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3天7例,復課復工后已有多人中招…

經(jīng)過疫情“肥宅”后

很多人開始急于找回出汗的感覺

趕上夏天的腳步

快速瘦下來,回歸日常

但近段時間

因運動損傷送醫(yī)的新聞層出不窮

南京34歲白領健完身心跳驟停;

南京一姑娘報復性擼鐵后送醫(yī)急救;

惠山區(qū)一女士報復性鍛煉后,膝關節(jié)半月板的損傷;

長沙一醫(yī)院3天診斷了7例‘應力性骨折’患者,均為才復課沒多久的14-15歲青少年

......

不斷地

“報復性運動”被很多人提上日程

卻反被“報復”

那復課復工后,

到底該如何科學重啟體育運動呢?

有人可能心里疑惑:

只是回歸到疫情之前的運動強度,

怎么也會受傷呢?

這是因為疫情宅家,身體長時間的“運動停擺”,心肺功能和基礎代謝能力都會下降,這些功能的下降就會導致供氧能力減弱,耐力和體力會不如從前,肌肉等“業(yè)務能力”也沒法兒跟上大腦中的動力定型,所以很容易發(fā)生各種“翻車”事故,比如跑步當中肌肉拉傷、關節(jié)扭傷、韌帶或軟骨損傷等。

所以,

為避免運動損傷,

重啟體育運動還要從長計議。

01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重啟要循序漸進

復工復課之后的鍛煉要聽從身體的感覺,不能馬上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比如長跑馬拉松,還有青少年們最喜歡的足球、籃球比賽等極限或者對抗激烈的劇烈運動。

可以從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開始,如散步、慢跑等,也可以選擇娛樂性球類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剛開始運動時間可以盡量控制在30至40分鐘,鍛煉一段時間后,根據(jù)自身狀況可逐漸增加強度和運動時間。

也可以參照一下“科學健身金字塔”,根據(jù)需求,選擇合適的項目及控制好運動時間,進行科學、安全、有效的鍛煉。

02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8-12歲孩童期

此階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靈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骨骼相對較脆弱,因此要避免強烈的運動沖擊,并注意運動時長。

建議這一階段的孩子

可以參加以下活動:

↓↓

打乒乓球,能鍛煉身體的靈敏性,減輕眼部疲勞、預防近視。

打羽毛球,能放松頸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

打網(wǎng)球,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學跳舞,提高身體的柔韌度。

12-18歲黃金期

此階段是生長發(fā)育階段,要注重骨骼生長及骨密度形成,同時也是心肺適能發(fā)育的敏感期,在鍛煉時要盡量避開承重過大的運動。

乒乓球和羽毛球運動可以繼續(xù)進行,籃球、足球、排球等球類運動也可以列入運動日程。

18-25歲成熟期

此階段身體功能處于鼎盛時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靈敏度、穩(wěn)定性及彈性等各方面均達到最佳點。可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培養(yǎng)鍛煉習慣,提高身體綜合素質(zhì)。

建議每周進行三次訓練,最好有氧和力量訓練結合,如健美操、瑜伽結合推舉等。

26-45歲發(fā)胖期

這一階段要防止脂肪的堆積,減緩壓力。

男士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訓練,如推舉,但要控制好強度,不要過于勉強自己;女士可以進行低強度的有氧訓練,如瑜伽、慢跑、爬山。

46-65歲衰老期

這個階段人的體力和肌肉量開始下降,運動主要以對抗骨質(zhì)疏松、肌肉松弛為主,要以安全、簡便為原則。

推薦健步走,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體脂率;靜蹲、舉啞鈴等力量鍛煉以增強或維持肌肉力量。

65歲以后老年期

65歲以后身體機能都是處于低水平,此階段主要以提高生活質(zhì)量、預防跌倒、提升心肺功能為主。

建議做輕柔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并配合適量的力量訓練堅實肌肉、強化骨骼,并適當多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鈣質(zhì)等營養(yǎng)素。

03運動時,幾個小細節(jié)要做到

1)熱身:開始某項運動前,循序漸進地做一些簡單的基礎練習,讓身體慢慢恢復肌肉記憶。

2)做好運動中的輔助保護:例如借助外在的輔助工具,包括合腳的鞋子和松緊適當?shù)囊路⒆o膝護踝、登山杖等等。

3)高度重視身體信號:運動中一旦感覺呼吸困難、心率加快到感覺心慌,出現(xiàn)停止運動也不緩解的大汗淋漓等情況,應該立即停止運動,并觀察自身情況是否好轉(zhuǎn),若情況有更嚴重的趨勢則需要前往醫(yī)院就診。

4)冷身:它的重要性不亞于熱身運動。讓身體從運動狀態(tài)過渡到靜止狀態(tài)的適應過程,可以避免運動者各項身體機能變化過快而影響健康。比如跑累了可以先緩慢地走走,然后再停止,休息。

最后再次鄭重提醒:

長時間沒有運動

不適宜突然劇烈運動

運動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來源:江蘇疾控


往期回顧:

幸福的家庭,有這4個護身符

武漢要給這些人發(fā)補貼了!

民間“補品”吃后頻繁嘔吐,消化道出血!家長們注意了

目前8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你還不來嗎?

轉(zhuǎn)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zhongyi/view-18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