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夏季炎熱,人們出汗較多,因而我們的洗澡次數也較其他季節增加。洗澡除了能使身體保持清潔外,如果加入一點中藥,還能起到祛暑、潤膚、止癢、通絡等功效,對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風油精浴
在浴水中,加入幾滴風油精。洗浴后,會感到全身涼爽,精神抖擻,還能防止生痱子。
2
菊花浴
菊花30克,煎汁去渣,將藥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此浴有解暑、明目、醒腦之功。
3
金銀花浴
金銀花30克,煎汁去渣,將藥液加入浴水中洗浴。浴后涼爽舒適,對小兒生痱子效果較好。
4
藿香正氣水浴
藿香正氣水1支,兌入洗澡水中。此浴能預防蚊蟲叮咬,治療小兒痱子、濕疹,效果也很好。
5
香醋浴
在浴水中加入少許醋。香醋能美容,并能殺死皮膚上的一些細菌,可以使皮膚光滑細膩,延緩衰老。用此浴洗頭能使頭發柔軟光澤。
6
止癢浴
苦參、白鮮皮、黃柏、蛇床子各15克,煎取汁液,倒入浴盆中,加溫水洗浴。此浴可以治療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疾患。
7
通絡浴
川烏、桑枝、桂枝、細辛、五加皮、伸筋草、透骨草各12克,煎取汁液,倒入浴盆中,加入熱水,保持水溫在45℃~50℃左右,浸沐擦浴30分鐘。重點洗頸肩、腰背及膝蓋等處。溫經散寒,活血止痛。能祛除關節寒濕,適用于畏寒肢冷、頸肩腰腿痛等。
8
溫肺浴
麻黃10克,細辛10克,川椒目20克,制附子10克。煎取汁液,倒入浴盆或浴桶中,加溫水洗浴。對冬季咳嗽哮喘有較好效果。
中藥藥浴時應注意
①不宜空腹,也不宜餐后即浴。
②忌同時使用肥皂或其他浴液、浴露等,以免影響藥效。
③藥浴后應靜臥半小時。
④對關節疼痛、哮喘等疾病,藥浴僅作為輔助治療,療程一般為15天或更長。
⑤老年人、心腦血管病人藥浴時,應有人在旁照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