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劉小念
來源 |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有沒有人像我一樣,自從有了老二,一碗水就再也端不平了。
二寶的軟萌甜,跟大寶的生冷倔形成鮮明對比。
盡管我們努力做到不偏不向。
可捫心自問,不得不承認,我就是喜歡老二多一些。
老公呢,向來都標榜自己是公平公正的父親。
可有一次,他跟幾個發小喝酒,說了實話:我就是喜歡老二,一看見她,什么煩心事都拋到九霄云外了。


大寶和二寶相差7歲。按理說,兩人應該沒什么爭端。可是,自從二寶出生后,7歲的大寶好像提前進入了青春期。想要的玩具,不買就哭。餐桌之上,各種挑食。有事無事,就想欺負欺負妹妹。二寶一天天長大,對哥哥極盡討好,盡管哥哥對她愛搭不理,她還是屁顛屁顛地跟在后面。

大寶對妹妹的態度始終陰晴不定。前一秒和風細雨,后一秒狂風暴雨。我們也明白,二寶的出生給大寶帶來的落差與壓力。所以,自二寶出生后,我和老公對大寶幾乎是有求必應。他的吃穿用度,我們都努力給他最好的。二寶穿他小時候的衣服、撿他玩剩的玩具。大寶從一周歲開始,就跟著我們四處旅游度假。可是,二寶至今為止,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百公里外的外婆家。那句老話說得沒錯,大寶照書養,二寶當豬養。

即便如此,大寶還是越來越覺得我和老公偏心。他做錯事時,不僅不肯承認錯誤,反而變本加厲地用叛逆喚取關注。有天晚上,他死活不肯自己睡,堅持要跟妹妹一樣,和爸媽一起睡。我和老公連哄帶勸無果,最后,老公只好搬著被褥睡到他的房間。到了第二天晚上,大寶照例不肯一個人睡,說他害怕。讓他跟外婆睡,他也不肯。順便說一句,自從二寶出生后,我媽就來幫忙帶娃了。見他油鹽不進,老公忍不住批評了幾句。他便哭著說:「憑什么妹妹可以跟你們睡,我就不行?」「就憑你已經上小學了,你問問,班上哪個同學這么大了還跟爸媽睡?」說完,老公強行把他抱回了房間。他卻邊哭邊控訴:「妹妹可以跟你睡,我就得一個人睡,你們那么喜歡妹妹,為什么要生我……妹妹壞……我早晚會把她給扔了……」

那段時間,大寶每晚臨睡前都會各種找事,令我和老公頭疼不已。

睡覺的風波平息后,大寶又出了妖蛾子。不是漏寫作業,就是跟同學發生不快,然后,老師就會找家長。最令人氣憤的是,學校明令禁止帶零錢上學,可是,大寶卻帶了50元去學校,買了好多辣條,偷偷分給同學們。那50元,在我們的逼問下,他才招供:是從外婆包里拿的。那天,老公怒不可遏,揪到房間要揍他。

我沒有阻攔。他擰,他犟,他偶爾學習開小差,他吃妹妹的醋,這些事情,都可以慢慢校正。但「從小偷針,長大偷金」,這樣事關原則的事情,不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是絕對不行的。可沒想到,一向對我們管教孩子從不插嘴的老媽,那天卻挺身護犢。她從老公手里奪過大寶,訓斥道:但凡動手打孩子的,都不是為了教訓,就是為了泄憤。我的媽呀,真是輕易不出口,出口便傷人。大寶好歹也是我倆親生的,有什么憤可泄?再說,他最近的言行,難道就不應該憤怒并予以懲罰嗎?在孩子面前,我媽忘了她當初的承諾。她來的當天,曾謙虛地宣告:你們都受過高等教育,在孩子的問題上,我堅決不插嘴,只管他們的吃喝拉撒。

這幾年,我媽確實是這樣,事關兩娃的大事小情,從不發表意見。我一度認為,媽媽生了我和弟弟,在沒有老人幫忙的情形下,把我們養大,對養娃這件事只有審美疲勞,沒有天倫享受。可是,面對老公憤怒的眼神,她老人家還是不淡定了。

那晚,兩個孩子睡下后,我媽說要和我們談談。哪成想,她一開口,就對我們進行了靈魂拷問:在你們心里,是不是更愛二寶一些?老公試圖轉移話題:媽,白天想對大寶動手,是我一時沖動,可是,他這個錯犯得有點大……我剛想附和,我媽截斷話題:小的就是比大的會來事,會哄人,讓人喜歡,這是沒辦法的事。

沒想到,她一語道破了我和老公的內心。我們面面相覷,心虛得很。作為二胎爹媽,最怕聽到的就是「偏心」二字。接下來,我媽的話更扎我心: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那感覺,我懂。「那你言外之意,就是更喜歡我弟弟唄!」我這話剛嘻皮笑臉地扔出去,她馬上反問:你都二孩媽了,還這樣計較,大寶那么小,怎么會不計較?「大寶當然記不住小時候你們怎么圍著他轉的,他能看到的,就是二寶出生后,你們親她抱她,本來屬于他的愛轉移了。你們覺得是給他生了個伴,但對小孩來說,二胎就是來搶他東西的。而所有東西里,他最在乎的,就是爸媽的愛和陪伴。」

「你們可能覺得已經夠公平了,但在小孩眼里, 200元的名牌衣服與20元的地攤貨差別很大嗎?他能在意為了讓他上最好的小學,爸媽奮斗得多艱苦嗎?不能!他能看到的,就是他走路,妹妹卻被抱著;妹妹不用學習,每天臭臭拉得正常都會被表揚,而他總是會因為各種事情遭到批評。」「人沒法倒著長,他沒法像妹妹那樣又小又可愛,喚起爸媽由衷的歡心疼愛,所以他只能各種作,各種找茬。只有這樣,才能讓爸媽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如果不能有很多很多的疼愛,那么被動地關注也是好的。」「他越是不可愛的時候,也恰恰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我媽作為旁觀者,清楚地看到,在孩子眼里,只有一種資源,那就是父母的愛。其他一切,于幼小的孩子而言,真的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在大寶眼里,二寶的降生,就是他小小世界的一場浩劫。


猛然間,我好想去抱抱大寶。然而,望著那樣洞若觀火的老媽,我心里有場地震。「媽,小時候的我,在弟弟出生后,是不是也這么不可愛過?」我媽笑了。我跟弟弟相差4歲。直到這天,媽媽才告訴我,弟弟出生后,我曾像今天的大寶一樣,各種花式作妖。甚至要求像弟弟那樣,拿奶瓶喝水。偶爾趁爸媽不注意,會偷偷掐弟弟大腿,惹得他號啕大哭,然后向爸媽吐槽:弟弟太討厭了,整天就知道哭。

弟弟小時候肺炎住院,爸媽輪流在醫院陪護,而我居然選擇在他們最忙亂的時候,玩起了「失蹤」。事實上,我不過是躲在經常和小朋友捉迷藏的一個廢棄板房里,偷偷看著爸媽發動同事、鄰居四處找我。后來,還是在一個小朋友的幫助下,爸媽才找到我。見我如此忙里添亂不懂事,我爸舉起了巴掌,是我媽及時地拉開。那天,爸爸沒有打我。在此后的記憶里,爸媽也都沒有打罵過我。相反,在記憶里,爸媽是偏愛我的。早餐煮給我和弟弟的雞蛋,爸媽一定讓我先選;家里吃水果零食,爸媽永遠是先交給我,讓我去分;每當我和弟弟發生糾紛,爸媽從來不參與,更不會對我說「你要讓著弟弟」這樣的話,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去解決。

爸媽送我們上學上幼兒園,讓我先挑讓爸爸送還是媽媽送;開家長會,別人都是去一個家長,但我的家長會,爸媽雙雙出席;在旅游還沒有走入尋常百姓家里,我媽每年都會帶我出去走一圈,和我過純粹的「母女二人世界」。

成長記憶里,我的確是一個被富養的女兒。包括弟弟,更多時候是他讓著我。他有樣學樣地學著爸媽的樣子。好吃的好玩的,先問我:姐,你要不要?整個高三晚自習,都是弟弟來接我回家。每次來接我,不是給我帶顆巧克力,就是塞我一個水果。

以至于我的同學都喜歡他,叫他小暖男。我們姐弟倆一直手足情深。直到我結婚,弟弟始終不適應。每隔幾天就會打電話來:姐,最近怎么樣?姐夫對你好不好?人的記憶總是有盲區的。我們兒時的好多記憶,都封存在爸媽的腦海里。印象中,我們生下來就相親相愛,天生姐友弟恭。

而真相被老媽在我為人母后揭曉:兒時的我,并不比大寶寬厚到哪里去!我恍然大悟。這一切,都因為我有一對細心而善于求助的父母。媽媽說,她和爸爸發現我的變化后,向他們當老師的朋友求助。朋友告訴他們,出生順序決定孩子的性格,但父母的教養比出生順序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當年的爸媽,也像今天的我和老公一樣,有愛老二的諸多理由。二寶更懂事乖巧,二寶小更需要照顧,再次為人父母,沒有了最初的慌亂,我們更能享受孩子成長帶來的驚喜……這些理由是人之常情,但問題是,對嬰幼兒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他們在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之前,比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更能體察父母對自己的這種情感。老大更容易因被掠奪忽視而失措,老二往往因萬千寵愛而越發乖巧討喜。朋友給爸媽的建議是,越是喜歡老二,就越得偏向老大,這樣,就平衡了。朋友還告訴他們:手足情深不是孔融讓梨讓出來,而是父母引導出來的。

只有尊重老大的身份,讓他享受老大的權威,他(她)才會做出你希望的樣子。這一點,我爸媽執行得很好。以至于這么多年來,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他們心里其實是更喜歡弟弟的。只不過,當他們在生活的日常里,處處偏向于我,獲得補償的我,因為被愛得富足而學會了愛。尤其是對弟弟,我也因父母給予的老大特權,而在心理上想要關愛他,補償他。事實上,父母的愛也是有條件的。當我變得日益可愛,那曾經在他們心里失衡的天平,又悄然平衡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慢慢明白,他們的愛不是量杯里的水,給老大多一點,就會給老二少一點。父母的愛是江河湖海,怎么給,都沒有止境。


生了兩娃的我,在媽媽平淡如水的講述里,眼淚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我在最可愛的時光里,遇見了最愛我的人。如果不是老媽的這場回憶殺,我永遠不知道我的生命,曾經被父母如此用心良苦地愛過。應該被教育的是父母自己,而不是老大,這是我爸媽當年的頓悟。

我爸媽只是高中畢業,他們也不是教育專家。可是,他們愿意為了我和弟弟去求助,去請教,去摸索,以期讓我們成為身體與精神健康的孩子。而我,讀了那么多年書,卻在遇到問題時,依然像傳統父母那樣,秉承著古老的孔融讓梨思維。這樣的太傻太天真,著實不該再繼續下去。沒想到,改變一旦發現,好多事情真的立竿見影。從老媽那天座談后,我和老公對大寶開始了明目張膽的偏愛。二寶想動大寶的東西,我們會讓她征求哥哥的意見。剛開始,大寶會表示不同意,但幾次過后,大寶會說「就給你玩一分鐘」,再后來,他的房間已經完全向妹妹敞開。就算把他拼了一天的樂高打碎,他也只是嘆口氣,再默默拼好。如此幾個回合,二寶變成了大寶的迷妹,走哪跟哪兒。

我們就對大寶說:如果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想讓妹妹打擾,你有權說不,她如果不聽,你可以求助爸媽。如此一說,不管二寶如何糾纏,大寶都沒再發過脾氣,有時反而比我們更有耐心。

從前,我們的心是被二寶萌化的。而現在,我們的心,會被這兄妹兩個,不經意間的友愛,化了一次又一次。周末帶他們出去玩,回來的路上,兩娃必睡覺。安全座椅里的二寶每次都會扯著哥哥的手,小腳搭在哥哥的腿上。他們在睡著時,我和老公就滿足地看著他們。那曾經傾斜的情感天平,早就悄然歸于平衡。果然沒有不可愛的娃,只有不懂制衡的父母。

人為什么要二胎?僅是此情此景,理由就足夠充分。你會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愛真的恰如雨后春筍,連綿起伏。只不過,我們越來越明白,身為父母,尤其是兩娃的父母,最好的愛,是經由大寶,再流向二寶。

如果今天的故事觸動到了你別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喲


- 凱叔講故事 -
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

你點的每一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