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日均休閑時間僅2.42小時!請別拿“累”不

近日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9—2020)》

發布的數據顯示,

除去工作和睡覺,

2020年中國人每天平均休閑時間

僅為2.42小時,比2018年少了25分鐘。


過勞死已經是近兩年頻發的死亡原因。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更新《國際疾病分類》名單,首次把“過勞”列為“影響健康狀況或與健康服務相關的因素”,認為它可能會引發相關疾病。

在醫學中過勞被稱為過勞綜合征,通常指由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心理壓力過重引發的一系列身心健康問題,是對身體健康的“全方位打擊”。

“過勞死”的十大危險信號

1、“將軍肚”早現,30-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

2、脫發、斑禿、早禿,多為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3、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出現腿痛、性欲減退或過早閉經等身體衰退的早期信號。

4、頻頻去洗手間。

5、記憶力減退,忘記熟人名字。

6、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睡眠時間越來越短,醒來后也不解乏。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9、經常頭痛、耳鳴、目眩,檢查沒有結果。

10、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上述1-2項者為“黃燈”警告期;有3-5項者為一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有過勞死的征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已進入“過勞死”的預備軍。

!


哪些習慣會加重疲勞?

01

不吃早餐或早餐缺“動力食物”

碳水化合物在人體中可以轉化為葡萄糖,而葡萄糖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早餐少了它,一天的好精神就會缺少動力。碳水化合物吃得不夠,身體就會挪用肌肉儲存的能量,最后會使新陳代謝變慢,人體感覺疲勞。因此,早餐要吃夠“動力食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建議,大家可以選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淀粉類食物,如面包、饅頭、燕麥、雜糧;富含淀粉的豆類,如紅豆、綠豆、豌豆;薯類如馬鈴薯、甘薯、山藥、芋頭。

02

東西太雜亂

如果家里的裝飾物擺得太滿、擺放過于對稱或整齊、同一個空間只放一類裝飾物,都會給人壓迫感,產生視覺疲勞。不妨每天花幾分鐘整理雜物,告別凌亂。

03

太依賴電子產品

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導致電腦視覺綜合征,出現疲勞、視力模糊、頭痛等癥狀。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睡前長時間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會讓人們睡不著覺。因為多數電子產品屏幕發出的是藍光,其波長非常接近于日光,會讓人體誤認為處于白晝狀態,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擾亂人體生物鐘。


對此醫生建議,夜間尤其是睡前,應盡量少使用電子產品,如需使用,也應適當調暗屏幕亮度。長時間看電腦、電視的人,建議最好每隔20分鐘就對著20米處遠眺。

04

不吃肉類

多吃蔬菜水果確實是好事,但如果完全告別肉類,身體會很辛苦。因為肉類鐵含量豐富,而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參與體內二氧化碳和氧的運輸。如果體內缺鐵,尤其女性,即使飲食再健康,也會感到疲勞。

此外,素食主義者在吃蕓豆、菠菜等富含非血紅素鐵的食物時,建議同時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等。

05

運動過量

運動過量打破了人體自身的和諧,比不運動帶來的危害更大。當你在運動后出現反應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彈性減小、吃不香、睡不好、抑郁、腹瀉、易感冒等狀態時,很有可能都是整體過度疲勞造成的。建議,人們在運動時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比如一周運動2~3次,運動一次,休息兩三天,并根據年齡、身體狀況等選擇運動項目。

!


工作過量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

憂愁煩惱造成的緊張,

喜歡甜食、

運動不足導致的提不起勁兒等。

但你絕對想不到,

這些“小事”和可怕的過勞死之間,

只有五步距離!

從疲憊到猝死只差5步

第一步:打不起精神

這個階段的人常覺得不如以往那么精神百倍。此時人體吸入的氧氣量減少,血液中氧氣濃度與血糖值下降。于是身體發出警戒,告訴你“我已經疲勞了”。

要消除這種疲勞非常簡單,每天深呼吸5次即可,能提高肺活量,增加腦供氧量,解除疲勞。吸氣時,先使腹部膨脹,然后使胸部膨脹,達到極限后,屏氣幾秒鐘,逐漸呼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盡量排出肺內氣體。反復進行吸氣、呼氣,每次3~5分鐘。

第二步:昏昏沉沉

這個階段的人不但身上沒勁兒,而且整個人都昏昏沉沉的,甚至還會莫名沮喪。此時人體血液中的氧氣濃度與血糖值持續下降,導致肌肉或內臟組織陷入氧氣與營養不足的困境。

除了深呼吸外,每天還需做一些輕度體操,如打太極拳,讓僵硬的部位獲得伸展,恢復正常血流。

還可以做廣播操中的擴胸運動,堅持10~20分鐘才有效果。此外,下班后最好泡個熱水澡,堅持晨練,以恢復活力。

第三步:渾身酸痛

這時的人會感覺體力透支,早上不愿起床,肩膀、背部、腰部等總是酸痛疲倦,皮膚暗沉,暴瘦或肥胖,焦躁易怒,有人還會拉肚子,體溫低,睡覺磨牙。

此時是抵御疾病上身的最后屏障,要注意保暖,每天睡夠8小時,睡前不要劇烈運動,以提高睡眠質量。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休假一周。依賴咖啡、濃茶、藥物的人要改掉這些習慣,以免身體陷入惡性循環。

第四步:開始得病

除了身上疼痛外,還會有青春痘、口腔潰瘍、牙周病、胃炎、便秘與食欲不振等癥狀,甚至還會輕度憂郁。

這個階段的人應及時到醫院體檢,解決已有的健康問題,并捕捉尚未“萌發”的疾病。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至少堅持1周以上,讓身體恢復原有的步調。

出現憂郁情緒切不可濫用藥物,可通過找朋友聊天,參加團體活動等方式調節,不能自我調節的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第五步:癌癥潛伏

如果不重視疲勞的前四個階段,任由其發展,頸椎病、胃病、冠心病等都可能找上門,甚至癌癥也會悄悄侵襲你。一旦踏入這個階段,輕者需要幾個月,重者需要幾年的休養生息才能恢復。

休息與運動是消除疲勞的關鍵。休息時要采取與工作時相反的姿勢,例如工作時多半站著的人,休息時就要坐或臥;老是伏案工作的人,休息時一定要站起來,手臂舉高,借此松弛肩膀肌肉。

此外,除了要堅持日常運動,還要有針對性地運動,哪兒覺得僵硬、發涼,就著重鍛煉哪兒。

!


3招幫你贏回健康

01

及時察覺壓力信號

當壓力過大時,身體最脆弱的部位會有一些特定的信號,比如偏頭痛、胃痛、心悸、背痛等。在行為上,喜歡離群索居;無故爽約、遲到或缺席;不想遵從工作規范等。

02

疲勞時補點鉀

當你經常熬夜、身心疲憊時,身體內的葡萄糖就會大量移入細胞,很容易造成體內低鉀現象,增加心血管功能障礙的突發幾率。

其實,補充鉀元素一點都不難,在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及菠菜、紫菜、黃魚、雞肉、牛奶中都可以找到它。

03

擠時間鍛煉

即便你無法做到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的鍛煉強度,你也可以每月少開一天車、走樓梯不坐電梯、將電話放在盡可能遠的地方、空閑時打個盹兒、伸伸懶腰,甚至哼段小曲兒,都比完全坐著不動的好。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zhongyi/view-18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