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人別哭,我來教你怎么吃,不做油膩中年人!

上周在公號里,我做了一次加味玉靈膏的團購,文章中特別寫了,濕熱體質人群不適合服用。
于是后臺一堆濕熱的朋友哭倒在廁所。。。。。。這是歧視濕熱人嗎?大家不都是辛辛苦苦的打工人,為何要這么歧視我們?
是的。不能這樣,于是濕熱人的飲食立刻被安排上——今天就專門寫些個只適合濕熱人吃的東西,氣死那些不濕也不熱的人!


還真是的。十人九濕,剩下的那個多半你也碰不見。
濕本身是一種陰邪,一旦存在身體里就很難代謝出去,除非身體的脾氣充足,陽氣旺盛,才能把多余的水飲運化,或氣化出去。好了問題來了,現在的人多半都脾虛,陽氣更是不足,想要化掉水飲談何容易?
不信你們隨便叫身邊的人把舌頭伸出來給你們看看,要么水拉拉,要么就有明顯的口水線,要么就有厚膩的舌苔。
都是濕人。
那濕熱人是怎么來的呢?濕是有形的實邪,熱為無形的實邪。有了濕,熱就有了能停留的載體,所以立刻勾結,成了濕熱互結。
熱可以是外感的熱邪,也可以是吃進來的熱邪(比如過食辛辣、熱性的食物),也可以是濕邪郁久自化熱。
一旦濕熱形成,就比較難治了——既要除濕又要清熱,而且還不能清熱清得太厲害,否則很容易形成冰伏,也就是把濕熱這一團東西給冰凍住,更化不掉了。
那怎么辦呢?對于濕熱,就要以除濕為主,清熱為輔。中藥湯劑里有三仁湯、溫膽湯、龍膽瀉肝湯、平胃散,都是常用的除濕熱的方劑。
可是有些人不太會辨證,不敢隨便給自己用藥,怕吃壞了更完蛋。所以呢,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款食療的方法,相對來說,即使辨證沒那么準確,也吃不壞人。

我們先來看看濕熱人都有哪些明顯的特征吧:
總體特征: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
常見表現:面部、頭發容易出油,易生痤瘡,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滯或便秘,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濕癢,女性易帶下黃多、豆腐渣狀,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心理特征:容易煩躁、焦慮。
這樣體質的人,是不適合進補的,否則更容易增加體熱,出現上火癥狀。過于滋膩的食物,也會讓本身就功能不是很好的脾胃負擔更重。
要想進補,就得先把濕熱除了。
除濕熱,最常用的,藥食同源的食物就是薏苡仁、白扁豆、茯苓、赤小豆。這幾樣東西說實話,都不好煮,很難煮爛,即使煮爛口感也一般。所以最好的吃法是把它們研磨成粉,和大米一起搭配煮粥。
1、薏苡仁白扁豆粥。
薏苡仁粉40克、白扁豆粉30克,適量的大米一起煮粥。早晚食用。
薏苡仁有清熱除濕的功效,白扁豆能健脾化濕,一起煮粥早晚服用,吃上一段時間可以明顯改善濕熱體質,強健脾胃。尤其適合濕熱愛長痘痘的青少年,因為薏苡仁除了可以除濕,還有排膿,解毒散結的作用。

2、茯苓車前粥
茯苓粉、車前子各30克,大米適量,白糖少許。
將車前子用紗布包好,放入砂鍋內煎煮半小時。煎好后去渣取汁,放入茯苓粉和大米共煮粥,最后加入少許白糖調味。
方中的車前子藥房可以買到,有清熱利尿,滲濕止帶的功效,茯苓健脾除濕。因此這個粥,主要用于小便黃、白帶黃多的人。

3、赤小豆薏苡仁粥
赤小豆粉30克,薏苡仁粉40克,大米適量。
將赤小豆、薏苡仁粉與大米一同煮粥即可。
赤小豆可以利尿通淋、利水消腫、排膿解毒。這個粥特別適合那些小便澀痛、黃少人群,也適合腳氣重,腳趾流黃水,瘙癢難耐的人。
4、山楂扁豆粥
薏苡仁30克,炒白扁豆15克,山楂15克,紅糖適量。

以上三樣放在一起加水煮粥,粥成后加入紅糖調味。
這個方子來自《本草綱目》,是治療濕熱郁阻導滯的月經不調或閉經證的。方中薏苡仁和白扁豆除濕健脾清熱,山楂和紅糖散瘀化積、調經。
以上的幾個小方子都是非常安全的食療方,既可以調理濕熱體質也可以純粹作為食物食用。但要注意的是,若想調理體質,那么服用期間就要忌口,熱性的牛羊雞肉少吃,油炸食物不吃,早睡不要熬夜。因為再好的藥物和食療,也扭不過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藥治三分病,七分靠自己。
好了, 要想讓自己告別油膩,那么就從吃對食物開始吧。

每天都很煩人的小廣告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skh9.com.cn/zhongyi/view-18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