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陸續復課,家長們終于“解脫”了。
隔離在家的這段時間,平日里早出晚歸的家長們終于有機會和寶貝孩子朝夕相處。
本以為溫馨和睦的親子關系,沒想到自己卻被逼“瘋”了……
面對一個“神獸”,父母們就已經抓狂,但有這樣一位父親,硬是把四個不相令人頭疼的“神獸”全都送進了美國高校!
這位父親名叫黑幼龍,1940年在河南出生。
作為在傳統家庭中長大的他,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而感到十分自卑。
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了公費去美國留學的機會,并在幾年后獲得碩士學位。
學業有成的黑幼龍事業也順風順水,從美國飛機公司經理、電腦公司副總經理到電視節目副社長,都是很體面的工作。
這樣稱得上成功人士的黑幼龍本應躊躇滿志,但四個兒女卻成為他無法言說的“心頭黑”。
大兒子立言還算有哥哥的樣子,成績、性格都讓人放心,唯一差強人意的地方就是有些不善言辭。
二兒子立國是名副其實的“壞孩子”,打架、闖禍、罵臟話,甚至曾經試圖把點燃的火柴扔進鄰居家汽車的油箱里……
三女兒立琍是父母最擔心的。
在小學六年級就已經開始濃妝淡抹,跟男生打趣。
到了初中,黑幼龍還從老師口中得知女兒不僅早戀,還同時處了好幾個“對象”。
小兒子立行雖然成績不錯,但性格卻很要強,不服管教、不聽約束,叛逆情緒十分嚴重。
如果說一個壞孩子就足以讓父母崩潰的話,那黑幼龍只能用絕望來形容自己了。
但誰也無法想到,就是這樣的四個壞孩子,卻在幾年后全部成長為有用之才!
那個不善言辭的大兒子,耶魯大學碩士畢業,并成為公司總經理;
打架闖禍的二兒子,加州大學醫學博士,后擔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三女兒立琍,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
小兒子立行,斯坦福大學碩士,畢業后就下海創業,并取得成功。
從別人口中“不要像他一樣”的壞孩子,到“你看看人家隔壁四個”的人中龍鳳,這才是真正的脫胎換骨。
一度絕望無助的黑幼龍,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讓孩子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呢?
02▼答案很簡單,就一個字,“慢”。
你的情緒越慢,就越能冷靜地處理問題,也就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黑幼龍從美國回到臺灣后,孩子們的學習成了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因為美國和臺灣的課程及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他首先就給了孩子們適應新環境的時間。
大兒子立言不必多說,適應了新的課程后便開始學習。
但剛上中學的女兒立琍就有些令人頭疼。
立琍十三四歲的年紀,情竇初開,熱愛化妝打扮,也沉浸在跟男生的曖昧中。
黑幼龍得知此事后,對女兒表明了自己的底線:毒品和性行為一定不能碰。
后來,黑幼龍的妻子帶立琍去了正規的化妝品店,對立琍說:
“我從不化妝,但我知道劣質的化妝品會對皮膚造成很大的傷害,要用就要用正規的。”
立琍沉默了很久,之后化妝也越來越少,在初二的時候,就已經完全不化妝了。
幾年后回憶此事,立琍說當時她沉默,是因為自己以為媽媽從來沒有關注過她,但沒想到原來媽媽對她的關心和愛護比任何媽媽都要多。
黑幼龍夫婦沒有對立琍的化妝和早戀下禁令,而是引導她塑造正確的觀念。
而立琍自己也在和男生的接觸中,學會了思考和辨識。
一個人的成長是必須要由自己來經歷的,如果個性由父母塑造,路也由父母鋪好,那這個人難道不是換個軀殼的父母自己嗎?
黑幼龍的慢,并不是放任,而是讓孩子自己領悟。
讓孩子自己塑造自己,鋪自己喜歡的路,比父母越俎代庖要好得多。
而當那個最搗蛋的兒子立國拿著零分試卷回到家時,黑幼龍不由得怒從中來。
但他深吸了一口氣,忍住心中的那團火,心平氣和地告訴立國:
“這學期是給用來熟悉新環境的,下學期相信你一定會考得很棒!”
后來有一次,黑幼龍一家人去超市采購,立國趁店員不注意偷了一副手套。
剛塞進口袋里,就被店員發現了。
無法相信自己的孩子竟然偷東西,立國的媽媽崩潰了,直接癱坐在地上失聲痛苦。
相信此時很多家長可能直接就要開始“動手”了,但黑幼龍沒有這么做。
他首先跟道歉,讓孩子在旁邊知道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需要由父親來替自己道歉。
然后他當著周圍所有人的面,像往常一樣抱了抱立國,然后蹲下身子,語重心長地對他說:
“你做了一件很嚴重的錯事,但這并不代表你是個壞人。我小時候比你還渾,沒關系,我們可以慢慢改。”
幾年后,立國上了高中,但無心學習的他早就放棄了考大學的想法。
黑幼龍問:“將來打算怎么辦?”
立國回答說:“上技校不行嗎?垃圾車司機比做教師掙得還要多!”
黑幼龍再次忍住了剛要爆發的脾氣,拍著立國的胳膊說:“沒問題!考垃圾車司機一定考得上。”
看起來黑幼龍很同意孩子的觀點,但心底只能無數次地告訴自己:職業不分貴賤,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其實,黑幼龍夫婦對立國已經極度失望,甚至打算放棄對立國的培養了了。
但到了高二,立國突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03▼在高二選擇社團時,立國決定加入校摔跤隊。
而體格并不健壯的立國在跟其他對手摔跤時更容易受傷。
身為父母的黑幼龍夫婦自然對孩子十分擔心,但仍然支持了立國的選擇。
在摔跤隊選拔隊員參加比賽時,學校給出了一個要求,隊員的成績必須在B-以上。
而參加摔跤隊的大多都早已放棄了學業,成績一直是C、D。
有些成員直接向教練提出,我們的成績都是D,那根本沒有人能去參加比賽。
教練說:“誰說沒有?為什么黑立國可以而你們不行?”
原來,那時立國的成績雖然不好,但每次放學回來父親都會先陪他復習整天的功課。
復習完功課后的時間,立國可以自由安排。
所以,在父親的陪伴下,立國的成績可以一直保持在B-左右。
盡管只有B-,但在摔跤隊員之間是出類拔萃的。
突然被表揚的立國“受寵若驚”,第一次感到了原來不只有拳頭說了算,成績同樣可以贏得尊重。
接下來,為了能把成績提高到B-,每次訓練結束,其他隊員就會找他補習。
而為了不讓別人把這份尊重“搶”走,立國開始發奮讀書,甚至連摔跤隊的訓練也越來越少去。
一個學期,立國從班級倒數成為年紀前十。
黑幼龍夫婦震驚之余,也對這個曾經最頭疼的孩子放下了焦慮。
后來高考時,立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加州大學。
還去過非洲做了一年多的義工,后來又考取了加州大學的醫學博士,現在擔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立國能夠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黑幼龍夫婦的寬容和堅持。
相反,如果黑幼龍對立國又打又罵,正處在叛逆期的立國自然不會乖乖順從,反而會越來越消極,甚至做出更多出格的事。
一個醫學博士極有可能就這樣被他的父母親手“扼殺”了。
04
▼
其實大多數父母如果有立國這樣的孩子,早就在打罵中爆發了
而黑幼龍的教子方法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嚴格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孩子那樣做確實很讓父母焦慮,但越是表現出來,就越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中國孩子需要的教育投資越來越多。
所以中國父母們為了賺更多的錢而選擇放棄對孩子來說更加重要的陪伴。
對孩子的學業和課程一無所知的父母們,卻希望孩子能夠自覺地認真聽課,努力學習,理解父母賺錢的不容易。
不知不覺,孩子在父母腦海中的形象就被塑造成一個德智體美勞五項全能的完美小孩。
結果在看到孩子成績的一瞬間,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讓家長們“瞬間爆炸”。
“我每天在外邊拼命賺錢,你就給我考這么點分回來?”
不僅罵孩子,還要把責任全部推給學校、補習班,甚至是幫他們在家帶孩子的爺爺奶奶。
而疫情隔離在家的這三個月里,父母們的認知再次被刷新。
孩子成績差就算了,連生活、為人、言行、舉止等等各個方面都跟自己腦海中應有的樣子大相徑庭。
“你怎么能這么跟媽媽說話?”
“水就在桌子上,自己不會拿嗎?”
“一上午了,連一張卷子都做不完?”
“這就是你說的每天都在努力?”
原來自己在加班時,孩子們從來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預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
升學壓力、就業壓力、社交壓力,看著自己的孩子,家長們坐立難安,快愁“死”了。
可孩子們憑什么提前要體驗未來的壓力呢?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壓力就越大,自己也越焦慮。
隨之而來的,就是強行把孩子捏回自己腦海中的樣子,再把孩子拉回自己為他們鋪就的“成功之路”上。
孩子本就處在個性塑造期,自然不會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
原有的矛盾激化,家長便更焦慮,從而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學校復課前的這段時間,家長早已被“逼瘋”,無比希望孩子們能早點回到學校。
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父母。
無論他是打架,是闖禍,還是不認真上課,一開始都只是為了讓父母多關注他一點。
然而本該得到理解和關愛的他們,卻挨了一頓臭罵甚至是暴打。
改掉一個壞習慣并不簡單。
但當這個需要改掉壞習慣的人是你的孩子時,還是希望每個父母都可以像黑幼龍一樣,陪孩子一起改。
中國父母,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只要他們付得起,會把最好的東西給子女。
現在,把這種不假思索的付出換成陪伴,難道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嗎?
-END-
益美傳媒入駐平臺
搜“益美傳媒”即可查到
▼
搜“益起美好的人”
yeemedia
關于益美傳媒
傳播,讓公益更有力量!關注公益慈善、社會創新,旨在挖掘生活中的正能量及美好,為企業公益基金會、公益機構及項目提供專業的全鏈條傳播服務。
聯系我們
商務合作(蘇 蘇):suesue801(微信)
授權轉載(益小美):yimeijun2008(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