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熱體質的人想要祛除體內的濕熱,得用清熱利濕藥物,讓濕熱通過二便排出體外,藥性自然是偏寒涼的。蒲公英的藥性的確偏寒涼,能夠清熱利濕,比較適合濕熱體質。如果濕熱比較明顯,比如口苦、口臭、腹脹悶、大便粘膩不爽、小便黃、舌苔厚膩的話,是可以不用擔心蒲公英的寒性;而且還應該搭配其他一些清
濕熱體質的人想要祛除體內的濕熱,得用清熱利濕藥物,讓濕熱通過二便排出體外,藥性自然是偏寒涼的。蒲公英的藥性的確偏寒涼,能夠清熱利濕,比較適合濕熱體質。
如果濕熱比較明顯,比如口苦、口臭、腹脹悶、大便粘膩不爽、小便黃、舌苔厚膩的話,是可以不用擔心蒲公英的寒性;而且還應該搭配其他一些清熱祛濕藥一起,效果才會更好,比如梔子、車前草、垂盆草、蛇舌草或大黃等等。如果體內濕熱重,還擔心藥物偏寒涼而加以甘溫的藥,那可能會出現濕熱不僅不除,還會導致濕熱加重。
但如果濕熱不是特別明顯,比如口苦不明顯,或者舌苔白膩偏干,或者略有一點黃膩苔,那可以不用太寒涼的清熱利濕藥,蒲公英也是可以使用的,因為它的藥性雖偏涼,但不會很寒涼。當然也可以適當的搭配一些其他的藥物一起,可以加強利濕而不會傷脾胃。一般情況下不建議搭配紅棗,因為紅棗甘溫滋膩,容易助濕熱,所以體內有濕熱的人一般不要吃紅棗,也包括其他比較甜的食物。那么蒲公英常見的搭配有以下這些:
一、蒲公英配甘草,甘草能夠緩急止痛、緩和蒲公英的寒涼之性,用于保護脾胃,但甘草不要太多,3-5克就可以了。脾胃功能正常,脾胃運化水濕能力也加強,再加上蒲公英的清熱利濕,濕熱就更容易去除。
二、蒲公英配陳皮,陳皮能夠健脾化痰,對于濕熱不明顯,脾胃較差的,可以加陳皮,也是3-5克就可以了。蒲公英偏寒涼,發揮清熱利濕作用;陳皮偏溫燥,發揮健脾化痰,佐制蒲公英之寒,兩者配伍一寒一熱,健脾加強,清熱利濕而不傷脾胃。
三、蒲公英配荷葉,荷葉能健脾升陽,消暑利濕,用量不需要多,3-5克就可以。體內濕熱蘊結,脾胃運化失常,氣機升降失司,配以荷葉能助脾胃升清降濁功能恢復正常,同時能助蒲公英利濕,達到脾胃健,濕熱清的作用。
四、蒲公英配山楂,山楂能開胃消食,健脾行氣,山楂的用量可以5-10克。濕熱內蘊,脾不升清,胃不降濁,導致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山楂能健脾行氣,脾得健則水濕運化有力,有助于濕熱祛除。
五、蒲公英配茯苓,茯苓能健脾利濕,用量5-10克。不僅有助于護衛脾胃功能,而且能加強蒲公英的清熱利濕之力,以發揮扶正不留邪,驅邪而不傷正的效果。
六、蒲公英配茵陳,茵陳能清熱利濕,退黃疸,用量和蒲公英一樣。茵陳的藥性也是偏寒涼,但不會大寒,所以對于體內濕熱嚴重,尤其是濕氣明顯的,甚至出現黃疸的,都可以使用。茵陳和蒲公英兩者相須為用,共同發揮清熱利濕之功,能大大增強祛除體內濕熱的效果。
蒲公英的搭配還有很多其他的,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比如脾胃虛弱與否,濕熱是否嚴重,以及有沒有氣郁、肝火等等,不同的情況配以不同的藥物。如果脾虛不虛,濕熱嚴重,不用擔心藥性寒涼,中醫講究有是證用是方。但是如果濕熱不明顯,不要隨便用藥,不要別人說蒲公英祛濕熱好,還能護肝,就天天喝蒲公英茶,這樣反而更容易傷身體。
更多相關建議:
蒲公英有“藥草皇后”的美譽,因其最大功效便為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養胃消積、利尿通淋,其全株皆可用藥,既能作為藥用,也可泡水以及食用。故而寒性不會過重,但也可加入性溫之品一同泡水飲用。蒲公英的泡水搭配1、蒲公英湯蒲公英入肝經,鮮品單株泡水即可飲用,有清熱之性,可緩解眼疾癥狀之紅腫熱
蒲公英有“藥草皇后”的美譽,因其最大功效便為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養胃消積、利尿通淋,其全株皆可用藥,既能作為藥用,也可泡水以及食用。故而寒性不會過重,但也可加入性溫之品一同泡水飲用。
蒲公英的泡水搭配
1、蒲公英湯
蒲公英入肝經,鮮品單株泡水即可飲用,有清熱之性,可緩解眼疾癥狀之紅腫熱痛、流淚等癥狀。
2、蒲公英加生姜、紅棗
體質虛寒的人可加入生姜、紅棗以溫和蒲公英之寒性。蒲公英有清胃火但不損脾胃之功,而生姜可溫和脾胃,紅棗可健脾益氣、補益氣血,適合脾胃虛寒的人群飲用,可以緩解胃熱濕滯、口腔潰瘍、口苦口臭、胃部燒灼等胃火旺盛、肝膽濕熱之證。
3、蒲公英加玫瑰花茶
蒲公英與玫瑰花同屬肝經,蒲公英清肝熱可消腫散結,而玫瑰花可疏肝解郁、活血理氣。
蒲公英玫瑰花茶可緩解女性乳腺增生、乳癰腫痛,哺乳期乳汁不通、缺乳等癥狀,有疏通肝經,清火通乳的好處。
4、蒲公英加龍須茶
玉米須又稱龍須,其味甘、淡,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作用,對于因消渴引起的口干、口渴、發熱、煩躁等癥狀的人群有很大的好處。
5、蒲公英加金銀花、菊花、桔梗、甘草茶
蒲公英與上述花茶同泡,可加入少許蜂蜜或冰糖,對于因風熱感冒導致的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干舌燥、上火燥熱等癥狀有很多的好處,同時能清熱解毒,緩解瘍、目赤腫痛、腸癰等癥狀。
6、蒲公英加紅茶
紅茶是茶類中性溫和之品,且有養胃生津的作用,可中和蒲公英的寒性;
紅茶與蒲公英搭配,可清熱解毒,以緩解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問題。
8、蒲公英加枸杞、桂圓茶
枸杞入肝經,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且其性味甘溫,故而有補益氣血的作用;桂圓有健脾益氣的作用。三者一同泡茶可以緩解目赤腫痛、脾胃虛弱等問題。
蒲公英泡水的注意事項
1、蒲公英干品泡水飲用,但苦寒涼之性過重,不可飲用過多。
2、蒲公英主清熱,體質虛寒的人群,如緩風寒感冒、經期女性、腸胃虛寒、便溏人群不宜飲用;
3、蒲公英不可冷飲,以免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
更多相關建議:
蒲公英是治乳癰的主藥,也是養生保健的常用食物,功用與紫花地丁大同小異,性味苦甘寒,歸肝脾胃三經,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且能舒肝氣。從性味來說,寒能清熱,苦能燥濕,所以蒲公英單用就有去濕熱的作用。那如何配伍能夠緩和寒性,增強去濕熱的功效,清肝排毒呢?下面分別說一下:如果平時吃
蒲公英是治乳癰的主藥,也是養生保健的常用食物,功用與紫花地丁大同小異,性味苦甘寒,歸肝脾胃三經,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且能舒肝氣。從性味來說,寒能清熱,苦能燥濕,所以蒲公英單用就有去濕熱的作用。那如何配伍能夠緩和寒性,增強去濕熱的功效,清肝排毒呢?下面分別說一下:
如果平時吃點涼東西就拉肚子或手腳冰涼,服用蒲公英時可以用大棗掰開后一起泡水喝,大棗和胃健脾,益氣生津,能有效緩解蒲公英的寒涼,又不至于影響其療效,還能對腸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與蒲公英一起泡水,也能改善蒲公英的寒性,對于經常生氣導致的肝郁氣滯者還可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清利濕熱可以用蒲公英與茵陳配伍,茵陳清利濕熱退黃,二藥配伍協同增效,清利濕熱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對于緩解肝膽濕熱、黃疸有很好的效果;梔子瀉心肺三焦郁火,涼血止血,與蒲公英一起泡水喝,可以調理黃疸、發熱腹脹、胃脘嘈雜屬于中焦濕熱者和熱淋尿血、尿頻尿痛屬于下焦濕熱者;荷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與蒲公英搭配對于脾失健運所致的濕氣重效果更好。
清肝毒可以用枸杞子、決明子與蒲公英一起泡水喝。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決明子散風清熱、清肝益腎。蒲公英、決明子、枸杞子都具有利肝保肝的作用,三藥一起煮水喝可以降肝火、解肝毒,共同起到減少肝臟毒素,維護肝臟健康的作用。
更多相關建議:
蒲公英,苦甘,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因蒲公英是寒性藥物,功用清熱解毒,苦以散結,有利濕作用。《本草經疏》:蒲公英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蒲公英可以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對中醫的因肝引起的濕熱之毒,具有較好的清理作用。蒲公英本身就是一個性
蒲公英,苦甘,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因蒲公英是寒性藥物,功用清熱解毒,苦以散結,有利濕作用。《本草經疏》:蒲公英味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藥。蒲公英可以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對中醫的因肝引起的濕熱之毒,具有較好的清理作用。蒲公英本身就是一個性寒的藥物,適合身有濕熱之毒的人應用,要是體質屬于寒性的,最好少用,要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體質,一喝蒲公英就要大便次數增多的人,一般就是不能飲用的。
因為蒲公英的治療作用,是清熱解毒,利濕。臨床上一般用來治療外科的,皮膚感染引起的膿腫,以及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熱性的痢疾、濕性黃疸、尿路感染等,因為濕熱之毒引起的疾病,和因為濕熱毒疾病引起的皮膚腫物。蒲公英與茵陳一起泡水,可以增強去濕熱的能力,適合濕熱黃疸情況。蒲公英與金錢草一起泡水,可以增強去濕熱的能力,適合泌尿系感染的情況。
更多相關建議:
蒲公英和甘草,大棗,泡水喝能緩解其寒性。我朋友前幾年春天采了些浦公英,又是吃包子,又是當茶飲,后來有一天告訴我胃不大舒服。有點脹氣的感覺,又過了段時間去醫院看病,胃痛,打隔,這樣反反復復好長時間。好了再也不敢吃蒲公英了,這不今年春天又聽信別人又開始了采蒲公英行動,回來泡水喝,但不
蒲公英和甘草,大棗,泡水喝能緩解其寒性。我朋友前幾年春天采了些浦公英,又是吃包子,又是當茶飲,后來有一天告訴我胃不大舒服。有點脹氣的感覺,又過了段時間去醫院看病,胃痛,打隔,這樣反反復復好長時間。好了再也不敢吃蒲公英了,這不今年春天又聽信別人又開始了采蒲公英行動,回來泡水喝,但不單純泡蒲公菜,配上了甘草、大棗在火上煮水喝,沒聽他說不舒服,還勸我也喝,我過段時間也準備喝。
更多相關建議:
廣藿香和蒲公英,可以一起泡水喝,從而減輕蒲公英的寒性。蒲公英,性苦,甘,寒。藥食兩用,既善清熱解毒,又兼疏肝通乳,善結消癰,利尿,通便,導濕熱。熱毒從二便而出,為治瘡腫良藥。 注意事項:用量過大,可引起緩瀉,故脾虛便溏者慎服。廣藿香,辛,微溫。化濕,止嘔,發表解暑。注意事項:陰虛
廣藿香和蒲公英,可以一起泡水喝,從而減輕蒲公英的寒性。
蒲公英,性苦,甘,寒。藥食兩用,既善清熱解毒,又兼疏肝通乳,善結消癰,利尿,通便,導濕熱。熱毒從二便而出,為治瘡腫良藥。
注意事項:用量過大,可引起緩瀉,故脾虛便溏者慎服。
廣藿香,辛,微溫。化濕,止嘔,發表解暑。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忌服
更多相關建議:
蒲公英有祛濕得功效,主要有清熱利尿,達到祛濕的效果,體質強壯、腸胃偏熱的濕氣重的朋友多吃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赤小豆、薏仁、芡實、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平時適宜堅持使用赤小豆薏米芡實的湯或茶進行調養,對于濕熱、寒濕、痰濕都適用。
蒲公英有祛濕得功效,主要有清熱利尿,達到祛濕的效果,體質強壯、腸胃偏熱的濕氣重的朋友多吃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赤小豆、薏仁、芡實、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平時適宜堅持使用赤小豆薏米芡實的湯或茶進行調養,對于濕熱、寒濕、痰濕都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