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是forest醫生祥子,我來回答您的【脾胃虛的人可不可以喝點姜絲水?】。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了解一下生姜的功用和脾的一些生理功能。
關于生姜的作用,forest醫生祥子曾經在相關問答【生姜枸杞玫瑰花茶,能催經嗎?】中提到過生姜的功效作用,咱們今天重新復敘一下。
一、生姜的功用
生姜可以藥食同源,日常生活中炒菜、煮湯經常作為佐料食用。
生姜出自《名醫別錄》。生姜藥性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之功效。臨床多用于風寒感冒、脾胃寒證、胃寒嘔吐和肺寒咳嗽的治療。
生姜還有解毒之功效,臨床可以用它解半夏、生南星和魚蟹的毒性,所以常常做成姜半夏或者姜南星等等。
由于生姜藥性辛溫,臨床上多用于脾胃寒癥或者脾胃虛寒證,對寒犯中焦或者寒邪傷及脾胃引起的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嘔吐泄瀉,可起到祛寒開胃、止痛止嘔、健脾止瀉之療效。常常和健脾化濕藥土白術、高良姜、胡椒等燥濕、溫里藥同用。
生姜溫通、辛散,素有“嘔家之圣藥”之美稱,能溫胃散寒,和中降逆,隨癥加減可治療各種原因導致的嘔吐、呃逆。
由于生姜的溫散功能效果顯著,在中醫內、外、婦、兒科比較常用。
@forest醫生祥子為您解說健康養生
二、脾的功能
脾為太陰濕土之臟,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主肌肉、四肢。脾喜溫燥而惡寒濕,得陽氣溫煦則運化健旺。脾與胃相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稱,五臟六腑皆依賴脾胃所養,二者之間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受納、運化、升降、統攝等生理功能。
若脾的運化功能減退或失調,就會導致運化、吸收功能失常,則會出現便溏、腹脹、倦怠無力、消瘦等;運化水濕功能失調,就會導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聚集,則會發生相應的不適病證。
由此可見,生姜能入脾經,且具有溫中健脾之功效,可以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泄瀉,肌肉四肢失養等;脾喜溫燥、惡寒濕,得陽氣溫煦就會運化健旺,所以,脾胃虛弱的人群,每天喝點姜絲水,能夠起到預防保健和治療的功能,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當然,有病了還要結合醫生的正確辯證和治療。
關注@forest醫生祥子,關愛健康養生
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脾胃虛分為脾陽虛、脾陰虛、胃陰虛、脾氣虛等,脾陽虛可以喝點姜絲水。比如說畏寒、腹瀉、小肚子發涼、食欲不振、舌苔淡白等可以喝。惡心嘔吐可以喝。舌苔發黃發紅,五心煩熱、大便秘結、口干口臭的不可以喝。
更多相關建議:
我遇到過不少脾胃虛的人,他們在飲食上遇到了難題,要么吃不下東西,要么是吃撐了,出現這種情況多跟個人飲食習慣有關,喝點生姜水到底能不能改善脾胃虛的情況呢?老邪來解答這個問題,這還是要結合藥性和作用來說。
脾胃虛可以分為脾虛和胃虛,而虛又有很多種,氣血陰陽都要考慮,這四者缺一不可,先來了解脾胃虛是怎么一回事。
脾胃虛多是飲食不節造成的
如果要把人的幾個臟器對比起來,我想,很多人會認為腎更加重要,畢竟,腎主藏精,參與到人生長的各個階段。
這個想法顯然是不對的,五臟就是個完整的集體,各有各的作用,脾胃也很重要,它們在水谷的運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還和氣機升降,陰陽燥濕有關。兩者親如兄弟,否則在“吃”這一方面,可就出現大問題了。
平時飲食不節,就可能造成脾胃虛了,或者是病理所致。飲食不節體現在不規律,該吃的時候不吃,經常雜亂無章,或者是飲食量不加以克制,傷到脾胃了。一些人喜歡吃生冷或寒涼之性的食物,這也是脾胃虛的原因之一。
脾胃虛的人,他們脾胃的功能會失調,常常消化不良,腹脹,泄瀉,胃痛,不思飲食以及食少等各種情況。
不過具體會出現哪些情況,還是要結合脾胃虛的類型來決定,比如脾胃氣虛,脾氣虛和胃陰虛等等,當病癥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所表現出來的就不是單一的某種情況了,而是幾種情況同時出現,所以要分情況而論。
脾胃虛的人能每天喝點姜絲水嗎
我認為在一定情況下是可以的,但是某些情況又不允許,脾胃陽虛的情況下,每天喝點生姜水會起到調理作用。
為什么脾胃陽虛的情況下適合喝姜絲水?脾胃陽虛就是吃的涼性之物太多了,耗傷體內的陽氣,都知道陽屬于溫性,陽虛就會出現寒涼的情況,比如四肢不溫,腹中冷痛等等,那么,姜絲是生姜切成絲后的狀態,生姜是溫性,有溫中的作用,適合陽虛的人食用,故而脾胃陽虛的情況下,是可以這么做的,但陰虛就不適合喝了。
脾胃虛的調理是個漫長的過程,出現脾胃陽虛時,每天喝點姜絲水是有幫助的,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個人飲食習慣,按時吃飯,少吃寒涼之性的食物,這才對脾胃好。覺得本文不錯的話別忘了點贊,收藏,關注老邪,了解更多藥材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可見吃姜是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療作用的。姜是常用調味品,還是應用廣泛的中藥,如生姜、干姜、炮姜等。
姜絲一般有生姜絲和干姜絲。生姜性溫,偏于發散,具有解表散寒、化痰止咳、溫中止嘔等功效,多用于外感風寒及胃中寒飲嘔吐,風寒感冒可以用生姜絲或生姜片熬水喝,或炒菜燒湯時多加點生姜絲姜末,也有用生姜絲作主材炒菜吃的。干姜性熱,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等功效,因干燥后發散力減弱,溫里的功用增強,因而干姜主要溫脾陽,能走能守,常用于祛寒溫中回陽,如半夏瀉心湯中就采用干姜散寒降逆,理中丸中也采用干姜溫中祛寒。脾胃虛證主要是脾的陽氣虛弱而致健運失職和水濕內生,所以更適合每天用干姜絲泡水喝以收溫中健脾祛濕之效。需要時可以買成品干姜絲,既便于保存、方便沖泡也節省時間。
現在正值盛夏,人們貪圖涼快往往會多吃一些寒涼食品或過度使用空調,非常容易造成或加重脾胃虛寒的狀況,更需要提升體內陽氣,這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夏季吃姜的必要。每天喝點姜絲水對脾胃虛的人是大有裨益的,其用量可根據自身體質和口味來確定。
更多相關建議: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我就是脾胃虛寒的,每天喝點姜水就好很多,如果有一段時間不喝,胃就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捂臉]
\n{!--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id\": \"v03016g10000c6fpklbc77u7dgifal8g\ \"thumb_width\": 720, \"vposter\":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6/6bc51b7aa6fb414a8edc72d276d1af9a~noop.image?x-expires=1957178420&x-signature=EZ6mBb5720gB1%2F5zWR8YDFK%2FZ%2Fw%3D\ \"vu\": \"v03016g10000c6fpklbc77u7dgifal8g\ \"duration\": 60.047, \"thumb_url\": \"tos-cn-i-0026/6bc51b7aa6fb414a8edc72d276d1af9a\ \"thumb_uri\": \"tos-cn-i-0026/6bc51b7aa6fb414a8edc72d276d1af9a\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60.047, \"h\": 1280, \"w\": 720}, \"ultra\": {\"duration\": 60.047, \"h\": 1280, \"w\": 720}, \"normal\": {\"duration\": 60.047, \"h\": 1280, \"w\": 720}}} --}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脾胃虛是指什么虛呢,虛是分很多種的,比如陰虛,陽虛,氣虛,血虛,陰陽兩虛,氣血兩虛,氣陰兩虛等不同的還會夾濕夾滯夾痰等不同所以治療的方法方藥就不一樣,比如有胃陰虛,陰虛就會生內火,這時你還吃姜就會加重疾病,所以是不能這樣吃的,姜不是萬能的,
姜有溫中止嘔的效果,有溫理的效果,所以就可以對癥的用藥,如陽虛的,脾胃陽虛的,就可以用一些姜來溫中,脾胃陰虛的就不能用,所以用藥是對癥來的不是說藥物是萬能的,藥物就有其固定的偏性,所以就利用這個偏性,就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不對癥就會加重疾病的狀態。而且脾和胃是不一樣的。
脾是脾胃是胃,他們互為表理。有經絡上的聯系,但是治療上,各有各的特點,一個是臟一個是腑,生理功能和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就需要對癥的進行治療,而不是說吃點姜絲,對癥的用可以不對癥就不合理。
更多相關建議:
可以
