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最忌做這8件事!
1空調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歡開著空調裹著棉被睡一整夜??照{如果整夜開,室內外溫差過大,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腦供血不足,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發作“熱中風”。
2貪吃冷飲
3冷風對著吹
長時間吹空調會使寒氣凝滯在身體里,使身體的氣血運行受阻,很容易出現感冒、頭痛、鼻塞、面癱等病癥,頸椎對著空調吹,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
4口渴猛灌水
5不愛開窗戶
悶熱夏季不少人怕熱,閉窗室內吹空調。
其實,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易引發中暑,而且使用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質量會變差,反而致病。
6洗冷水澡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孔處于張開狀態,如果洗冷水澡,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
因此,夏至養生,最好每天用溫水洗澡,這樣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
7吃隔夜菜
經常會有人問,夏天涼菜可以過夜嗎?夏天,剩菜剩飯長時間放置,容易產生亞硫酸鹽等有害物質,即使高溫加熱,這些毒素也沒法消除。
專家介紹,臨床上因為夏天食用隔夜菜導致的問題并不少見,輕者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情況,重則導致食物中毒等問題。
8烈日下光膀子
不少戶外工作者圖涼快,脫掉衣服光著膀子干活,皮膚被曬得黝黑。
夏季人體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開了,如果長期被紫外線照射,除了會被曬傷,還會導致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腎臟疾病。
平安過夏,記住10個“一”!
1.一碗山楂酸梅湯
夏季喝些山楂酸梅湯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取山楂片、酸梅,加水煮爛,放入白菊花,燒開后撈出,然后放入適量白糖,晾涼飲用。
2.一碗薏仁綠豆粥
推薦喝些薏仁綠豆粥。薏仁健脾化濕,綠豆清熱解毒,非常適宜夏季飲用。
薏仁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溫水浸泡2~3小時,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綠豆最好也浸泡12小時,然后等份煮粥即可。
3.一頭大蒜
如果經常吃些大蒜,胃腸一定會舒服的度過夏季。
大蒜具有很強的殺菌、抗菌的作用,特別是夏季對腸道內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殺傷力。
4.一道苦瓜菜
中醫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說,所以夏吃苦瓜益處多。
5.一杯薄荷茶
夏季,胃脹氣等不適容易找上門來,喝點薄荷茶是不錯的選擇。
取綠茶3克(脾胃虛寒者可用紅茶代替),干薄荷葉6克(鮮薄荷葉加倍),用開水浸泡5分鐘,即可飲用。
6.一個午覺
夏至時節,晝長夜短,天氣炎熱,夜間睡眠多有不足,所以每天應安排短時間的午睡,以促進體力和精力的恢復。
午睡時間一般以一小時為宜,不宜坐著打盹,這樣容易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會出現頭昏腦漲等癥狀,同時也不宜伏案午睡。
7.一個“消火穴”
很多人在夏季,總感覺心煩氣躁、坐立難安,可以壓一壓膻中穴。
膻中穴對于身體已經存積的“火氣”也有很好的消導作用,對心火肝火旺的人都有很好的調節功能,是很好的消導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兩乳頭連線與胸骨的交點處。
8. 一小時步行
走路慢運動適合夏季,每天快走30分鐘-1個小時,以微微出汗為宜。
9. 一個溫度26℃
空調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8℃。
10. 一次泡腳
睡前用40℃的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夏季養生知識,人人需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