滑胎也是必備。
3、野外玩耍要注意雪盲癥
如果是在晴朗的天氣里來雪地,一定要注意雪盲癥現象的出現。雪盲癥是由于白雪地對紫外線吸收較少、反射較強,從而導致強烈的紫外線攝入人眼發生光化作用的一種現象。雪盲癥會導致眼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不能睜開、有劇烈灼燒感,是多見于冬季的一種疾病。
故大家在冬季出行時,不要貿然進入未開發地帶和偏遠地帶,如果選擇徒步在雪地行走,切記一定要帶好相應的越野設施。
4、注意切莫濕手摸冰鐵等物品
在冬天,如果剛剛洗過手,切記一定不要去觸摸放在外面的鐵或者是冰塊等物品。這是因為鐵的導熱性好,所以當冬天氣溫低時,濕手觸摸會導致手上熱量迅速傳導,同時手上的水也會迅速放熱結冰,因此會有“粘手”的感覺。嚴重者,則確實會被“粘”上。
5、一定要注意冰面
北方冬天的河道會凍上從而形成厚厚的冰層,看上去十分的結實,因此經常會有人在上面玩耍。但實際上,很多河流只是表面結冰,里面還是活水,有些冰層還會因天氣原因而產生裂縫,極易發生危險。
所以在冰層還沒有徹底凍死、或者天氣轉暖的時候,切記不要在冰上行走或者開車,以防意外的發生。即使是在冰凍期已經結成厚冰層的河道上,也不要往無人去的地方走,或者在注明冰面有危險的地方行走。
6、切勿酒后駕車!
喝酒時,人在酒精的刺激下會變得興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喝多,當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對于酒后駕車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發生撞車的幾率越大。當駕駛者血液中酒精含量達8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2.5倍;
達到10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4.7倍。即使在少量飲酒的狀態下,交通事故的危險度也可達到未飲酒狀態的2倍左右。
三、交通安全常識
1、不要把馬路當運動場。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小朋友在馬路上相互追趕著玩,這樣做很危險。因為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速度很快,就算立即停車,由于慣性也會繼續向前沖很遠,很可能撞到馬路上正在奔跑、玩耍的小朋友們。
2、小朋友一定不要在井蓋上踩著玩,有些下水井蓋沒有蓋嚴實,一旦踩到這些下水井蓋,小朋友們就有掉下去的危險。走路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腳下,繞開下水井。
3、每個孩子都活潑好動,所以駕車行駛時,不要忘記按下安裝在門內側的安全插栓。以免孩子在玩耍時誤開車門、車窗。
4、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兒童乘車必須堅持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即使只行駛兩公里的路程,也必須把孩子固定在安全座椅上。
5、不要坐在開動的車廂座位上看書,不要向車內外亂扔東西,不要吃東西,尤其是冰棒和串燒。
四、防洪安全常識
1、洪水來了,按照預定路線轉移、避難,注意扶老攜幼,相互幫助。如果洪水來得太快,已經無法步行轉移了,要使用事先備好的船只或門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轉移的工具。
2、當洪水來得很快,大水已經進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頂、墻頭或就近的大樹上,暫時避難,等待救護人員轉移。不能只身游水轉移。
3、土墻、干打壘住房或泥縫磚墻住房,只能做暫時避難場所,因為經水一泡,它們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
4、假如沒有大樹、院墻,屋頂又一時爬不上去,應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脫險。
五、防暴安全常識
1、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6、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8、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更多建議:
有什么安全小常識
安全小常識:
1、使用燃氣時不要離家外出,用完后及時關閉。
2、選用合格的電器產品和電動自行車,不超負荷用電,不私拉亂接電線。
3、正確使用燙熨機、取暖器等,窗簾和其他可燃物遠離電加熱器。
4、定期對家中的電氣線路、燃氣管道及灶具進行檢查,保證閥門接頭牢固、密封,及時更換老化線路、管路。
5、發現燃氣泄漏,迅速關閉閥門、打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6、不臥床吸煙、不亂扔煙頭火柴,處理煙嘴、煙缸之前確定香煙已經熄滅。
7、加強對老人和兒童的監護,對獨居老人要經常看望和陪伴。教育小孩不要玩火,打火機和火柴放在孩子們拿不到的地方。
8、嚴禁在家中放置、儲存汽油、松香水、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險品,不在陽臺、過道、屋頂堆放可燃雜物。
擴展資料:
安全規律:
安全管理的對象是風險,管理的結果要么是安全,要么是事故。我們說“安全的規律”,確切地說,就是事故發生的規律,就是事故是怎么發生的。世間的事都有個前因后果,事故這個結果也有原因,原因就在于事故相關的各個環節,就是說,事故是一系列事件發生的后果
。這些事件是一系列的,一件接一件發生的,就是“一連串的事件”。所以,安全管理上就有了“事故鏈”原理。事故讓人們看到了一個鎖鏈:初始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這是一個鏈條,傳統、社會環境、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失誤、事故傷害。
又像一張張多米諾骨牌,一旦第一張倒下,就會導致第二張、第三張直至第五張骨牌倒下,最終導致事故發生,出現相應的損失。按照“事故鏈”原理的解釋,事故是因為某些個環節在連續的時間內出現了缺陷,這些不止一個的缺陷構成了整個安全體系的失效,釀成大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安全常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