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喝酒對人的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記得我我有個叔叔長年酗酒,因為他是村里的村長,過去20多年里村里大事小事村民都找他,紅白喜事,家庭糾紛,村里要改造什么的,免不了吃吃喝喝,就這樣養成了喝酒的習慣,有時心情好也喝,心情不好也喝。慢慢就開始酗酒了。
最嚴重時早飯也要喝些,沒有菜,就著咸菜也能喝點,中午也是如此,每天喝多暈暈乎乎的,不過和村民溝通還行,算是正常,到了晚上就喝的更多了,因為不工作了,喝多了也沒什么大事,迷迷糊糊就睡覺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到了我叔叔58歲時就得了肝硬化,家里人開始著急了,去省城大醫院看了,醫生說你這個肝硬化轉化成肝腹水了。最后通知家屬回家養著吧!
我想說的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我們身體還健康時應該注意保養身體,盡量不要給家里人帶來痛苦和災難,自己身體垮了,全家人都會跟著遭殃,從身心到經濟上的流失,你的身體牽連著整個家族,所以要愛護身體,就是愛家人。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長期飲酒,最關鍵的是“限量”。現實中的情況是,飲酒者往往越喝越多,所以才會有諸多問題。
雖然每個人代謝酒精的能力不同,但所有人都會因長期飲酒造成的問題是:
1、營養失衡。酒是有熱量的,喝酒的人有很多不愛吃飯,尤其是不愛吃主食,長期這樣下去,就會造成營養失衡;
2、體脂增加。1克酒精可以產生7kcal的熱量,代謝不掉的熱量就轉化成脂肪積聚在身體里,體脂自然會增加;
3、胰島素作用被動增強。不論是什么樣體質的人,它的內臟也許經得住折騰,但是分泌物畢竟都是相同的。長期飲酒必定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只是說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是因人而異的,但是這仍然有急性低血糖的風險;
4、末梢神經受損。酒里必定含有甲醇,不論多少,都能直接損害末梢神經。
5、降低肺循環功能。攝入人體的酒精,一部分要靠肺來代謝,但是肺本身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代謝器官,要它代謝酒精,就必定影響其本身的機能。再加上酒會刺激消化液分泌,同時又麻痹松弛食管末端膜瓣,因胃氣上逆自然也會刺激到氣道黏膜,久之成害。
現實來講,對某些人來說,戒酒并不實際,所以一定要做到限酒。嚴禁酗酒,若飲酒時盡量飲用低度酒,青少年不應飲酒。
更多相關建議:
當血乙醇濃度=22mmol/L(100mg/dl)時,此時不宜開車,若駕車易發生車禍。多在2到5天內自愈緩解2.酒精性幻覺反應 患者沒有意識障礙,沒有定向障礙.表現為被害妄想或者幻聽、看物變形或錯覺,一般持續3到4周緩解。可導致出血。
5.呼吸系統 慢性肺炎多見。
6.代謝性疾病和營養性疾病 :臨床上低血糖和低鉀血癥多見
7.泌尿生殖系統 男性性功能障礙。女性則胎死宮內幾率增加。胎兒酒精中毒可出現畸形、發育遲鈍、智力低下。
最后長期喝酒或者嗜酒成性,不但造成身心損害,而且還會造成社會危害:
不僅影響正常學習和工作,而且導致家庭矛盾,交通事故和社會犯罪.
雖然人們常說適量喝酒對人體有好處,但飲酒時不要過分的強調喝酒好處.
故喝酒應由少量飲酒改為酒,越少越好,但最好不要飲酒.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喝酒到底有利有弊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我看了很多朋友的評論,強挺敞開門喝酒沒什么問題的竟然還很多那么一些,認為適當喝酒有益健康的基本是絕大部分,也只有很少部分的人覺得,最好還是戒戒酒,畢竟對身體健康是有影響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說起自己的奶奶,自己的爺爺,自己的爸爸,他們天天喝酒一斤或是怎么怎么的,身體健康棒棒的,八九十高齡,要是不喝酒可能還不那么長壽!等等的話題,但說句公道話,飲酒的的確確對身體是有威脅的,可能有一些人群先天酒精代謝能力較好,對酒精耐受能力較強,它們飲酒表現出的弊端不嚴重,但絕大多數人如果長期酗酒的話,必然會出現諸多心腦血管疾病問題,影響健康。順便回復顯示自己八十歲才去世的奶奶每天喝一斤的那么些人,如果你奶奶不喝酒,沒準可以活到一百歲。
長期酗酒對人體必然是有威脅的,哪怕是長期少量喝酒。酒精進入人體后,99%是肝臟來處理,只有1%左右酒精可直接被胃腸吸收,所以飲酒會大幅增加肝臟的負荷。酒精進入人體會先分解為乙醛,乙醛是一種有毒成分,無法在體內大量堆積,所以必須盡快處理,乙醛能再次脫氫分解為乙酸,隨著尿液排出,不過在處理乙醛的過程中,肝臟可能會面對很多困難,例如可能要擱置手上其他的工作,優先處理酒精,但肝臟可是擔負著身體中100多種功能的臟器,所以酒精的處理過程會讓我們身體的內分泌環境出現多種紊亂。例如肝臟原本是脂肪合成和代謝的中樞,現在脂肪可能無法及時處理,被存放在肝臟中,長久如此,必然脂肪可能堆積越來越多,誘發高血脂或脂肪肝,及時喝酒少,但每日都喝,脂肪日積月累,也同樣可能會造成不利的情況。身邊有很多朋友就是如此,每天喝酒,雖然喝得也不多,不過40歲后的體檢,多多少少竟都出現輕重不一的脂肪肝。
不過也不是說大家絕對要戒酒,飲酒是可以的,但注意不要天天喝如此頻繁,另外,每次喝酒注意控制飲酒量,其實對身體的影響并不會太大。酒的存在已有千年,既然已經傳承到現在,自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很多對酒的研究發現,酒精的確會升高血脂、血壓、血糖,不過相對來說也有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性的效果,也就是說,能加速血流,增加血流量,用一句老話來說“能活血通絡”,如果適當喝酒,對于一些酒精耐受能力好,代謝強,不過手腳麻木、冰涼的人群可能會有利大于弊的效果。所以也不能一桿子打死了說喝酒一定就是不好的。酒精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復雜,效果也因人而異,雖然并不是勸大家一定要戒酒,不過一定要注意控酒!
有不完全統計發現,如果每日飲酒量小于10g的人群,40歲后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在1%以下,不過這10g酒精基本滿足不了任何愛酒人士的需求。膳食指南推薦飲酒量是男性每日25g以內,女性每日15g以內,25g酒精相當于一瓶啤酒(750ml),一杯紅酒450ml,二兩以內白酒,女性差不多要減半,另外,最好不要喝酒精度數過高的酒。如果每日按照膳食指南推薦攝入量攝入,則40歲后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上升到7%,不過如果頻繁酗酒,則指數飆升到40%以上。所以,愛酒人士最好控量喝酒,另外,不要過于頻繁地天天飲酒,偶爾的小酌不僅怡情,也不會損害健康。
更多相關建議:
那么天天喝酒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呢?以下就給大家詳細的說說。
1.酒精是小分子的物質,很容易達到全身的各個臟器,當有乙醇進入身體后,很快就會進入我們的大腦。對我們的神經系統造成比較大的傷害,表現肌肉不協調、反應遲鈍、注意力、判斷力、自控能力下降等、記憶力減退、智力衰退。
2.喝酒對肝臟的危害是最大的,過量飲酒影響脂肪代謝,會患上酒精肝,要是不加以控制的話會演變成脂肪肝,甚至肝硬化。但是意識到這些危害的話開始戒酒,肝臟是可以慢慢恢復健康的。
3.酒精是在胃腸道里面吸收的,很容易就會引起胃潰瘍。刺激使胃黏膜出血,會導致慢性胃炎,食欲不振,腹瀉。
4.長期過量的飲酒會情緒易激動、發脾氣、易與人發生沖突、對外界刺激敏感。
因此,為你和你家人的幸福健康。早日戒酒!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更多相關建議:
1. 影響肝臟健康,肝臟是酒精代謝的主要器官,因此,長期飲酒的朋友,肝臟每天都要忙著為你“解酒”,而酒精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乙醛又是一種毒性物質,因此,長期飲酒的朋友,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肝臟的健康,可能會出現輕度的酒精性脂肪肝問題,也有可能會持續發展,發展成肝硬化,肝功能嚴重受損的問題。2. 影響消化道健康,飲酒入口,最先進入的是我們的食道和胃,酒精的刺激性,會對胃黏膜健康產生影響,一些胃不好,胃黏膜有慢性炎癥甚至有消化道潰瘍的朋友,酒精刺激是導致發生慢性胃病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而對于已有胃病的朋友,飲酒,特別是一次性大量飲酒,也是引發胃出血的重要誘因,值得格外關注。同樣的酒精也會影響腸道健康,有些朋友喝酒后就拉肚子,就是酒精性腹瀉的表示。3. 糖尿病和低血糖風險,酒精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也會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因此,長期飲酒的人,也存在血糖代謝異常,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而對于本身有糖尿病問題的朋友,酒精會抑制肝糖元的分解代謝,飲酒則會有導致低血糖的發生風險。4. 血脂代謝異常,長期飲酒,特別是長期飲用烈性酒的朋友,酒精會影響血脂的代謝,特別是甘油三酯水平,酒精會影響肝臟的甘油三酯代謝轉化,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同時,也會造成甘油三酯的升高。5. 心血管健康風險,酒精影響血脂、血糖正常代謝,血脂血糖代謝的異常本身就都是心血管的重要風險因素,而本身飲酒也會對血管、心臟等健康形成影響,有研究發現,長期大量飲酒的人,發生心衰的幾率要大大增加,這與酒精對血管健康,心臟健康的不良影響息息相關。
上述這些,雖然不能算是長期飲酒一定會發生的“后遺癥”,但也確實是長期飲酒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喝多久,喝多少會發生,在不同個體身上,并無法得到一個有效而明確的統計數據,但這樣的一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很多朋友愛喝酒,一開始是每天喝一點,后來慢慢的喝一點覺得不夠,于是逐漸加量,越喝越多,不喝還受不了,形成了酗酒的狀態,這樣的情況下,長期大量飲酒會對身體造成健康危害就是更明確和必然的,要讓這樣的朋友戒酒,往往也是更難的,酒精成癮后,想要戒除,其難度不亞于戒煙的難度。
過年期間,大家都希望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為了這種歡樂祥和,勸大家喝酒一定要適量,喝到微醺就好,過量喝酒,長期喝酒,有害身體健康,如果因為過量飲酒引發急性的低血糖、心腦血管急癥發作、消化道出血等問題,就更得不償失了。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長期飲酒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酒是造成現代人多種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導致人類死亡的心腦血管病、腫瘤等等,與飲酒有脫不了的干系,甚至可以說飲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為什么這樣說呢?
簡單一點說,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飲酒后大量的乙醇吸收入血,會在肝臟中經肝細胞代謝形成乙醛,乙醛可不是什么“好東西”,它是一種較強的活性物質,就好比鐵被氧化生銹一樣,它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個細胞導致多種不良后果的發生,比如:
乙醛可刺激血管使之發生擴張,減小血流的阻力,血壓便會有所下降。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好事嗎?不要忘了,乙醛隨后會被肝細胞分解成乙酸,對血管的擴張作用即會消失,血管收縮后血壓便會恢復甚至反射性的升高,因此“酒醒”后常出現血壓有升高的現象,長些以往將會導致真正高血壓的發生。更為重要的是,乙醛會損傷血管內皮,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埋下隱患,成為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酒中的乙醇是在肝細胞中代謝的,代謝產生的乙醛對肝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強刺激,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脂肪“加工廠”,受到乙醛刺激后脂肪合成增加,大量過剩的脂肪便會積存在肝臟中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發生,時間長了肝細胞可能因此而發生纖維化,肝硬化等便會接踵而至,后果會很嚴重。
酒經代謝后產生的乙醛可以隨血流流向全身各處,對任何一處組織器官都會帶來強刺激,尤其是會干擾正常細胞的復制過程,使遺傳物質發生變異而產生異常細胞,這些異常細胞對機體來說就是惡性變,腫瘤等的發生便不可避免。
這樣后果還有很多,比如不少長期飲酒的人會不由自主的手抖,實際上是神經細胞受到損傷的結果;還有人會出現反應遲鈍,甚至出現智力下降等問題,是因為腦細胞受到了損傷;而飲酒過量造成的酒精中毒,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后果。
如此等等,實際上飲酒對身體的危害與吸煙并沒有多大的不同。但不少人對此并不認同,認為飲酒可以活血化瘀,上面已經說到了酒的代謝產物確實有助于血管的擴張,但與些同時對血管造成損傷更不容忽視,而調節血壓的方法和措施還有很多,沒有必要用一種有損身體的方法去獲得所謂的獲益,這不過是一種自欺其人的做法。
因此,現如今戒酒應當像戒煙一樣成為健康生活方式之一,要知道沒有什么安全的飲酒量,要想把酒對身體的損害降到最小,唯一的辦法就是戒酒、一口都不喝。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有人說,中國的文學擠出來的只有兩種液體,一種是眼淚,一種是酒。
詩人洛夫曾說過: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
詩人愛酒,李白每每醉酒,佳句頻出;酒愛詩人,催發了他們的情感與創作,飲酒——姿態萬千。
但是長期喝酒的情況也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一系列傷害,有些男性對于這些傷害并不了解,也不以為意,認為自己每天喝一點對身體的傷害性不大,但其實并不是這樣,長期喝酒對身體的傷害是逐漸累積的。
65歲的王大爺因為腹脹,乏力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所患的是肝硬化,但是沒有乙肝病史的王大爺,為什么會患肝硬化呢?
眾所周知,乙肝后肝硬化是導致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醫生說,雖然王大爺沒有乙肝,但是卻存在喝酒的愛好,這就是兇手。
1,傷胃
當我們過度喝酒時,大量的酒會很容易對胃黏膜產生刺激作用,這時候,很容易得充血性的慢性炎癥,如胃炎、胃出血等。
2,傷肝
酒精在進入身體后,大部分的酒精基本上都靠肝臟分解,長期攝入過多酒精會導致肝臟負擔過重,造成肝臟的正常功能受損,容易引起酒精肝,若酒精肝不能及時得到控制,則會發展成肝癌。
3,血壓升高
經常喝酒的人血壓升高,因為大量飲酒會升高血壓,誘發高血壓癥狀,還容易損傷心血管系統,從而增加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4,誘發癌癥
不管是什么酒,它們的核心成分都是酒精,酒精已經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級致癌物名單中,最新研究表明,每年新發生的癌癥病人中5.5%是因為長期喝酒引起。
5,會影響腦子
你沒看錯,的確如此,酒精進入人體后,會透過血腦屏障,對腦部產生影響,而長期大量的飲酒,除了會加速腦部血管的硬化,導致腦部卒中風險的幾率增加外,也會增加老年性癡呆發生的幾率。
更多相關建議:
酒精又名乙醇,在體內容易被吸收,飲酒后只需要0.5~3小時就可以被胃、小腸完全吸收,攝入后20~60分鐘就可達到高峰,乙醇可分布于體內所有含水組織及體液中,包括腦、肺泡氣中,其中90%的乙醇在肝內代謝、分解,10%的乙醇通過腎后排泄。絕大多數人只要攝入250~500ml的純酒精就可致死!
酗酒對于神經中樞的毒害作用,乙醇對于中樞神經是具有抑制的作用的,由于乙醇具有脂溶性,可迅速透過大腦神經細胞膜,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響腦細胞功能。小劑量可引起興奮的作用,而隨著血液中乙醇濃度升高,可作用于小腦引起共濟失調,當作用于網狀結構就可以引起昏睡和昏迷了。極高的乙醇濃度可直接抑制延髓中樞導致呼吸、循環衰竭。
代謝異常,由于乙醇在肝臟代謝,因此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及低血糖的發生。
當長期酗酒可導致營養不良,由于乙醇僅僅只能供應熱量,約每克乙肝供給7kcal的熱量,但顯而易見的是乙醇并不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當飲酒后勢必會造成進食減少,因此可造成各種營養物質的缺乏以致造成某些特殊的疾病,如缺乏維生素B1而導致的wernicke-korsakoff綜合征及周身神經麻痹,葉酸的缺乏可導致巨幼細胞貧血。
長期酗酒還可以造成食管炎、胃炎甚至胰腺炎,這是因此乙醇對粘膜、腺體分泌具有刺激的作用,還可造成細胞膜脂質過氧化,肝細胞壞死,肝功能異常等。
更多相關建議:
酒是一大消費市場,很多人就靠賣酒養家糊口,很多也考買酒的股票,才跑贏大市,所以要科普酒的健康風險,總是不遭人待見的。
很多科普文,宣傳適當飲酒的好處,這個確實是兩頭討好的辦法,因為這適當在不同人眼里的解讀都是不一樣的,可多可少,也跟場景有關,總是一不小心就能整多, 有時候甚至千杯都不夠。
今天這里要講的是一個喝酒的害處:腦萎縮。
有那么恐怖嗎?酒肉按理也就穿腸一過,還能跑到腦子里糟蹋大腦啊?
這喝酒導致的腦萎縮,確實跟腸道有關。喝酒其實能直接帶來兩個壞處:1. 增加腸壁通透性,腸道里的細菌就更容易進入人體;2. 影響肝臟的代謝功能,細菌的脂多糖(LPS )清除變得緩慢,有更多的機會在人體引起炎癥[1]。
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促進炎癥的細胞因子,如TNF、IL-6、IL-8等,在酗酒者血液中增加,尤其是有肝硬化的人[2]。此外,酗酒還會造成維生素D缺失、睪酮減少、雌激素增加等癥狀。
怎么來預防這酗酒導致的腦萎縮呢?
很顯然的一個答案,就是不喝酒!既然就是根源,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不要喝酒,直接把風險消滅掉。
對于戒不了酒的人,只有寄希望科學家能夠找到一些有效的藥物,來阻斷調節炎癥反應的信號同路,比如NF-kB 抑制[3],或者找到一個有效的益生菌或者益生元,來豐富腸道細菌,免得促進炎癥的細菌過多[4]。
參考文獻:
1. Brain interactions in tissue damage and disease development.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0. 16(11): p. 1304-13.
2. Garcia-Valdecasas-Campelo, E., et al., Brain atrophy in alcoholics: relationship with alcohol intake; liver diseas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inflammation. Alcohol Alcohol, 2007. 42(6): p. 533-8.
3. Zhang, Y., et al., miR-339-5p inhibits alcohol-induced brain inflammation through regulating NF-kappaB pathwa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4. 452(3): p. 450-6.
4. Leclercq, S., et al., The link between inflammation, bugs, the intestine and the brain in alcohol dependence. Transl Psychiatry, 2017. 7(2): p. e1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