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實有調理好的,可不是用一年半年的時間。
我的鄰居,退休后查出糖尿病(北京動物園退休),她完全接受不了,只有一個想法:不吃藥,不吃藥,不吃藥!醫生建議她飲食控制、結合運動試一試。
在飲食上,她吃很少的主食,不吃肉了,只吃豆蛋奶;運動方面,三餐后都出去運動,快走和慢走相結合,每日達到5-6個小時。365天不間斷。
前三年,她那臉色簡直沒法看:蠟黃蠟黃的,皮膚非常干,皺紋增多,1.4米的身高,體重減了十多斤。可喜的是,血糖確實一點一點得到控制,待血糖平穩后,慢慢的開始吃一些肉類食物,再慢慢的加一些主食,臉色也好了,皮膚也有光澤了,五年后痊愈,是一個健健康康的老女人了。
今年她70出頭,每天出去兩次散步,飲食方面已經養成好習慣,體檢指標都正常。
我30年糖尿病,比鄰居患病早,我看著她的改變,但是我做不到!不是毅力的問題,而是我的身體條件不允許:膝關節、髖關節都有毛病,那樣的運動量我根本承擔不起!
所以,糖尿病人可以通過飲食控制、適量運動,不吃藥,把自己恢復到健康狀態,成為健康人。但是,不是人人都可以、都適用的。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專科醫生來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有人說糖尿病可以用半年到1年半的時間調理好,這種說法可信嗎?
對于這個問題,關鍵是如何理解“調理好”這個問題。
一般的認為調理好是治愈,也可以是穩定。
糖尿病目前無法治愈,說能夠治愈的醫生或者藥物都是騙人的,幾乎都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當你看到某人或者某物說能治愈糖尿病,那么你轉身就走應該會減少很多損失。
糖尿病是可以穩定的,通過科學的正規的治療,其實不需要半年或者1年半那么久的時間,我曾經給有些患者用藥,吃過藥后的當天血糖就在逐漸下降,之后就再也沒有升高過。
通常血糖會在用藥后就會開始下降,能長期保持穩定才是我們治療的目的。這需要糖尿病朋友長期的堅持,定期進行血糖等項目的檢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不等于終身疾病,及早的干預,適當的治療,完全有可能逆轉。糖尿病人用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能不能調理好?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能調理好。
\n
更多相關建議:
對于大部分初發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指標超出標準不多的情況下,通過飲食調整、運動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是有可能控制住,讓血糖穩定的,也有部分逆轉的例子。
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從健康到患病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超重肥胖、炎癥、飲食結構問題等造成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量增加,進一步發展造成胰島β細胞受損,胰島素分泌量不足從而引發糖尿病的發生。
因此通過體檢早發現,可以提前進行干預,有利于控制其發展和維持血糖穩定,甚至有逆轉的可能。
下面說說非醫學方面的干預。
一、首先要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具體體重標準可以翻看作者前面的體重方面的文章。超重和肥胖是高血糖的一大風險因素,所以應該加強飲食控制及增加運動量將體重減下來。
二、減少精制主食的量,增加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如增加肉蛋奶及蔬菜類食物、雜豆飯并控制一天的總熱量。
三、加強運動,比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車等等。
四、戒煙戒酒,早睡早起。
如果能夠在二型糖尿病早期發現,并進行上述營養和生活方式的及早干預,那么是有希望穩定住血糖的。
如果覺得回答對你或你的朋友有用,請點擊關注并分享,有問題可在下面評論。跟我一起學習營養健康知識,做好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管理者。
更多相關建議:
我今年61歲,年初被確診為二型糖尿病,經過半年的管住嘴邁開腿,在沒有吃任何藥物的前提下,病情得到了逐漸逆轉,而且多年的脂肪肝消失了,甘油三酯下降了,我身高1.78米,體重從166下降到146,降了20斤。下面是我今年在醫院檢查的情況:1.3月24號達州市人民醫院 空腹血糖8.03,喝葡萄糖二小時血糖13.99。2.3月29號達州市人民醫院 空腹血糖7.78,餐后2小時血糖14.06,糖化血紅蛋白A1c6. 94。3.4月30號達川區人民醫院 空腹血糖6.47,糖化血紅蛋白A1c6.94.9月20號達川區人民醫院 空腹血糖6.1,餐后2小時血糖9.00,糖化血紅蛋白A1c6.5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從3月份確診時的8.03、13.99、6.94下降到現今的6.1、9.0、6.5;二型糖尿病基本上得到了逆轉。我的作法如下:1.鍛煉:一是走路,每天早餐和晚飯半小時后走路共16000余步(80分鐘),開始慢走逐漸加快步伐到快走。二是靜坐:每天晚上10點半開始靜坐修煉一小時,收功后用右手五指從后往前梳頭36次,并摩腹。三是摩腹:每天早晚各作一次,早上起床時和晚上靜坐后,方法是將右手放在左手上面沿著肚臍從左到右摩腹36次,圓圈從小開始越摩越大;然后從右到左摩腹36次,圓圈從大開始越摩越小。力度適當為宜。2.控制飲食:鍛煉的同時,還是要管住嘴,適當控制飲食,主食要控制住盡量少食,肉類不要吃肥肉,可以適當吃些雞鴨魚肉,蔬菜和水果可以多吃,特別不要喝含糖的飲料,酒可以適當飲用,但不要喝啤酒。總之一句話,吃飯七分飽就行了。
更多相關建議:
若這里的“調理好”=血糖穩定、不用打胰島和吃降糖藥、看起來和常人一樣,那這個我完全相信且贊同。若這里的“調理好”=徹底治愈糖尿病,那我就有必要杠一下了。試想,若真的能徹底治愈糖尿病,那每年統計出的糖友數量,不應該是呈明顯下降趨勢嗎?
但你看下圖:
一、調理好=血糖穩定
這種情況是肯定純在的,特別是早期的2型糖友,由于胰島功能存留較好,經過胰島素強化治療以后。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完全可以不必打胰島素和吃降糖藥,有的甚至連忌口都不必太注意,而且血糖還很穩定。
還有的糖友,早期血糖是偏高的,但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配合藥物治療。堅持一段時間后,藥物慢慢減量,直到停藥。
這些糖友經過“調理”后,看起來確實跟常人一樣,又不用打針、吃藥,身體又很健康。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糖尿病已經根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胰島功能變差,或者生活開始不節制,血糖還是會增高。
二、調理好=徹底治愈糖尿病
徹底根治糖尿病,只存在于糖前期,也就是處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人群之間的血糖水平。這時候,你說經過調理,那是有1/3的希望,可以徹底治愈。
不過,確診后的糖尿病,目前是沒法根治的。我們用逆向思維想一下,假設真的能治愈,全球糖尿病人數,是不是應該每年大幅度減少?
很明顯,結果并非如此,每年糖友確診人數都是明顯增加的,所以,假設不成立。
總的來說,將血糖調理到穩定水平,是可以做到的;但想要徹底擺脫糖尿病,目前還不行。
創作不易,若覺得對您有幫助,請點贊、轉發、評論!若還有不明白的,請評論區留言!
更多相關建議:
如果所說的調理好是指沒用藥血糖也正常,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是指完全恢復正常,這是難以實現的,也就是說糖尿病有機會得到緩解的但不能像感冒一樣治愈,如何理解呢?
糖尿病緩解的標準是什么?
新近發布的《緩解2型糖尿病中國專家共識》給出定義如上所述,即在不服用降糖藥的情況下血糖長時間處于正常范圍內。
具體一點,可以用幾項指標來衡量:
- NO1:在不用或停用降糖藥3個月后,糖化血紅蛋白小于6.5%。
- NO2:多次測量空腹血糖均小于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7.8mmol/L。
需要知道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人都能得到糖尿病緩解,這樣的人大多體重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病程不超過3年,病程超過5年的人可能性很小,。
而且要想得到糖尿病緩解,需要采取嚴格的飲食控制+運動鍛煉措施,半年至一年內體重至少能減輕10%以上。
此外,接觸煙酒、作息規律、心太平和、勞逸結合等也是要做到的,雖然能全部做到很難,但努力去做了,即便無法獲得糖尿病緩解,也將延緩糖尿病的進程而受益終生。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要看是一型還是二型糖尿病,糖尿病查出時間,病情狀態,有無糖尿病并發癥,治療是否規范,穩定等。總之,合理治療,嚴格生活方式管控,堅持運動,糖尿病是可以調理控制好的!
更多相關建議: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目前不可治愈。
所以,不要相信所謂的“神藥”或者“偏方”可以完全治好糖尿病。
題主說到的調理好,如果是指的血糖恢復正常水平,那么還是極有可能實現的。
但這并不代表糖尿病已經被治愈了,患者還是需要通過長期的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藥物治療等五駕馬車來控制好病情的發展。必要的時候,還要啟用胰島素治療。
目前,糖尿病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
1、健康教育:廣泛宣傳教育讓人們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識;
2、飲食療法:合理均衡膳食,控制總熱量;
3、運動療法:采取輕中度有氧運動方式,餐后運動為主,持之以恒;
4、藥物治療:主要為降糖類、預防并發癥類的藥物;
5、血糖監測:監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定期復查糖化血紅蛋白、肝腎功能、血脂等相關指標。
糖尿病,可以說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
雖然目前沒有辦法治愈,但糖友也不要灰心,只要積極面對,那么,就要有信心可以控制好病情,延緩病情的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而那些還沒有患上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或者其他人群,都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合理飲食、堅持運動、充足睡眠、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等等,這些行為都能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綜上,希望糖尿病友都能夠堅持通過科學的方法控好血糖,穩定病情,不要聽信一些未經證實的言論。
更多相關建議:
我有糖尿病快8年了,各方面都很注意,我不相信能在沒有任何條件下能調理好。我有個糖友他親戚給他從日本帶回來的藥一周吃一次,希望我們國家在研究方面加快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